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解析】
一、閱讀《詩經(jīng)》中的《桃夭》,回答后面的問題。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1.本詩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采用了 " " " " " " " 的形式。
解析:這首詩分三章,章與章句型重復(fù),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guān)鍵處更換個別字。這種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fù)的表現(xiàn)手法叫重章疊句。所以說本詩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
答案:重章疊句
2.請從比興手法運用的角度賞析全詩。
解析:這是一首賀婚詩。詩的三章都以桃樹起興,以嫩紅的桃花、碩大的桃實、茂密成蔭的桃葉比興新娘的美麗容貌、多子多福、人丁興旺,表達對女子新婚之喜和對新娘的美好祝福。第一章以鮮艷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輕嬌媚。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情景交融,烘托出一種歡樂、熱烈的氣氛。第二章則是表達對婚后的祝愿:桃花開后,自然結(jié)果。第三章借桃葉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興旺發(fā)達,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茂密,象征新娘婚后生活的美滿幸福。
答案:以“桃之夭夭”起興,通過鋪墊和渲染,熱烈真摯地表達了作者對新娘的贊美和祝福。以桃設(shè)比,通過對桃花、桃實、桃葉的描寫,在贊美新娘美麗賢淑的同時,從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興旺;聯(lián)想巧妙,形象鮮明,意趣盎然。
二、閱讀屈原的《九章·涉江》,回答后面的問題。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接輿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亂曰: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懷信侘傺,忽乎吾將行兮。
1.第一自然段里列舉接輿、桑扈、伍子、比干這些古人的不幸遭遇,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解題時首先要了解接輿、桑扈、伍子、比干這些古人的不幸遭遇。作者以這四個歷史人物自況,表達了對自身遭遇的不滿以及自我安慰之情。“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表明自己像那些古賢一樣遭遇不幸是由于正直,也要像他們一樣堅守正道,不同流合污。然后要弄清表現(xiàn)手法,這里用了類比手法。
答案:類比手法。抒發(fā)了作者對殘害忠良的惡勢力與黑暗現(xiàn)實的無比憤怒和決不變心從俗的信念。
2.第二自然段中,“鸞鳥鳳凰”“露申辛夷”“芳”比喻 ,“燕雀烏鵲”“腥臊”比喻
,“陰陽易位”比喻 。
解析:屈原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的手法寫人狀物。“鸞鳥鳳凰”“露申辛夷”“芳”(之物)用來比喻賢臣君子,“燕雀烏鵲”“腥臊”(之物)用來比喻奸佞小人。
答案:忠臣賢士 奸佞小人 忠臣被棄,奸佞當?shù)赖暮诎惮F(xiàn)實
3.第二自然段表現(xiàn)了屈原對黑暗現(xiàn)實怎樣的認識?怎樣的態(tài)度?
解析:這一段是本詩的結(jié)尾,通段設(shè)喻,用以揭露楚國政治的黑暗和統(tǒng)治集團的腐敗,形象地反映出小人竊位得志,忠賢被逐,遭受迫害,黑白顛倒,是非混亂的社會現(xiàn)實。作者用鮮明生動的比喻表現(xiàn)自己的不同流俗,用象征手法來表現(xiàn)自己對光明的追求,對黑暗的揭露。
答案:認識到現(xiàn)實社會是一個顛倒黑白、忠奸不分的亂世,但作者仍然要堅持正道,決不妥協(xié)。
【技法指津】
《詩經(jīng)》和《楚辭》都是我國先秦時代最重要的詩歌著作。它們一個代表現(xiàn)實主義,一個代表浪漫主義,對我國后世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xué)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閱讀《詩經(jīng)》和《楚辭》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掌握表現(xiàn)手法
1.《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shù)效果。
《詩經(jīng)》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和反復(fù)詠唱的特點,大量使用疊字、雙聲、疊韻詞語,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音樂性。
《詩經(jīng)》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詩。這些詩不以刻畫人物為主,但其中有較為鮮明的主人公形象。作者往往通過感情的直接傾訴,使人感受到他們不同的個性。同是棄婦詩,《邶風·谷風》中女主人公的哀婉纏綿和《衛(wèi)風·氓》中女主人公的剛毅果斷,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帶有一些細節(jié)和行動描寫,使主人公的情態(tài)宛然可見?!囤L·靜女》的主人公因找不到前來約會的戀人,急得“搔首踟躕”等,都很有生活氣息,使主人公的形象更為鮮明。
2.楚辭作為一種詩體,帶有想象豐富、文辭華美、風格絢麗的浪漫主義色彩。楚辭的語句參差,富有變化,常用語氣助詞“兮”。結(jié)構(gòu)一般比較宏大,篇幅一般比較長。
屈原筆下描繪的善鳥香草、惡禽臭物、靈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龍鸞鳳、飄風云霓、高冠奇服、玉鸞瓊佩……它們或配忠貞,或比讒佞,或媲君主,或譬賢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這些都已不再是作為喻體或借以起興之物的客體,而是融合了主體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成為了蘊含藝術(shù)趣味的意象。
二、把握思想內(nèi)容
1.《詩經(jīng)》涉獵面很廣,有男嗔女怨的婚戀詩;又有寫奴隸辛勞的怨刺詩;有幽怨的思婦詩;又有表達士大夫愛國情感的憂患詩,幾乎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
2.《楚辭》是以屈原為代表的一批人以“楚辭”體寫成的詩作集子?!冻o》為文人士大夫所作,多為抒情言志,表達士大夫階層對現(xiàn)實的種種情感,如屈原的《離騷》。
【閱讀訓(xùn)練】
一、閱讀《詩經(jīng)》中的《漢廣》,回答后面的問題。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全詩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重章疊句運用的角度賞析每章末尾的四句詩。
答: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楚辭》中的《湘夫人》,回答后面的問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暮鲑膺h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zhèn),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1.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寫,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詳細描繪了湘君為湘夫人用各種香草裝飾愛巢的過程和步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歌表達的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