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作為一個生物學家您怎么看設計?
A:有人說我們研究的東西是“上帝的設計”,它試圖找到“最終極”的設計意圖來。生物里面的設計就只要符合能SURVIVE(生存)、能夠繁衍,它必須是“管用”的,它必須能夠保證生物體在非常殘酷的生存斗爭里面把種族保留下來。這就帶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生物也是非常美的。在這一點上它的功能和美觀之間有一種非常深層次的聯(lián)系。這就是為什么我覺得生物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設計,這也是很多做設計的人從生物學里找靈感的原因。設計做到最好的話不是只做個漂亮的外觀而已,最重要的是怎么通過外形把設計流程體現(xiàn)出來。第二個是在設計思維上面,現(xiàn)在好多設計首先是有一個目的,并按著這個目的用“我”的知識實現(xiàn)。但生物的整個進化是另外一種思維邏輯,那就是“生存”,只要有利于生存,都會是好的。我給清華美院設計系低年級的同學開了一個叫做《生物的設計》的講座,試圖從仿生學出發(fā)分析生物里面的形式和功能是如何統(tǒng)一起來的。有一個很好的反饋是:我去年一期講座結束后,一個學生就去研究脊椎骨是怎樣連接的,他覺得像這樣一種柔性連接是可以放在他的設計里面的。今年,我又收到一個同學的設計模型,他仿制蝦的關節(jié)連接制作了一個模型。對于剛開始學習設計的同學,我的課程希望能給他們的設計思維種下一個種子,除了可以模仿好的設計師的作品以外,還可以從生物學角度獲得知識。
Q:我發(fā)現(xiàn)您辦公室有很多蘋果的產(chǎn)品,您做科研時會使用蘋果產(chǎn)品完成工作嗎?
A:你看我這里有兩臺電腦,一臺蘋果,一臺PC。我每天上網(wǎng)或者做某些閱讀時會在蘋果上完成。但我開始工作的時候,還得用其他電腦,因為很多專業(yè)的軟件蘋果是不支持的,這也是蘋果的一個問題,它可以把用戶體驗做得這么好,來源于它是一個關閉的系統(tǒng),任何人都不能觸碰,這種情況下他也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大多數(shù)我認識的用蘋果的人,還是會有一臺PC。
Q:我知道您很晚才開始用蘋果手機,請您談一談對高科技智能化通訊工具的看法?
A:我用智能手機比較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這個年紀的人對于信息交流方式保守,并對新交流方式有一種抵觸。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例如,微博規(guī)定你在很短的幾句話里面,把你想說的表達出來,這對于你強調(diào)自己的觀念很有用。但是,會出現(xiàn)一種問題:你文字所表達的態(tài)度非黑即白,而世界上很多事情處在一個灰色地帶,很復雜,很多觀點你不能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溝通或者描述。我現(xiàn)在用智能手機后還是比較排斥用微博這類東西,到后來它也會把人綁住的。
Q:我知道您用微信,覺得它怎么樣?
A:我過去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產(chǎn)品,但現(xiàn)在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說朋友圈里觀念相似的人會互相理解?,F(xiàn)在媒體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片段化,然后大家變成觀念相似的人,互相之間加強相同的想法,而不是觀點不同的人互相討論的平臺,這個是社交媒體上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Q:您會給蘋果產(chǎn)品一個什么樣的評價?
A:就如喬布斯說的“THE BEST THINGS WE EVER MADE”一樣,蘋果的產(chǎn)品讓我失望的非常少。我覺得蘋果的產(chǎn)品和其他的不—樣的地方是在:例如手機,很多功能在其他手機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是那些手機的界面,由于是工程師做出來的東西,它跟你的生活習慣思維習慣不相符,而蘋果把人的使用習慣考慮進去了,這個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說特斯拉這款車,據(jù)說有一個功能可以避免和其他車撞,形成一種開車方式。其實好多車都有類似的功能,但是卻沒有使這種功能變成你的一種開車方式。蘋果將INDIVIDUAL(獨特)的功能變成你的一種使用習慣,我覺得這是它設計的精髓,有很多你不知道的需求被他創(chuàng)造出來。
Q:您用的這么多款蘋果產(chǎn)品,哪款讓您印象最深刻?
