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孤零零一個人住在一個很深的大院子里。從外面走進去,越走越靜,自己的腳步聲越聽越清楚,仿佛從鬧市走向深山。等到腳步聲成為空谷足音的時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磚鋪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滿了樹枝,走到下面,濃蔭匝地,清涼蔽體。從房子的氣勢來看,從梁柱的粗細來看,依稀還可以看出當(dāng)年的富貴氣象。
等到我住進去的時候,富貴氣象早已成為陳跡,但是陰森凄苦的氣氛卻是原封未動。再加上走廊上陳列的那一些漢代的石棺石槨、古代的刻著篆字和隸字的石碑,我一走回這個院子里,就仿佛進入了古墓。
這樣的氣氛同我當(dāng)時的心情是相適應(yīng)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這里,也還處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應(yīng)該說是有的。當(dāng)時正是“萬家墨面沒蒿萊”的時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學(xué)校里的時候,同青年同學(xué)在一起,從他們那蓬蓬勃勃的斗爭意志和生命活力里,還可以汲取一些力量和快樂,精神十分振奮。但是,一到晚上,當(dāng)我孤零一個人走回這個所謂家的時候,我仿佛遺世而獨立。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襲來,折磨著我,使我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在這樣無可奈何的時候,有一天,在傍晚的時候,我從外面一走進那個院子,驀地聞到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遮滿院子的馬纓花開花了。我不由得就站在樹下,仰頭觀望: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了一團團的紅霧。香氣就是從這一片綠云里灑下來的,灑滿了整個院子,灑滿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
花開也是常有的事,開花有香氣更是司空見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候,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的花,有這樣的香,我就覺得很不尋常: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
從此,我就愛上了馬纓花,把它當(dāng)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個院子,同那些可愛的馬纓花告別了。
時間也過得真快,到現(xiàn)在,才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已經(jīng)過去了13年。這13年是我生命史上最重要、最充實、最有意義的13年。我看了許多新東西,學(xué)習(xí)了很多新東西,走了很多新地方。
然而使我深深地懷念的卻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馬纓花,我是多么想見到它們呀!
最近幾年來,北京的馬纓花似乎多起來了。在公園里,在馬路旁邊,在大旅館的前面,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種的馬纓花。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了一團團的紅霧。這綠云紅霧飄滿了北京,襯上紅墻、黃瓦,給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絢麗與芬芳。
我十分高興,我仿佛是見了久別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卻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這些馬纓花同我回憶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們不同之處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確實是有些困惑,左思右想,只是無法解釋。不管我是怎樣喜歡院子里那些馬纓花,不管我是怎樣愛回憶它們,回憶的范圍一擴大,同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是黃昏,就是夜雨,否則就是迷離凄苦的夢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愛的馬纓花上面從來沒有見到哪怕是一點點陽光。
然而,今天擺在我眼前的這些馬纓花,卻仿佛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們,它們也仿佛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里一樣。它們仿佛想同燈光競賽,同明月爭輝。同我回憶里那些馬纓花比起來,一個是照相的底片,一個是洗好的照片;一個是影,一個是光。影中的馬纓花也許是值得留戀的,但是光中的馬纓花不是更可愛嗎?
(選自《季羨林散文精選》,有刪改)
寫作借鑒
1.對比鮮明,主題深刻。舊的社會背景和新時代的社會的對比,過去的馬纓花和現(xiàn)在的馬纓花的對比,鮮明而深刻地贊頌了美麗的新時代。
2.描寫優(yōu)美,托物抒情。文中多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馬櫻花的特征描繪得形象生動。有了對事物的描寫,抒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后文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中馬櫻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同時也抒發(fā)了對新社會的歌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