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第一次看到這封簡潔的辭職信時,心中不免為她那舍得放棄的豁達所折服,突然想起一句話:“生活除了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p>
我們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都必須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但有時候我們卻被現(xiàn)實所打敗,只能茍且地做著自己不樂意或不愿接受的事情,在原地努力,渴望著自己多點付出終將到達心中那個有曼陀羅的遠方;還有人不甘于平庸,為了心中的遠方甘愿放棄曾經(jīng)所付出的一切。
若因為今天現(xiàn)實的不美麗,急于放棄所努力的一切去遠方,就算再多美麗的理由,恐怕也是對自己、對社會不負責(zé)任的表現(xiàn)。我還可以沐浴在四月被陽光浸滿的床邊讓知識同春天邂逅,比起周圍沒能放下學(xué)習(xí)擁抱春天而自甘墮落選擇長眠的人來說,我又何嘗不是去追逐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的表現(xiàn)呢?
已故的詩人汪國真先生曾這么寫道:“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fēng)雨兼程?!编噥喥紡慕佑|小小的乒乓球開始就立志要當(dāng)世界冠軍,即使從她選擇的一開始就因為身高不足而受到了無數(shù)的嘲笑甚至是教練的放棄,可她沒有放棄自己,她忍受住了所有的冷嘲熱諷,一聲不吭,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蛟S你可以稱之為“茍且”,因為她沒有去回擊一切難聽的話語,但她用自己一次次捧回的獎杯證明著自己,并證明著“沒有昨日的茍且,哪來今日的遠方?”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茍且活了十年,而他有朝一日爆發(fā),便將曾經(jīng)侮辱自己的對手全都踩在腳下。
“我該怎么做?”我質(zhì)問自己。就好比在暮春四月里,我多想忘掉學(xué)習(xí),同繁花似錦、草長鶯飛的春天來一次美麗的約會,可再想想那么多還沒有徹底弄懂的知識點,卻沒有說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勇氣。或許你也嘲笑我茍且,連追求美好事物的勇氣都沒有,可我卻希望將遠方放在自己今日堅實的腳印上,一步步地伴著詩走到終點。
既然選擇遠方,除了風(fēng)雨兼程,還要忍受住現(xiàn)實所迫的茍且,堅定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到達最理想的目的地。
點評
作者從學(xué)生的立場來思考那封辭職信上的十個字對自己的意義,尤其是對于每一個還沒有積蓄好自身實力的人而言,到底該如何去面對“世界那么大”的誘惑。無獨有偶,作者也談到了“責(zé)任”這個詞,并用對比的手法,讓自己以及同齡人們明白,能身處校園學(xué)習(xí)知識,就已經(jīng)是為將來去向遠方打基礎(chǔ)了。為了強化這一觀點,作者用鄧亞萍和越王勾踐的例子,一詳一略,共同指向“眼前的茍且”所具有的積極意義??梢哉f,這是一次對“生活除了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一次個性解讀,并沒有完全遵從原意,雖然少了點灑脫和浪漫,卻也更加踏實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