A:IPOD、IPHONE4還有IPAD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蘋果產(chǎn)品,是讓我覺得和其他產(chǎn)品很不一樣的幾款產(chǎn)品。蘋果不做爛的產(chǎn)品。其實,我開始用蘋果是很早以前的事兒,我第一次見到蘋果是在清華一個教授辦公室里,是老一點的綠色透明IMAC,但我第一臺蘋果是2000年買的IMAC,一個很CUTE的屏幕,有一個支桿,下面是一個半圓形的機器(注:IMACG4)。第一眼看到它,驚訝于電腦還可以做成這個樣子。我覺得蘋果真正了不起的設計是IPOD,第一版出來的時候,有點像IPHONE4給人的沖擊力,就是你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產(chǎn)品。它滾輪的設計讓人覺得找音樂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很多“還可以這樣做”的元素在里面,就算做成一個石頭、一把劍的樣子,你也會覺得很漂亮。
Q:我知道您特別喜歡聽音樂,這也是您喜歡IPOD的一個原因嗎?
A:是的,我現(xiàn)在基本上聽音樂都是從ITUNES;上下載下來的。我過去聽音樂用的是索尼的那款,它在當時也是很不錯的產(chǎn)品,無論觸感還是一些能想到的功能它都有,而且還和谷歌的很多音樂人簽約,有這么好的資源但是它卻沒做出音樂市場來在,最后由喬布斯完成了。
Q:您覺得什么樣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A:我覺得好的設計是能把功能、用戶體驗、人文與科技的交融做好的產(chǎn)品。我們非常容易說出壞的設計,流于形式的設計肯定是壞的設計。我工作中遇到的一個軟件,和顯微鏡相連很復雜,對它來說好的設計是你覺得開關界面在哪它就一定在哪兒。我用的這款軟件,本身界面很漂亮不用說,它很符合你的邏輯習慣、使用習慣,一個有生物學背景的人使用時,覺得那些按鍵該在哪里它就會在哪里。這是軟件設計上的,硬件也一樣,蘋果會把你日常生活中的體驗帶入它的設計當中,我覺的這是設計里面比較高的一個境界。
Q:有人說把蘋果放在中國語境里面和放在歐洲的語境里面會有不一樣,你怎么看?中國人會把它當作是一個好生活或者有錢的象征,然后和自己的定位聯(lián)系在一起。
A:談到蘋果的設計就不能不談到蘋果的廣告,蘋果賣的不是產(chǎn)品,它的所有廣告,例如《1984》、IPOD廣告等,賣的是身份、是情懷。喬布斯曾主持過的一個廣告(《THINKDIFFERENT》)把很多不喜歡和主流一致的名人加入進來,有愛因斯坦、畢加索等這些。還有后來和PC使用者對比的廣告(《MAC與PC》):一個很沒有吸引力的中年男人使用著PC,另外一個很潮很獨特有魅力的人使用蘋果MAC,蘋果做的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形象。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把它當作是一個土豪版本也未嘗不可。但是追捧蘋果這個事兒不是只有中國才會發(fā)生,蘋果基本上和這種事沒有關系,這是一個消費文化,價值傾向,自己的社會定位。蘋果在這里做得成功的一點是,大家會選它而不選其它品牌的產(chǎn)品作為這種(身份)的象征。在一個剛剛從貧窮走出來的國家,或者這個收入懸差比較大的,或者價值觀不是那么穩(wěn)定的社會都容易有這樣的問題。每個社會都會找到這樣一個拜物的象征。
Q:您希望在《蘋果設計之弧》展覽上看到什么?
A:我希望把蘋果的設計為什么做得這么好的原因體現(xiàn)出來,喬布斯做了什么事情使的蘋果可以在那么多的產(chǎn)品中脫穎而出。我想這部分可能會給喜歡做設計、想做設計的人有深層次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