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來源于武漢某高校大學生的調(diào)研數(shù)據(jù),探討課程認知、教學方式、教師行為、群體文化和參與條件因素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第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意愿越高,認為該門課程有價值并且對自身今后發(fā)展會有幫助,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比例就越高。第二,教學方式對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有較大影響,采用開展課外學習及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方式,學生課堂參與比例就越高。第三,教師行為中教師授課的吸引力越大,學生課堂參與比例就越高。第四,群體文化方面上,宿舍同學逃課行為越少,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課堂參與比例就越高。
關(guān)鍵詞:大學生;參與行為;課堂互動;課堂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8-0115-03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提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參與式教學”??梢?,學生參與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舉措。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是學風建設(shè)中的一個方面,也是學風建設(shè)中的一個表征,教育部關(guān)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shè)的實施意見[2011]1號文件第一條意見中提出:要充分認識高等學校學風建設(sh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學風是一個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校建設(shè)發(fā)展的生命線,優(yōu)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保證,學風建設(shè)始終是學校建設(shè)長抓不懈的話題。因此,關(guān)注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參與行為狀況,準確分析影響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的因素,為加強學風建設(shè)提出相應(yīng)的針對性舉措是教育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研究者們在理論與實證方面大多運用的是課堂觀察法和課下訪談法對小學、初中、高中和中職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現(xiàn)狀進行研究,對學生參與行為影響因素深層次的分析不夠,本研究將以武漢某高校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因素。
二、數(shù)據(jù)的來源及變量的說明
(一)數(shù)據(jù)來源
調(diào)查對象是武漢某高校大學本科生。在調(diào)查過程中,采取隨機抽樣方法,在該校有本科生的十三個院中隨機抽取550名學生。具體抽樣方案如下:十三個院保證每個院都被抽到,按照院系本科生班級數(shù)量分布確定動物科學技術(shù)學院、動物醫(yī)學院、園藝林學學院、工學院這幾個學院各抽取2個班級,經(jīng)濟管理學院抽取3個班級,其余9個學院各抽取1個班級,共計18個班級。然后院系里按照隨機抽樣方法確定具體的班級??偣舶l(fā)放5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05份,有效回收率91.8%。
(二)研究假設(shè)
1.結(jié)合文獻回顧,提出以下假設(shè)
H1:課程認知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
H2:教學方式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
H3:教師行為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
H4:群體文化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
H5:參與條件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
2.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的分析模型與變量設(shè)置
本文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設(shè)為因變量,將課程認知、教學方式、教師行為、群體文化、參與條件五類11個變量作為自變量,將構(gòu)建回歸模型如下。
Y=β0+β1×1+β2×2+β3×3+……+βn×n+ε "(1)
(1)式中,β0為常數(shù)項,β1,β2,β3……βn為各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反映其對因變量影響的方向和程度,ε為誤差項。
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運用spss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三、模型估計結(jié)果與分析
(一)模型估計結(jié)果
根據(jù)研究需要,本文得到了10個回歸結(jié)果。模型1是放入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認知的基本模型,模型3增加了教師教學方式變量,模型5進一步增加了教師行為變量,模型7在模型5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群體文化之間的影響變量,模型9在模型7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參與條件變量。因為筆者把課堂參與行為分為出勤率和課堂互動兩方面,因此模型1、3、5、7、9是考察因變量中出勤率方面的,同理,模型2、4、6、8、10是考察課堂互動方面的。
(二)結(jié)果分析
1.課程認知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
(1)對出勤率的影響。模型1為課程認知與出勤率的回歸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僅“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勤率方面有顯著性影響,“開設(shè)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必要”“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滿意”對課堂出勤率方面沒有顯著影響。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12.671,達到極其顯著,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5。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變量每上升1個層次,大學生課堂出勤率會提高14.3%。
(2)對課堂互動的影響。模型2為課程認知與課堂互動的回歸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滿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有顯著性影響,“開設(shè)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必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對課堂參與行為沒有顯著影響。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12.716,達到極其顯著,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5。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滿意”兩個變量每上升1個層次,大學生課堂互動會分別提高12.1%、10.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認知情況會影響到其課堂互動。
2.教學方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
(1)對出勤率的影響。模型3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了教學方式這一變量,包括教師教學方式、課后讓學生制作電子課件課上講解之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5。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12.671,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1相比較,增加0.1%;“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這一變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在教學方式這一自變量中,所有變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勤率均成不顯著性影響。
(2)對課堂互動的影響。模型4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了教學方式這一變量,包括教師教學方式、課后讓學生制作電子課件課上講解之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8。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6.419,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2相比較,增加0.3%;“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滿意”卻呈不顯著影響了。在教學方式這一自變量中,“課堂材料分析與案例教學”和“純粹理論邏輯推演教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有顯著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課堂材料分析與案例教學和純粹理論邏輯推演教學等級每提高一個等級,大學生課堂互動會分別提高13.3%、12.0%。由此可見,教學方法對大學生課堂參與至關(guān)重要。
