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應(yīng)被忘記,抗戰(zhàn)老兵的榮光不該褪色。
——摘自《中國青年報》
懷著對英雄的崇敬,八月十五日,我們跟著金輝爺爺,來到了抗日老兵——鄔海濤老爺爺?shù)募依?。我期待著看到那曾?jīng)金戈鐵馬的老兵今天的身影,期待著去翻開一段塵封的記憶,尋找書頁上記寫得清晰卻又模糊的歷史……
鄔老爺爺今年99歲了,慈眉善目的,絲毫看不出曾經(jīng)投身革命、堅決抗日的那種果斷和豪情,這不免讓我有些小小的失望。但失望歸失望,與鄔爺爺一番寒暄之后,我們很快進(jìn)入了正題。
一提到當(dāng)年抗日的情形,鄔老爺爺渾濁的雙眼中頓時多了幾分神采,開始將幾十年前的事情緩緩道來。“我娘死得早,所以我從小就愛打架,村子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打不過我!那個時候,日子雖然苦,但比起后來日本鬼子來了……”說到這兒,老人眼里多了幾分憤怒與堅決,他抽出一支煙慢慢地點上。青煙裊裊,老人的面孔變得有些模糊,一如開始飄遠(yuǎn)的思緒。他深吸一口氣,繼續(xù)說道:“我把挑泥的簸箕一扔,就跟日本鬼子干上了。我說干就干,大家都相信我,因為我是共產(chǎn)黨!有一次,我接到通知,一群鬼子正從石港過來,到我們這兒清鄉(xiāng)。我孤身一人,又手無寸鐵,你們猜我怎么辦的?”老人賣了個關(guān)子,看著我們滿是期待的亮晶晶的眼睛,笑著說:“我下了河,就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游了幾條河,聯(lián)系了戰(zhàn)友,狠狠打擊了鬼子……”聆聽著老人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那年初春,小草剛冒尖,柳樹才吐芽,鄔老爺爺正年輕力壯。春寒料峭,他悄無聲息地滑入冰冷刺骨的河水。我想一定是熾熱的愛國之心迸發(fā)出火一樣的抗日激情,支撐著他超越了身體的極限,完成了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在鄔老爺爺?shù)闹v述中,我還聽到了很多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吳松濤、費朝泉、花德寶、王秩恩……甚至還有我的曾外公。其實,歷史從來沒有被忘記,抗戰(zhàn)老兵的榮光也從來沒有褪色,不然怎么會有我們今天朝圣一般的尋訪之旅?
我在這次尋訪之旅中,最大的收獲是重新理解了“英雄”這個詞語。英雄,并不是武俠小說里那些手執(zhí)長劍的高手,也不會腳踩七色祥云、身披霞光萬道,而是出自每一位普通的愛國群眾。
【指導(dǎo)老師:曹淼鈺】
點評
在尋訪抗日老兵的過程中,初次見到鄔老爺爺?shù)氖钊肓私忄w老爺爺?shù)目箲?zhàn)經(jīng)過后內(nèi)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前后形成鮮明的反差,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