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關鍵部分,它對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結合初中德育教學,對德育價值取向和實踐路徑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德育;人生觀;學習風氣
從初中生所處的年齡段和心理特征來看:如果缺乏德育教學,任由叛逆的性情蔓延,很容易造成扭曲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此,學校必須正視德育價值取向和實踐路徑,根據(jù)具體情況展開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規(guī)范行為,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基于解構基礎的初中德育價值取向
1.落實德育工作
對于初中德育工作的價值取向,更多的源于哲學基礎。社會存在決定了其具有縝密的辯證關系。初中德育更多地需要從案例著手,在循序漸進中傳遞能量。針對當前初中生的情況,為了更好地滲透德育教學,必須從關注自身感受出發(fā),充分利用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
2.德育應具體
從德育價值取向來看:在初中教學中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必須從具體事項著手,以更好地解決問題;通過整合當前的學習風氣進行有目的的肅清。
3.做好德育控制工作
控制在德育工作的開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具體包含事前、中、后控制。相對于初中德育,這里更注重事中和事前控制。之所以得到該結論,與初中生心理特征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在社會意識逐步形成的情況下,他們開始注重自身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很有可能向反方向發(fā)展,甚至形成玩世不恭和自卑心理。因此,在初中德育教學中,我們必須注重控制職能的發(fā)揮。
二、初中德育實踐路徑的創(chuàng)建
1.注重德育教學的價值取向
從管理層開始,注重德育價值取向,并且沿著現(xiàn)實、方法、哲學、評價基礎進行。尤其是哲學方面,它是德育教學得以實施的源泉。因此,在初中德育教學與實踐中,我們必須正視社會意識與存在之間的關系,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理解初中生的所想、所思及可能失范的問題產(chǎn)生的源頭。其中,學校、家庭與人際關系對德育工作的開展也有很大影響,對此教學工作者應該努力與學生家長保持聯(lián)系,做好同學之間的人際交流。
2.整合具體事物開展工作
從初中德育教學反饋的信息來看:生動的案例對教學效率具有極大的影響,當然在選用生活案例時必須注重經(jīng)驗范疇和認知水平。反觀現(xiàn)行的很多德育工作者,沒有整合實際情況將工作上升到集體主義是很不明智的行為。對此,在開展群體性德育教學工作時,應該整合身邊事物以及典型故事,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精神洗禮。
3.整合學生經(jīng)驗,做好德育控制工作
從初中生年齡段來看:他們大部分在13~16歲之間,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少接觸社會,生活經(jīng)驗極其有限。家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著直接影響。對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工作,將初中生能夠理解的事由作為教學依據(jù),以此提高他們愛家人、愛自己的情操。
德育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內容。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探索初中德育價值取向作為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與學習都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整合工作取向、價值向導,不斷優(yōu)化實踐路徑,完善德育教學。
參考文獻:
[1]吳海群.初中德育的價值取向探析及實踐路徑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4):225-226.
[2]羅劍寵.初中德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3).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