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工業(yè)設計師多蘿泰(DOROTHEE MEILICHZON)獲評2015年MAISONOBJET巴黎秋季展年度設計師。
多蘿泰在法國斯特拉特設計學院受訓,在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習玩具設計。在巴黎工作了5年之后,在其第一個項目——巴黎處方雞尾酒俱樂部(PRESCRlPTION COCKTAIL CLUB,圣日耳曼德佩區(qū))的室內設計——勢頭的帶動下,時年27歲的多蘿泰創(chuàng)立了她自己的設計工作室。這個名為CHZON的多功能事務所在2009年的夏天開張了。帶著鉆研的精神,多蘿泰總是在尋找新的流行趨勢,她能夠從身邊的各種東西上獲得靈感,尤其是裝飾界的大咖們,如瑪德琳-卡斯坦(MADELEINE CASTAING)、桃樂茜-德雷帕(DOROTHY DRAPER)、佛那提賽(FORNASETTI)、大衛(wèi)·希克斯(DAVIDHICKS)、吉奧·龐蒂(GIO PONTI)、查爾斯(CHARLEs)和蕾-伊姆斯(RAY EAMEs),以及弗朗索瓦-澤維爾·拉拉尼(FRAN(OIS-XAVIER LALANNE)。
多蘿泰總是希望盡可能近距離地與匠人合作,以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物件,凸顯手工造物的魅力。室內裝飾家、細木工、大理石匠及其他個中專家的專業(yè)技能都能夠幫助多蘿泰創(chuàng)造出獨特而永恒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裝飾。她總是不知疲倦地從雜貨店、跳蚤市場網羅各種帶有回憶的裝飾物,隨后她再用些許幽默和戲謔加以闡釋。最終,她會給這些充滿歷史感的裝飾加上少許現代元素,選材通常來自一些小工藝品收藏。多蘿泰并不刻意尋求創(chuàng)作專業(yè)度極高的裝飾,而是有著真實的個性的地方,一個清凈的氛圍和環(huán)境,可以讓人們前來交流、分享和發(fā)現。
多蘿泰在巴黎設計的場所當中,有第十區(qū)的PARADIS酒店、PINSON咖啡館,第一區(qū)的牛肉俱樂部、舞廳和垂釣俱樂部,第一區(qū)的MOJO,以及第六區(qū)的COMPAGNlE DESVlNS SURNATURELS葡萄酒吧。此外,她還在倫敦、紐約和伊比沙島做過室內設計。一間酒店以及無數的酒吧和餐廳,幾乎沒有相同之處,卻能營造出相同的氛圍。
在她最近完成的項目中,多蘿泰剛剛完成的皮嘉爾大酒店(GRAND PlGALLE HOTEL)位于巴黎的第九區(qū),于2015年三月開業(yè),她負責從家具到標識的設計。還有一間位于倫敦肖爾迪奇區(qū)(SHOREDITCH)的名為LE JOYEUX BORDEL的雞尾酒吧,也已于4月底開業(yè)。位于巴黎的第二區(qū)的4星級酒店一一BACHAUMONT5月份開業(yè)。此外,她受邀設計的第九區(qū)PANACHE酒店也將于10月開業(yè)。
WWW.CHZON.COM
巴西設計師薩尼尼(ZANINl DE ZANINE)獲評2015年MAISONOBJET美洲展年度設計師。
薩尼尼1978年生于里約熱內盧,在家鄉(xiāng)的天主教研究所學習的工業(yè)設計。薩尼尼的父親何塞(JOSE ZANINE CALDAS)是一位設計師及建筑師,曾經與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合作??梢哉f,薩尼尼是看著父親做建筑、雕塑和設計長大的。
薩尼尼從塞爾吉奧·羅德里格斯(SERGlO RODRIGUEs)那里接受的訓練,在他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并于2002年從天主教大學獲得工業(yè)設計學士學位。—年后,薩尼尼全情投入到用從拆遷站回收來的物品制作大規(guī)模生產的木頭制品。從2005年開始,薩尼尼開始從事生產一個全新的工業(yè)家具系列,選材包括來自受控林地的木材及其他,如塑料、甲基丙烯酸酯、金屬等。從那時起,薩尼尼獲得過巴西乃至世界級的最具聲望的設計獎項,包括IF、IDEA/BRASIL在內。
2011年,薩尼尼創(chuàng)建了同名事務所——STUDIO ZANINl,聚合了設計師所需的不同的創(chuàng)意環(huán)境(事務所、辦公室、實驗室、展廳),讓他能夠充分開發(fā)各種項目。
因著對里約熱內盧港口偉大復興和城市發(fā)展變化,以及2016年奧運會將給城市帶來的活力的預期,薩尼尼工作室視其為發(fā)展的契機。
薩尼尼的職業(yè)生涯中曾經與柏秋納·弗洛(POLTRONA FRAU)、卡佩里尼(CAPPELLINI)、SLAMP(意大利燈具設計品牌)以及TOLIX(法國家具設計品牌)。他的作品還曾在紐約藝術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和2015米蘭國際設計周上展出。
