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民警察隊伍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的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當代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當代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相關對策如下:從實際出發(fā),豐富教育內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明確教育目標,加強體制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核心,加強監(jiān)獄人民警察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
關鍵詞:人民警察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D6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8-0265-02
引言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新闡述。在闡述中,特別強調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公正、平等、法治、愛國、誠信、敬業(yè)、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此基礎上,針對我國人民警察隊伍的建設實際,司法部門提煉出“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當代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由此可見,構建當代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之意,不僅有利于警察隊伍建設,塑造忠誠警魂和優(yōu)良警風,更有利于提高警察隊伍的整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一、當代人民警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
價值觀是人對周圍事物意義存在性、重要性的評價與看法,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持久性的特點。核心價值觀是在一個行業(yè)、部門、團體中具有統(tǒng)治地位的核心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定義、構成、標準與評價的態(tài)度與看法,主要由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指的是統(tǒng)治階級通過一定思想價值觀念和政治觀念的引導,對人民警察隊伍施加有計劃和有組織的影響,使其行為認識符合統(tǒng)治階級要求的實踐價值,“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是當代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1]。
(一)教材脫離實際
目前我國人民警察隊伍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采用的教材是上級下發(fā)的教育材料,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度低,教材較為死板,缺乏靈活性,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互動較少。但是,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內容寬泛,若只是照本宣科理論知識,利用枯燥的方式實施教育內容,易造成干警對價值觀內涵的理解一知半解,影響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二)教法單一程式
就我國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而言,其教學效果呈現(xiàn)出單一化和程式的不足。單一化是指教學方法種類少,主要是依賴會議灌輸。新興的網(wǎng)絡教育、心理教育在人民警察的思想教育中并未真正發(fā)揮作用。程式化是指多數(shù)的價值觀教育宣傳采用的均是講課和聽課的教育模式,在這種常規(guī)化的教育模式中,受教育者很難產生共鳴。并且,教學中不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對人民警察進行一對一的教育工作,忽視教育的差異性,嚴重影響了教育效果。
(三)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效果是評價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在實際的調查中,教育行為實施的前后,人民警察由于受到教學內容、方法等諸多方面的諸多制約,自身的改變較小。在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又缺乏實際的考核與激勵機制,人民警察隊伍的整體素質在整個價值觀的建設中,現(xiàn)狀不容樂觀[2]。
二、當代人民警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當代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上強調忠誠于黨和人民,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路線、綱領,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法律的至高無上地位?!盀槊瘛笔侨嗣窬旌诵膬r值觀的目標,堅持司法為民的思想,是維護人民當家做主權力的重要途徑?!肮笔侨嗣窬旌诵膬r值觀的關鍵,樹立公正執(zhí)法與法律至上的權威觀念。“廉潔”是人民警察價值觀的基礎,在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中,突出清正廉潔。
但是,社會訴求偏重警察的業(yè)務而非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學術偏重警察工作實際而非教育培訓的社會因素;警察群體學習需求不足、創(chuàng)新型不足、機制不完善的群體因素;干警自身學習意識的淡薄、觀念的滯后、個體學習的困難的個體因素。這三個方面嚴重制約著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政治建設,為改善其現(xiàn)狀,提出以下途徑。
(一)從實際出發(fā),豐富教育內容
加強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應從實際出發(fā),在確保教育內容符合干警實際需求的條件下,豐富教育內涵。在此要求下,加強人民警察的忠誠度教育、注重為人民服務教育、強調公正廉潔執(zhí)法教育至關重要[3]。
