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齡感”,是指人在年齡增長甚至老去時,仍然保持一種不為年齡所累,如年輕時一般的生活態(tài)度。
你可以聽到一個人30歲就唉聲嘆氣地說自己老了。你也能聽到一個“80后”的人說自己被“90后”打敗了。我們隨處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是“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我們隨處能看到的電影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對“那些年”敘事狂熱追逐與模仿,好像明天就是七老八十一樣。
身邊這樣的伙伴太多,不到30歲,就開始放棄自己,暮氣沉沉,甚至還刻意裝“90后”,覺得自己渾身都是可以揮霍的青春;每天下了班不是聚會、逛街,就是看片玩游戲,喜歡群居而害怕獨處;物質(zhì)與名利看得過重,卻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熱愛的東西。仿佛沒有青春我們就老了。我們會不自覺地以年齡來衡量自己的交往圈子,我們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不斷提醒自己又老了一歲;我們傾向于過一種隨波逐流的生活,我們的存在感更多地建立在與他人的對比上;我們甚至對什么都不好奇了,一天到晚待在電腦前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在一點點失去;開始重復(fù),僵死于一種固定的生活模式和概念,變得陳腐和可怕。
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嫌棄別人為她推薦的“凱迪拉克”太老氣,認(rèn)為那是老年人才開的車。在老太太眼中,自己壓根兒就不能被劃入老年人的行列,學(xué)習(xí)中文、獨自旅行、常常突發(fā)奇想,完全是文藝青年才有的范兒。這是網(wǎng)絡(luò)熱文《無齡感生活》中提到的一個典型的美國老太太,在小伙伴看來卻有點不可思議。即便是年近古稀,依然看不到一點垂暮之感。熱愛生活,接受挑戰(zhàn),這就是“無齡感”的生活態(tài)度。
事實上,“無齡感”是人生最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僅是人性回歸的表現(xiàn),更是富裕生活幸福本質(zhì)一面的凸顯?!盁o齡感”的人總是在不斷往上走,閱盡人世,對一切依然保持足夠的好奇。這種“繼續(xù)往上走”是一種成長,是一種歷經(jīng)挫折迂回向上的精神成長,與追求名利無關(guān)。只是忘記歲月流逝,像孩童一樣憧憬一切未知的降臨,努力實現(xiàn)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簡單愿望。
過怎樣的生活其實跟年齡無關(guān)?!盁o齡感”生活啟迪人生該有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并非30歲的年紀(jì)跨入到50歲的狀態(tài),而是堅持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超越年齡的限制。70歲還挎上背包說走就走,按照自己的意愿玩轉(zhuǎn)山山水水,或許才真的是為自己活一回。
“無齡感”并非不留下歲月的痕跡,也不是要譜寫逆生長的神話?!盁o齡感”是一種努力逆水行舟的姿態(tài),是自然向上的元生活態(tài)度。
是到了以“無齡感”態(tài)度重塑生活的時候了。用句雞湯式的話說:世界這么美好,為什么不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呢?人不應(yīng)該過早地放棄自己。
(摘自《杭州日報》 " 本文作者: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