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導(dǎo)入:
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深處一定有一個或幾個難忘的人。當(dāng)把那些人寫入文章時,或許只用幾句生動有趣的話語,或許只用幾個有意思的動作。但將它們連綴在一起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便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仿佛感受到了他們的全部,讓人難以忘懷。這就是寫人凸顯了個性的魅力!
技法梳理: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笔堑?,我們每個人個性都不同,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在我們刻畫人物時,一定不能千人一面,一定要寫出人物的個性,人物才鮮活,才生動,才能被讀者記住。老舍曾說:“……如下巴光和腳腫,或某人的脖子如一根雞腿……這種形容一句便夠,馬上使人物從紙上跳出來,而永存于讀者的記憶中。”人物個性也就鮮明凸顯了。
凸顯個性,要掌握多角度描寫人物的方法。
角度一:刻畫外貌,凸顯個性。人物外貌個性化的刻畫,要抓人物外形的特點,人生經(jīng)歷、遭遇留下的印痕,習(xí)慣性的衣著打扮,與眾不同的神色情態(tài)等等。如《孔乙己》:“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边@里,從身材、臉色、胡子、衣著等方面來刻畫孔乙己形象,一個窮困潦倒、迂腐可笑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便印在了讀者心上。
角度二:摹寫語言,凸顯個性。老舍先生說過:“一個老實人,在劃火柴點煙而沒點燃的時候,就會說:‘哎,真沒用,連根煙都點不著?!喾?,一個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這樣說,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媽的。’”老舍先生的話形象地表明:不同個性的人,有不同的語言。而個性化的語言,能體現(xiàn)人物的不同性格。
角度三:描寫動作,凸顯個性。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個性特征的關(guān)鍵,人的行動必然要受到思想和性格的支配。要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動作描寫很關(guān)鍵。如《歐也妮·葛朗臺》:“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裁礀|西?’他拿著寶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連聲叫嚷。”這里,巴爾扎克抓住人物動作進行描寫,凸顯出葛朗臺貪婪的本性。
角度四:剖露心理,凸顯個性。心理描寫能有力展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可直接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隱秘與思想沖突,也可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環(huán)境描寫來間接表現(xiàn)。直接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方法,有獨白展示法、夢境幻想呈現(xiàn)法、意識流流動等。
角度五:捕捉細(xì)節(jié),凸顯個性。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shù)起于至微?!卑蜖栐艘舱f:“當(dāng)一切的結(jié)局都已準(zhǔn)備就緒,一切情節(jié)都已經(jīng)加工過,這時,再前進一步,唯有細(xì)節(jié)組成作品的價值?!辈蹲饺宋锏募?xì)微特征,可一針見血地表現(xiàn)人物個性。如《藥》:“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楊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華大媽已在右邊的一坐新墳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飯,哭了一場?;^紙,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說不出等候什么。微風(fēng)起來,吹動他短發(fā),確乎比去年白得多了。”“半粒米大的新芽”、頭發(fā)“比去年白得多”等,于細(xì)微處下筆,以景襯人,表現(xiàn)了華大媽的衰老與若有所思。
學(xué)以致用: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氣晴朗,上午十來點鐘,在這條街上,就聽到從陰城方向傳來爆裂的巨響:“砰——磅!”大家就知道,這是陶虎臣在試炮仗了。
陰城是一片古戰(zhàn)場,相傳韓信在這里打過仗,現(xiàn)在還能挖到一種有耳的尖底的瓶,當(dāng)?shù)厝苏f這種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結(jié)出梅子來?,F(xiàn)在這里是亂葬崗,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叫作“陰城”。到處是墳頭、野樹、荒草、蘆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黃昏,有許多白頸老鴉。人走過,就啞啞地叫著飛起來。
這里只有一個破財神廟,里面住著一個侉子。
陶虎臣家的貨色齊全。除了鞭炮,還出一種別家不做的鞭,叫作“遍地桃花”,不但外皮,連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紅紙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紅,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過年,下過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紅是紅,白是白,好看極了。
他還有一項絕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關(guān)鍵是串捻子。串得不對,會轟隆一聲,燒成一團火。弄不好,還會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壞了,就是因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個火星迸進了瞳孔。陶虎臣壞了一只眼睛,還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隨時是和顏悅色的,帶著寬厚而慈祥的笑容。這種笑容,只有與世無爭,生活上容易滿足的人才會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隨著年成走的。什么時候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什么時候炮仗店就生意興隆。這樣的年頭,能夠老是有么?
這一年,伏汛安然度過,保住了無數(shù)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榮,城鄉(xiāng)一片喜氣。有好事者倡議:今年放放焰火!東西南北四城,都放!一臺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獨家承做了十四套。東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點:陰城。
這天萬里無云,一天皓月。陰城的正中,立起一個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飯,就扛了板凳來等著了。人們尋親訪友,說短道長,來來往往,親親熱熱。陰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們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濃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萬雙眼睛一齊朝著一個方向看。人們的眼睛一會兒睜大,一會兒瞇細(xì);人們的嘴一會兒張開,一會兒又合上;一陣陣叫喊,一陣陣歡笑;一陣陣掌聲——陶虎臣點著焰火了!
最熱鬧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蘭、竹、菊四種花,接著是萬花齊放。然后,一聲炮響,照眼的燈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還能看見城門上“泗州”兩個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燈球飛舞,砰磅有聲。最有趣的是“蘆蜂邊瘌子”,一陣火花之后,出現(xiàn)一個泥頭的紙人,手里拿著一把破芭蕉扇。霎時飛來許多馬蜂——火花,紛紛撲向他,他四面躲閃,扇不停地?fù)]舞??吹竭@里,滿場大笑。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難得這樣開懷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個大字:“天下太平”。
年頭還是不好。頭一年,四鄉(xiāng)鬧土匪,縣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間,嚴(yán)禁燃放鞭炮?!泵髂?,蔣介石搞“新生活”,取締了鞭炮。陶虎臣別無產(chǎn)業(yè),只好做一點“黃煙子”和蚊煙混日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鋪門上了鎖,再也打不開了。陶家的鍋,也揭不開了。
歲暮天寒,彤云釀雪,陶虎臣無路可走,他到陰城去上吊。剛把腰帶拴在一棵樹上,把頭伸進去,一個人攔腰把他抱住。這人是住在財神廟的那個侉子。
(選自《汪曾祺文集》,有刪改)
1.請舉例說說小說是如何通過描寫表現(xiàn)陶虎臣個性的。
答:
2.小說第二自然段寫陰城環(huán)境,請簡要分析其對人物描寫的作用。
答:
3.作者為何花較多筆墨寫“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請簡要分析這對刻畫陶虎臣這個人物的作用。
答:
4.請簡要分析陶虎臣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性格特點對突出小說主旨所起的作用。
答:
二、作文練筆
羅立中有一幅油畫《父親》,取材于我們熟悉的農(nóng)村生活,反映的是農(nóng)民的辛勞,畫中那張樸實的臉強烈地震撼了所有看到過這幅油畫的人。這張臉就是“父親”在羅立中心中的“鏡像”。
其實“父親”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鏡像”,請你以“父親”為話題,寫一篇人物描寫文章。
要求:①將“父親”的那些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轉(zhuǎn)化為你心中的“鏡像”,然后把“鏡像”演繹成幾個故事敘述出來;②文中不要大量使用直接概括父親性格的詞語,而要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運用描寫的方法來表現(xiàn)“父親”的個性;③避免大段的抒情與議論,要讓自己的情感蘊藏于細(xì)節(jié)描寫之中;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