警察職業(yè)的忠誠度,指的是警察職業(yè)甘愿奉獻和認真負責的精神態(tài)度。在忠誠教育的內容中,增加警察忠誠教育的終身機制,并且將其作為提升警察忠誠度的關鍵。按照具體的環(huán)節(jié)劃分為各類專項環(huán)節(jié)教育、入警教育以及高等警察教育,以此建立警察在學習、生活乃至工作中忠誠教育的常態(tài)化建設機制,并使其成為終身制。這種機制最終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將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落腳點,有利于人民的滿意度提高;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終身教育體系,能夠增強警察的職業(yè)感,提升警察的職業(yè)能力水平。
警察職業(yè)的為民教育,體現(xiàn)在執(zhí)法為民理念、公仆意識、服務意識中。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進行警察教育時,也應當將為人民服務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警察的權力來源于人民,通過對公仆意識和憂患意識方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護民、愛民、為民的目標,防止各種貪污腐敗和違法亂紀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公正和廉潔教育是警察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實現(xiàn)公正執(zhí)法,可提高警察的執(zhí)法公信力。中共十八大中強調:“以黨建帶動對建,抓班子帶隊伍”的建設方式,發(fā)揮其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執(zhí)法培訓和崗位練兵等活動,提高警察基層的文明,提升科學執(zhí)法的能力。在相關準則的細化下,解決人民群眾實際生活中產生的執(zhí)法問題。另外,還可以通過媒體和人民的監(jiān)督,使人民警察的執(zhí)法工作更加公開化、透明化[4]。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實施的好壞是影響警察對核心價值觀體系接收認同程度的重要因素。只有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例如,在教育中,將理論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結合人民警察的先鋒模范事跡和精神,培養(yǎn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物典型,在警察隊伍中營造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學習氛圍。
1.利用新型媒介的傳導作用,加強網(wǎng)絡教育
例如,利用飛信、微信以及相關社交軟件,向警察隊伍定時推送有關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圖文消息;利用趣味軟件,提升其主動性和參與性;利用電視媒體,進行相關主題的放映。利用多樣的新型媒體,提升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性。
2.注重教育過程中的心靈溝通
青年警察在目前的警察隊伍中占有的比例較大。青年的個性鮮明、心理復雜,要求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充分考慮其特殊性,開展心理輔導。在方式上,可以通過一對一的心理對話,也可以通過心理測試,及時掌握并解決其心理障礙,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更好地位警察個體服務。
3.通過擴展教育形式,實現(xiàn)警察隊伍與個體的自我學習
任何事物的學習都離不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一方面教育的組織者要進行主動性的學習,增強學習宣傳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警察個體要注重核心價值理念的消化與吸收。在“領導型學習班子”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中,形成有效的學習機制,達成終身化的學習目標。
(三)明確教育目標,加強體制建設
人民警察的績效考察制度是一種科學的管理與評價制度。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與方式的選用,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教育的整體效果。加強人民警察日常培訓工作的整體評估與考核,能夠實現(xiàn)人民警察隊伍的有效建設。人民警察屬于公務員,完善評估工作和《公務員法》的銜接,將使評價體制建設更加合理[5]。
第一,完善相關激勵舉措。完善的激勵制度能夠提升警察核心教育的影響力,使人民警察的日常工作更具有威信。在實際工作中可知,將人民警察的經(jīng)濟利益和培訓工作開展,并與立功受獎評優(yōu)掛鉤,能大大提升培訓的實際效果。第二,建立經(jīng)費保障機制,鞏固教學效果。在培訓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需要的費用納入單位開支中;另外,政法部門應落實人民警察的獎勵基金,定期劃撥,保證核心價值觀理論教育的穩(wěn)定性。
結語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警察隊伍核心價值觀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考量,分析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提升警察隊伍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方法。核心價值理念的建立,為新時期警察隊伍的發(fā)展壯大開拓了新的視角,使警察隊伍的思想政治方向堅定明確,能更好地實現(xiàn)“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參考文獻:
[1]劉基政.轉型期我國警察心理干預機制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2]鄭海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我國文化創(chuàng)新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3]張兆瑞.警察文化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
[4]王邦鈺.新時期我國人民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0.
[5]徐常賓.新世紀社會主義中國警察價值觀及其教育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