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現(xiàn)行的退休年齡已經與當下社會不相符合,延遲退休年齡是當前大勢所趨。本文運用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模糊綜合評價,選出了達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五個行業(yè),推算出了各行業(yè)的在當前我國國情下的延遲退休年齡,為“延遲退休”的科學可行的制度設計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關鍵詞】延遲退休;原因:意義;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
一、延遲退休年齡的原因
影響退休年齡的相關因素是人口老齡化、人均預期壽命、勞動力供求狀況、受教育年限等。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在人口預期壽命延長和計劃生育政策的雙重作用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在2000年我周60歲以上人口占社會總人口的比重已達10.3%,2011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達13.8%,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高達9.1%,數(shù)據(jù)已經表明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已經嚴重超標。我國的人口平均壽命一直以來都呈現(xiàn)不斷增長趨勢,六十年來我國人均壽命增長了30多歲,從2000年開始超過70歲,由2001年的71.98增加到2011年的74.65,短短十年的時間竟增加了超過兩歲。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后,我同教育事業(yè)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經過這幾年的連續(xù)擴招,我國每年各層次受教育人數(shù)都呈不斷上升的趨勢,2011年研究生在校生學生規(guī)模由2000年的30萬人增長了5倍多,本??圃谛W生人數(shù)規(guī)模更是不斷擴大,基本實現(xiàn)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而教育年限的增長導致就業(yè)年齡的推后,所以延遲退休年齡也在情理之中。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人均壽命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長、老齡化的現(xiàn)狀已經不可逆轉,與此同時,我國的勞動力供求也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所以我國退休年齡的延遲并不是由主觀意識決定,而是上述因素在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發(fā)生變化從而產生需求的必然結果。
二、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意義
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重重挑戰(zhàn),我國退休年齡的規(guī)定越來越與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退休制度改革的趨勢不可逆轉,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勢不可擋??梢哉f退休年齡的延遲既是改善現(xiàn)行退休制度弊端的一味良藥,又是緩解當下危機,防患于未然的明智之舉。延遲退休具有以下意義:有利于增加勞動力供給;有利于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抑制提前退休;有利于退休雙軌制的并軌;有利于促進養(yǎng)老金收支均衡;有利于減輕年輕人的家庭養(yǎng)老負擔;有利于增強企業(yè)競爭力。延遲退休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都有重要的意義。
三、我國退休年齡政策存在的問題
我國退休年齡政策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國內人口預期壽命來看,60年來,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增長了30多歲,而我國的退休年齡卻沒有隨之進行調整變化,自然就顯得偏低了。其次,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多數(shù)國家的退休年齡一般在63—65歲左右,且多為男女同齡退休,我國的退休年齡明顯低于國際水平。第三,我國的退休年齡差異較大,女性干部和女性工人同比男性職工存在5歲到10歲的差距。第四,退休年齡法制化程度低。規(guī)定我國退休年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作為一種制度規(guī)范存在,伸縮性較大導致我國當前非正規(guī)退休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第五,退休年齡缺乏彈性。我國當前的退休年齡制度則是設定統(tǒng)一尺寸,所有達到這個年齡的人必須退休。這種強制退休的制度與人力資本的周期性是相違背的。不能夠很好的反映個體的差異,導致人力資本的浪費。鑒于存在以上問題,對退休年齡的相關政策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四、延遲退休年齡的求解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發(fā)展產生影響的利害關系,要作好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的各種準備,因地制宜制定針對措施。其中有效方法之一是延遲退休年齡,其影響因素眾多,為此本文運用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模糊綜合評價,選出了達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五個行業(yè):教師、內科醫(yī)生、公司職員、客車司機、重體力勞動者,推算出了各行業(yè)在當前我國國情下的延遲退休年齡。
(一)延遲退休的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指標及其抽樣數(shù)據(jù)
