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方式,親身經(jīng)歷以探索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應(yīng)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像科學家那樣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科學源于生活又服務(wù)于生活。
實驗一(表1):
條件:溫度25℃—35℃之間,晴天多
相同點:同樣大小的西瓜苗
不同點:一個在小拱棚內(nèi),一個在棚外
表1
實驗證明:如果棚內(nèi)溫度超過30℃—35℃時,若溫度過高,會妨礙花芽分化,每日當棚內(nèi)溫度達到30℃—35℃時,要及時通風降溫,通風就是空氣產(chǎn)生對流。所以,植物的生長需要空氣。
實驗二(表2):
條件:溫度12℃—20℃之間,陰雨天多
相同點:同樣大小的西瓜苗
不同點:一個在小拱棚內(nèi),一個在棚外
表2
實驗證明:如果陰雨天氣多,棚內(nèi)空氣不流通,西瓜苗就會滋生很多細菌,只要太陽一出,棚內(nèi)就會有西瓜苗倒下,根部就開始發(fā)爛。所以,植物的生長需要空氣。
實驗三(表3):
條件:溫度20℃—35℃之間,晴天多,陰雨天少
相同點:同樣大小的西瓜苗
不同點:一個在小拱棚內(nèi),一個在棚外
表3
實驗證明:當太陽的溫度適宜時,植物需要流動的空氣和太陽的直射,太陽的直射能殺死很多病苗,流動的空氣有助于植物的生長。
以上實驗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空氣。
實驗告訴我們,科學的實驗教學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從小要養(yǎng)成處處留心身邊的事物,多用心觀察,而且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善于積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像科學家那樣永不放棄,獨立創(chuàng)新的精神,就讓學生們從小接近科學,探究科學的奧秘吧!
(作者單位:洪湖市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