WWW.STUDIOZANINI.COM
如恩設計(NERIHU)獲評2015年MAISONOBJET亞洲展年度設計師。
郭錫恩1965年出生于菲律賓,先后在哈佛大學和伯克利大學學習建筑,在伯克利求學期間認識了胡如珊女士。兩人合作前,郭錫恩在亞洲負責過多個項目,為紐約的多個建筑事務所工作。
胡如珊1968年出生在臺灣,先后在普林斯頓大學和伯克利大學學習建筑。隨后在普林斯頓、紐約和圣弗朗西斯科和多位建筑師共事過。
2002年,兩人前往上海為美國建筑師邁克爾·格雷夫斯工作,此前他們在香港大學建筑系授課。2004年他們在上海創(chuàng)立NERIHU如恩設計研究室,從事國際建筑和跨學科設計的研究,并開設《設計共和DESIGN REPUBLIC》概念店。
如恩設計的業(yè)務范圍包括建筑、經營規(guī)劃和圖紙設計,獲得多項國際大獎,包括AR HOUSE AWARDS,AR AWARDS新銳建筑師,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和FESTIVAL INSIDE AWARD。位于上海的如恩設計身處現代喧囂的中心,從一開始,文化、歷史和城市的大環(huán)境就作為他們每個項目的出發(fā)點。
在探索的基礎上,如恩設計不想堅守一沉不變的風格,而是希望他們的作品體現經驗、細節(jié)、材料、形式和光之間的積極互動。
他們合作過的品牌包括MOOOI,BDBARCELONA DESIGN,MERITALIA,LEMA,PARACHl LNA,CLASSICON,GANDIABLASCO,STELLAR WORKS,SWAROVSKI。
郭錫恩和胡如珊是WALLPAPER雜志2014年的年度設計師,并受邀參加2015年科隆國際家具展。
WWW.NERIANDHU.COM
日本NENDO設計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佐藤大(OKI SATO)獲評2015年的MO 1月巴黎展年度設計師。
佐藤大,1977年,生于加拿大多倫多,2002年,畢業(yè)于東京早稻田大學建筑系,取得碩士學位,早期做過一些建筑設計。2002年,他去了一趟米蘭家具展,在那里看到好幾位知名建筑師跨界設計的家具,對他們開發(fā)和前衛(wèi)思想油然起敬?;氐饺毡局螅烷_始琢磨如何跨界設計其他產品。也是2002年,佐藤大在東京創(chuàng)建了NENDOI作室,他的產品設計之旅正式開啟。2005年,他在米蘭建立了NENDO工作室。與此同時,NENDO工作室及其設計的產品也在業(yè)界聲名鵲起,在日本當地和國際設計舞臺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NENDO工作室設計的產品成了國際展覽上不可或缺的展品,自2003年至2014年,米蘭家具展上都有NENDO工作室的產品,2014年,佐藤大在米蘭家具展上與全球20個品牌合作。2011年,佐藤大成為除著名工業(yè)設計師喜多俊之以外,唯一在米蘭設計周期間舉辦個展的日本設計師,此次展覽主題為“椅子花園”。嚴格意義上講“這次展覽是以NENDO之名舉辦的,并不完全算是佐藤大的個展,但對于從日本到意大利的各大媒體來說,NENDO就是佐藤大,佐藤大就是NENDO”。除此之外,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巴黎家居裝飾展等,更是佐藤大及NENDO工作室時常參與的展會。
NENDO工作室的作品也受到了廣大設計師、參展者的認可,以及國際大獎的青睞,曾獲得應該100%設計展接觸貢獻獎、新加坡家居設計獎、日本商業(yè)設計師協會青年設計師國際競賽金獎。
2003年,佐藤大向“東京設計師周”(TOKYO DESIGNER'S WEEK)挑戰(zhàn),將桌椅、柜子、長凳等家具“分尸”,變成一件件仿佛漸漸“沉入”地面的廢棄物,但事實上,佐藤大只是改變它們的使用方式,從下面的手繪概念圖可以看到,矮柜變成了長凳、桌子變身為休閑椅、椅凳化身成雨傘架……,就是希望大家能重新思索家具的“功能”與“形式”之間的關系,說不定真的可以為家具設計找到新的出路。而這一系列名為“SINKING ABOUT FURNITURE”的前衛(wèi)性實驗作品,不但獲頒了該年度的“TOKYODESIGN PREMIO”賞,佐藤大那看似無底洞的設計活力也令人驚艷不已,就如同“NENDO”在日文的意思一樣,是塊自由、有彈性、可隨意調整設計風格的黏土,并且抓緊事務所的設計宗旨:“為人們生活提供驚喜的瞬間”。(GIVING PEOPLE A SMALL”MOMENT)
WWW.NFNDO.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