3.教師行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
(1)對出勤率的影響。模型5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了教師行為這一維度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7。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5.196,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3結(jié)果相比較,增加0.1%;“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這一變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在教師行為這一自變量中,所有變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勤率均成顯著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任課教師對課堂參與要求”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授課吸引力”等級每上升1個等級,大學生課堂出勤率會分別提高12.4%、17.5%。
(2)對課堂互動的影響。模型6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了教師行為這一變量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依然為0.088。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5.435,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4相比較,未有所增加;“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課堂材料分析與案例教學”“純粹理論邏輯推演教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在教師行為這一自變量中,僅“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授課吸引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有顯著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老師授課吸引力每上升1個層次,大學生課堂互動會提高7.5%。由此可見,教師行為中的授課吸引力對大學生課堂互動的影響非常的大。
4.群體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
(1)對出勤率的影響。模型7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群體文化這一變量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8。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5.062,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5結(jié)果相比較,增加0.1%;“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和“任課教師對課堂參與要求”變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授課吸引力”變得不再顯著。在群體文化這一自變量中,“宿舍同學逃課行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勤率成顯著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宿舍同學逃課行為”從有到?jīng)]有,大學生課堂出勤率會提高7.9%。
(2)對課堂互動的影響。模型8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群體文化這一變量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依然為0.090。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5.141,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6相比較,增加了0.2%;“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課堂材料分析與案例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授課吸引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但是“純粹理論邏輯推演教學”變得不顯著。在群體文化這一自變量中,“宿舍同學逃課行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成顯著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宿舍同學逃課行為”從有到?jīng)]有,大學生課堂互動會提高5.8%。
5.參與條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的影響
(1)對出勤率的影響。模型9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yún)⑴c條件這一變量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為0.085。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4.436,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5結(jié)果相比較,下降0.3%;“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今后發(fā)展有幫助”和“任課教師對課堂參與要求”變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但是“宿舍同學逃課行為”變得不再顯著。在參與條件這一自變量中,“班級規(guī)模大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勤率不成顯著性影響。
(2)對課堂互動的影響。模型10的結(jié)果顯示,加入?yún)⑴c條件這一變量后,回歸方程中的調(diào)整后的判決系數(shù)依然為0.087。從方程的擬合度來看,F(xiàn)值為4.418,達到極其顯著,與模型8相比較,下降0.3%;“愿意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課堂材料分析與案例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授課吸引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依然有顯著性影響,但是“宿舍同學逃課行為”變得不顯著了。在參與條件這一自變量中,“班級規(guī)模大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出勤率不成顯著性影響。
四、研究的結(jié)論
通過實證調(diào)查和分析,本研究調(diào)查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行為,結(jié)果顯示出勤率和課堂互動率都偏低。課堂參與行為現(xiàn)狀受課程認知、教學方式、教師行為、群體文化和參與條件因素五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認知對其課堂參與行為有顯著影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意愿越高,認為該門課程有價值并且對自身今后發(fā)展會有幫助的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比例就越高。第二,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滿意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是什么,因此教學方式對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有較大影響,采用開展課外學習及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方式,學生課堂參與比例就越高。第三,教師行為中教師授課的吸引力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吸引力越大,學生課堂參與比例就越高。第四,群體文化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顯著相關(guān)。宿舍同學逃課行為越少,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課堂參與比例就越高。第五,參與條件與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參與狀況未呈顯著相關(guān)。并非班級規(guī)模越小,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課堂參與行為越高。
此外,個人特質(zhì)也是影響大學生課堂參與行為的重要原因,學科門類、政治面貌、家庭經(jīng)濟狀況都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參與行為。
參考文獻:
[1]文莉.大學生課堂缺勤的影響因素及其管理對策[J].中國建設(shè)教育,2011(5):58-60.
[2]喻剛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3]張小燕,黎兵.高職院校學生課堂出勤率與學風建設(shè)研究[J].學術(shù)探討,2012(3):20-24.
[4]杜清.以課堂出勤率為切入點,淺議高校學風建設(sh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13(1).
[5]陳富,易朝紅.高校學生到課率及課堂參與度調(diào)查研究[J].大學(學術(shù)版),2011(1):57-62.
[6]章偉央.學生課堂參與的影響因素及方法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8):114-117.
[7]范偉艷,陳芳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學生參與研究[J].科教文匯,2012(6):19-20.
[8]郭秀蘭,張麗娜.基于學生滿意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