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珺
摘要: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對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具體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中職校計算機教程的特點是培養(yǎng)具有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職業(yè)素質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其主要教學宗旨來說,主要是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進行有效教學,從而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扎實計算機操作基礎的綜合型應用人才。在課程改革的條件下,激勵教學法的應用具有重大且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圍繞激勵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展開了相關敘述,并就其有效開展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激勵機制;有效實施
一、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有效融入激勵機制的必然性
就中職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看,在較長的學習時間里,他們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學習的自覺性,再加上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正處于一個比較叛逆,并且對學習難以提起興趣的時段,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并非易事。
就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的具體內(nèi)容來看,涉及的內(nèi)容多是枯燥的造作過程和操作步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手段的單調(diào)及教學內(nèi)容的特性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能動性。因此,不管是從學生的具體情況還是從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具體情況分析,在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合理采用激勵機制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有效調(diào)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能動性是很有必要的。
二、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激勵手段過于單一
很多中等職業(yè)學校為跟進素質教育,在計算機教學中引入了激勵教學法。但這種引進過于形式,沒有認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手段過于單一,沒能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反而成為學生的負擔。在教學中實施的激勵手段,只是針對“尖子生”,不能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使大部分學生失去本以不多的學習興趣。
(二)學?,F(xiàn)有的激勵機制不規(guī)范,不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中職學校不同于高等教育學校,也不同于單一技術培訓教育機構。其學生來源復雜,文化結構參差不齊。這種實際情況并沒有被中職學校管理體系所認知,對于激勵機制的作用認識更是落后,導致學校僅存的激勵機制不規(guī)范,而且與學生的學習形成矛盾,根本起不到激勵作用。
(三)在計算機教學中沒有建立合理的激勵措施
面對學生的參差不齊,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雖然擁有激勵機制,但并沒有合理的、科學的激勵措施,對于學生的不同進步,不能具體給予肯定,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形成。學生錯誤的理解激勵機制,扭曲了學習意圖,不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三、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的探索
(一)運用信任來激勵學生
在學生產(chǎn)生心理自卑、對學習沒有信心時,教師要相信學生存在智能優(yōu)勢,只要這種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每個學生都能學得好,只要方法得當,就沒有跟不上的學生。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師都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yōu)點。在上課演示的過程中學生做錯了,可先表揚他不怕錯的精神,再對他說:“下次還請你上來演示,老師相信你能行?!痹凇跋麓巍敝?,教師為他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總會有進步的。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人們,學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學習,與教師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關系。當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地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投去一個期待的目光,說一句信任的話語,幫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水平會更高,學習能力會更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送去一個信任,在每位學生的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促使他們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運用心理激勵機制
不同人由于受到環(huán)境和壓力的影響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有的對學習產(chǎn)生正面影響,有的對學習產(chǎn)生負面影響。為將正面影響擴大,消除負面影響,將心理效應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可以提高教書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個人都有向往成功的心理,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實施心理激勵機制,可以巧妙地運用心理因素來輔助教學。例如利用成就動機效應、利用扇貝效應以及利用德西效應等心理效應,不但可以激勵全體學生共同進步,還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培養(yǎng)進取心理。通過激勵手段的多樣化,使得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調(diào)動出來,從心理上產(chǎn)生興趣,有利于教學效率的迅速提高。
(三)目標激勵機制
這里所說的目標激勵機制,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使得激勵機制從普遍性過渡到層次性和針對性。實踐表明,具有普遍性的激勵機制并不能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學習,而目標激勵機制則可以從不同層次進行激勵,使得整體呈階梯式進步,既低層次學生在達到目標后要向高層次目標邁進,與高層次學生共同競爭來獲取激勵。通過目標激勵機制,有利于學生差距的縮短,提高學生的自信。
(四)運用“研究性學習法”至激勵機制中
激勵機制講求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來說,激勵機制同樣需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存。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引入“研究性學習法”,對計算機涉及到的問題建立課題,并對課題進行分解,不同能力的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能夠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魅力,能夠與高水平的學生共同努力完成計算機問題,并同時獲得物質和精神激勵,增加自信,增加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運用賞識來激勵學生
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需要賞識,他們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fā)展前途,認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學生,因而產(chǎn)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數(shù)教師判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師從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辦事認真謹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贊賞,讓瓦拉赫學化學,終于使他成了“前程遠大的高才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就是“瓦拉赫效應”,它啟示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中多發(fā)現(xiàn)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贊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tài)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錯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贊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
(六)運用評價激勵機制
良好的評價機制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經(jīng)常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起到監(jiān)測、鞭策的作用。上第一堂課時,告訴學生該科成績的計分方法是:結業(yè)成績=期末上機綜合考試(40%)+期末理論考試(30%)+平時作業(yè)(20%)+課堂表現(xiàn)(10%)。使學生更注重平時學習。教師要對課堂提問、上機練習完成情況及課堂紀律做好記錄,根據(jù)學生完成作業(yè)的主動性、質量、時間等作合理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李鳳庫.運用激勵機制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J].教育探索2015(08)
[2]依不拉音·司馬義.淺議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新思路[J].計算機科學,2013(02)
[3]羅曉英.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的探討[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06)
[4]馮慧娟.淺析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