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關(guān)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參與意識;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7-0034-01
每每見到這樣的場景:教師在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教師只強調(diào)了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即不重視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教學活動的規(guī)律使我們懂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英語教學更是如此。
一、激發(fā)興趣
教學生一門知識,不如教學生一種方法;教學生一種方法,不如教學生一個興趣。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習中的地位。一個學生對所學學科越有興趣,就越愛學,參與意識就越強。所以,我們要挖掘教材的內(nèi)在興趣因素。訓練形式要力求多樣化,可適當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這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課時在注意知識性和藝術(shù)性的基礎(chǔ)上,還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性和操練形式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及時肯定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二、做好值日生報告
讓學生輪流做值日生報告是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的很好方法。但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大膽地在課堂上講英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開始,我先讓幾個基礎(chǔ)好、又敢說的同學做值日生報告,讓他們隨便說,只要是英語就行,并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因內(nèi)容形式較隨便,不受拘束,做起來并不難,又能在同學面前露一手,其他同學也都躍躍欲試。這時我才讓他們輪流值日,報告內(nèi)容也越來越豐富,形式活潑多樣。開始往往是只報告當天的日期、星期、到校人數(shù),后來有的同學增加了報告天氣,以及班內(nèi)外發(fā)生或?qū)l(fā)生的事情。繼而發(fā)展到講故事、猜謎語、演小品、提建議等形式。這樣輪流值日,使每個同學都參與,都有鍛煉機會,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三、情境教學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課前或課上有意識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也可利用簡筆畫或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里現(xiàn)有的人或物設(shè)置情境。如教學may be和must be時,讓三個同學到教室外輪流敲門。前兩個同學敲門時,我說:“Someone is knocking at the door,it may be A/B.”最后當C同學敲門時,我問:“Who's knocking at the door?”這時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It must be C.”與枯燥的講解相比,情境教學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利用情境:即課前無準備,教師靈活地運用現(xiàn)有情境。如講“形容詞比較級”時,教室里有非常好的實物如長、中、短的尺子,還有高、中、矮的學生。而如果還要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就顯得笨拙僵化了。有一次,我穿著里長外短的衣服去上課,走進教室才發(fā)現(xiàn),當時很尷尬,但想到剛學過形容詞的比較級時,靈機一動說:“Oh,look at my clothes. ”學生笑了。我接著說:“My blouse is longer than my coat,isn't it?”“Yes.”學生齊聲回答。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這樣,學生身臨其境,踴躍參與,操練起來效果更佳。(3)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比它們在任何別的學科教學中的作用都更為顯著,幾乎一切在課堂上看得見的東西都能被用作直觀教具,其范圍之廣是任何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教室中的黑板、門、窗、燈及桌椅、文具、天花板等在教學中都被廣泛利用。除此之外,教室中的人——學生和老師,也是使用起來很方便的直觀教具。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過程活躍、生動,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情感教學,寓教于樂
(1)教師要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師生關(guān)系,用教師的愛去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對學習的熱愛。同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學生交流,建立感情。(2)教師要建立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使學生減少緊張和焦慮的程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英語活動,在玩中學到知識。(3)教師要提倡學生多提問題,如學生在講課時突然發(fā)問,中斷教師的講課,也盡量給予耐心答復。這樣,能使學生思維更敏捷,回答問題更積極,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
五、營造課外使用英語氛圍
要讓學生學好英語,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遠遠不夠,課余時間如何讓學生參與呢?我也做了大膽的嘗試:(1)鼓勵學生與全校教工使用英語禮貌用語。從最基本的打招呼用語開始,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Thank you.I'm sorry. Goodbye!”這樣既挖掘了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因素,融洽了師生關(guān)系,又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學以致用,激起他們的積極性。(2)課間口語交際。我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后課間與學生進行口語對話,由簡單地打招呼用語“Hi 1 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逐漸加深至“How many people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ich do you like better,Eng-lish or Chinese? Why?”這樣的語言實踐,不僅使基礎(chǔ)好的學生得到口語訓練,而且其他同學也不甘落后,開始大膽使用。(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學習英語應該成為學生的樂趣,而不是沉重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在教師有效的組織下,學生可以根據(jù)具體條件進行豐富多彩的、融娛樂與學習為一體的課外活動,如交英文筆友、欣賞語言淺顯的英文影片、英文歌曲改詞演唱等。
總之,要使學生學好英語,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語言環(huán)境,努力培養(yǎng)學生參與。
參考文獻:
[1]焦明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 2014(15) .
[2]楊瑾.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藝術(shù),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