在評價指標間的重要性程度有差別的情況下。模糊數(shù)學的評價方法很實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有兩種:即一步法和多步法。本文采用多步法。
我們制定的延遲退休評價指標體系共由3個一級指標與7個二級指標構成,指標的測量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利用語義學標度分為5個測量等級。對于和延遲退休正相關的指標,該5個測量等級分別代表著“好、良好、一般、較差、差”,對于和延遲退休負相關的則相反。為量化分析,“好、良好、一般、較差、差”分別對應著數(shù)字1—10。
根據(jù)模型分析和文獻資料,我們選取了以下影響延遲退休的指標:從工作要求、工作待遇、人力資源成本考慮設定3個一級評價指標以及7個二級環(huán)境評價指標構成體系。所構成的環(huán)境指標體系見表1,其中“工作經驗”、“薪資收入”、“教育成本”、“工作年限”和“延遲退休時間”成反比。
表1. 延遲退休時間兩級評價指標及其權重
綜合評價 評價指標 權重
A工作要求(0.4466) a1體力要求 0.4762
a2工作經驗 0.298
a3心理壓力 0.2257
B工作待遇(0.2611) b1工作環(huán)境 0.45
b2薪資收入 0.55
C人力資源成本(0.2874) c1教育成本 0.4755
c2工作年限 0.5245
(表中權重的分配由層次分析法求出)
(二)指標權重求解的層次分析法步驟
1、確定評價對象集:P=延遲退休年限
2、構造評價因子集:
3、確定評語等級論域
確定評語等級論域,即建立評價集v:
4、一級指標權重的計算
3個一級指標因子權重,我們采用層次分析的方法求出指標權重。
構造判斷矩 "即:
用matlab軟件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得。為進行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需計算一致性指標: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58。隨機一致性比率:
因此認為層次分析排序的結果有滿意的一致性,即權系數(shù)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
其對應的特征向量歸一化處理后為:
5、計算二級指標權重
同理,我們仍采用層次分析的方法來求出指標權重。分別對各個二級指標構造其各自的判斷矩陣,再用matlab軟件計算最大特征根和一致性檢驗。得出合理的權系數(shù)。
工作要求三個指標的權重,其特征向量歸一化后為:
工作待遇特征向量歸一化為:
人力資源成本特征向量歸一化為:
(三)延遲退休的多級模糊綜合評價
1、延遲退休加權平均模糊合成綜合評價
利用加權平均模糊合成算子將A與R足合成得到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B。模糊綜合評價中常用的取大取小算法,在因素較多時,每一因素所分得的權重常常很小。在模糊合成運算中,信息丟失很多。常導致結果不易分辨和不合理(即模型失效)的情況。所以,針對上述問題。這里采用加權平均型的模糊合成算子。計算公式為:
式中,分別為隸屬于第j等級的隸屬度、第i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和第i個評價指標隸屬于第 等級的隸屬度。
2、多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引入satty的1~9標度表示兩者相比重要性
表2. satty模糊綜合評價分級標準
極端重要 強烈重要 明顯重要 稍重要 相同重要
9 7 5 3 1
注:2,4,6,8表示其相鄰判斷的中間值。
通過查閱文獻我們可以得到我們選取的評定指標對于內科醫(yī)生等五個職業(yè)延遲退休的影響程度,結果如表3:
表3. 五大職業(yè)的評定指標分數(shù)
職業(yè) 內科醫(yī)生 教師 客車司機 公司職員 重體力勞動者
體力要求 6 5 7 5 9
經驗要求 1 3 5 5 7
心理壓力 9 6 7 6 4
工作環(huán)境 7 7 8 6 9
薪資收入 1 3 4 4 6
教育成本 1 3 7 5 9
工作年限 1 5 8 6 9
所設計評價定量標準見下:
評價定量標準
3、對綜合評分值進行等級評定
由上述計算可知,對照評價定量標準的評價分級標準可得內科醫(yī)生,教師,司機,公司職員和重體力勞動者的評級分別為 ,即分別延遲退休5、4、3、4和1年。此結果也較滿足我們的主觀判斷,重體力勞動者應該比腦力勞動者更早的退休,像醫(yī)生和教師等職業(yè)則是年齡越大,對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越有利。
五、結論
本文利用模糊化的綜合評價方法,得出了內科醫(yī)生,教師,司機,公司職員和重體力勞動者分別延遲退休5年,4年,3年,4年和1年。因此,可以選取更多的行業(yè)來進行延遲退休年齡的推求。目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zhàn)是史無前例的,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如何在特殊歷史條件下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zhàn),合理確定退休年齡,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政府應當必須在充分考慮國情的條件下適時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參考文獻:
[1]朱建明.當前我國延遲退休問題研究[J].老齡科學研究,2013年8月第3版.
[2]劉楠楠.關于我國當前延遲退休年齡的探討[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年第l1卷第19期.
[3]吉祥,王裕明.調整退休年齡的理論必要性及國際實踐研究[J].改革與開發(fā),2014,35(2).
[4]張 慧.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
[5]常曉嬡.對我國延遲退休年齡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1月.
基金項目:
達州市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現(xiàn)行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下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研究——以達州市為例》。
作者簡介:
茍 格(1980—),男,漢,四川巴中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應用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