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2015年1月13日,中國最大的圖書電商當當發(fā)布了《2014當當中國圖書消費報告》。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到,2014年,全國各省在當當?shù)膱D書消費懸殊。在各省圖書消費排行榜中,前三強為廣東、北京、江蘇。第二名北京的圖書消費是遼寧、湖南、河北、安徽四省的總和,第一名廣東更是16個省市(17~32名)的總和。此外,報告顯示,各省雖然在小說等類別的書籍上呈現(xiàn)出消費共性,但各自的購書偏好差別迥異。以天津為例,年度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均為童書,而湖北、西藏銷量最大的書為字典、詞典類工具書。
【途徑】
紙質(zhì)閱讀:最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以紙張為載體的區(qū)別于電子閱讀的閱讀方式,具有獨特的價值,給人以無與倫比的閱讀體驗。
電子閱讀:電子書,利用手機等手持終端設備閱讀,能支撐長時間無線閱讀。
在線閱讀:在一些專業(yè)的閱讀網(wǎng)站上,在線更新小說、雜志等內(nèi)容,讀者可選擇免費或付費的方式,閱讀其精華。
郵件訂閱:如今很多電子郵箱都開設有郵件訂閱功能,人們可以找到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訂制閱讀,隨心隨性,自由自在。例如QQ郵箱、微信平臺上的美文賞析,都是免費的。
【榜樣】
在杭州圖書館,有一群特殊的讀者——流浪漢。其中,70多歲的章楷靠退休金和拾荒為生,每周都會去兩三次圖書館。盡管渾身污漬,但他每次看書前都會洗手,“不要把書弄花了”。腿摔傷了,為省醫(yī)藥費,他查閱醫(yī)書給自己治病。30多歲的拾荒者陳虎,每次進圖書館,還會帶上兩個塑料袋,裝著碗筷等雜物。他將報紙的內(nèi)容摘抄到自帶的報紙空白處,直到閉館才離開。
【鏈接】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以鼓勵人們閱讀,以及紀念那些為促進人類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人。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英國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呂翁、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nèi)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
【寄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 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 熹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于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前蘇聯(lián)]高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