摘 要:力圖通過分析、比對和調查等多種有效途徑指出英語專業(yè)泛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構建方面的問題。基于自主學習理論對于英語閱讀,尤其是英語專業(yè)泛讀教學的巨大潛在推動作用,分析如何讓教師在課堂內外指導、幫助專業(yè)學生成功地構建獲益終生的自主學習模式。
關鍵詞:泛讀教學;自主學習;模式構建
無論任何學科,何種分支的教育都存在幾乎共同的終極目標:即培養(yǎng)出能夠獨立學習,能夠獨立思考,能夠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以正確的角度最終通過學習者的努力獨立成功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切問題。眾所周知,英語專業(yè)的學科特點更加迫切地要求把培養(yǎng)目標定位到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傳統(tǒng)的英語專業(yè)泛讀教學模式很難深入,徹底達到充分激發(fā)專業(yè)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積極主動地選擇地道的,原汁原味的閱讀素材,從而通過不斷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培養(yǎng)出真正的英語閱讀能力。如何在自主學習的強大理論的正確指引下。避免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負面問題和效應,優(yōu)化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泛讀這門專業(yè)課程中的學習效果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一、理論基礎
Littlewood將自主學習定義為“學習者不依靠老師而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從字面上理解,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自己能夠主宰學習,學習的過程相對獨立,自主學習不僅是學生的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學習活動。如果從能力方面看,自主學習也是從被動學習中轉化過來的,而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并不是放任自流,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是分不開的。作為一種學習活動,學生也要有一定的內在因素,這就要從心里有自主學習的能動意識和一定的自制力。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旁指導。在自主學習模式中,學生掌控自己學習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說自主學習其實就是他主學習的對立面。自主學習理論要求學習者首先規(guī)劃安排自己要進行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進行的過程中還要扮演監(jiān)察的角色,通過評價,調整修改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反饋性和有效性等特征。然而,自主學習不是完全將教師排除在教學和學習活動之外,教師需要指導自主學習模式下的學生,進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踐。由以上可以得出,自主學習是學生在一定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中,從自身條件出發(fā)自主挑選學習目的,制訂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并且能夠充分自律完成學習活動的一種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模式的特點也就是學生能夠理解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方法,并且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
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效果有著決定性作用和影響。只有具備了內在的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才有可能達到良好的預期學習效果,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最大的絆腳石。通過調查顯示,學生內在是具有自主學習的意愿或者贊成實現(xiàn)自主學習模式的。但是在大多數高校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在英語專業(yè)泛讀課堂上占據了主導地位。教師若是在課堂上扮演著權威者的角色,學生即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填鴨式”教學方式只會不斷扼殺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不理想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制訂學習計劃
大多數學生都認識到制訂學習計劃的必要性,但是制訂出可行性計劃的學生不在多數。筆者通過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主要原因:(1)各科專業(yè)課任務重;(2)單詞量有限,嚴重制約著閱讀速度的提高和深度閱讀的實現(xiàn);(3)沒有充分的毅力來突破閱讀英文原版資料的瓶頸期。
3.自我監(jiān)控
自我監(jiān)控在自主學習實施過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監(jiān)控內在需求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要求學習者能夠持之以恒地對學習效果分階段進行評估,對不同階段的學習材料做出合適調整,對學習方法及時進行衡量。這些主要環(huán)節(jié)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又十分緊密,而現(xiàn)實卻是大多數英語專業(yè)學習者未能有機地結合諸多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各個方面。
三、構建英語泛讀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
1.在閱讀訓練中統(tǒng)一任務
教師結合課程與學生需求及全班總體水平,挑選適當的閱讀素材,要求學生閱讀并通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中心思想,攻克詞匯、語法、語篇等方面的問題。此外,通過在自學者這個群體中間開展各種形式的辯論、研討,形成邏輯性思維。
2.有效實施課堂外的監(jiān)控
在目前的高校里,英語專業(yè)教學中泛讀課對大一大二學生開設,一個學期平均15周,每周平均2學時。由此可見,課堂上閱讀的時間過于有限,而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在連續(xù)不斷的或者是頻繁的閱讀活動中建立起來。教師在每周2學時之外的時間內必須按照每個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水平建立起一個課外英語閱讀資源平臺,讓學生將閱讀連續(xù)性落實好的同時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十分有利于教學目標的真正實現(xiàn)。
3.自主學習與英語泛讀教學的結合
目前開設的泛讀課程是一項進行大量英語閱讀實踐的課程。主要強調“泛”的特點。這也就說明了在課堂上不適宜詳細講解,這也是與精讀課的不同之處。泛讀課的主要授課目的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與閱讀水平。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講授而給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知識的時間所剩無幾,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就是很少有學生在課下會反過來消化和吸收知識,而我們現(xiàn)在講的自主學習模式則更偏向于運用啟發(fā)、發(fā)現(xiàn)、討論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掌握了閱讀的主動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則是引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宏觀監(jiān)控,在學生出現(xiàn)偏差時幫助進行調整。在這種學習條件下,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教師則幫助學生把關,閱讀活動變得更加自由,使閱讀效果也變得更好。
養(yǎng)成平時進行泛讀練習的好習慣。通過閱讀英語讀物,讓學生慢慢感覺到英語的語言魅力,同時也能增加知識儲備,拓寬視野。在平時的積累中獲得更多詞匯量,這樣在英語泛讀課上便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文意,引導與啟迪相結合,在一定的時間里獲得最高效率,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下,教師必須從旁進行引導與啟迪,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收到最好的效果。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進行英語泛讀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與此同時,教師并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出現(xiàn),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領路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用在這里恰如其分。教師通過對泛讀教材整體思想的把握,提出相關聯(lián)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指導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知識,在學生走彎路時,教師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了教師的幫助,從輔助到學生能自己掌握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定能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受用無窮。
注:本論文為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3JGZX0120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論文為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3JGZX0124階段性研究成果。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