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 要】音樂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讓他們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加強小學的音樂教育,要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應將素質教育充分地運用到音樂教學當中去,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小學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讓充滿趣味的音符飄在課堂上,讓孩子們在音樂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效率;有效教學
一、從情趣出發(fā),讓學生得到美的啟蒙
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基本音階時,教師要把七個音符寫在黑板上,用漢語拼音標上唱名,然后再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教學生認識,教師用琴伴奏,學生隨著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雖然做到了基本會讀、會唱,但是音準,特別是半音還是掌握不好。用這種辦法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這時,可根據(jù)兒童的特點,以“聽”為主,激發(fā)興趣。做法是:把學生分成兩個組來做游戲。一組學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組學生再跺一下腳唱f?。辉倥囊幌率趾?;另一組就唱l?。辉倥囊幌率趾?;另一組學生就唱xī……經(jīng)過這樣反復多次,既有音程的變化、組合,又有一問一答式的游戲,不僅訓練了學生的音準感,而且培養(yǎng)了注意力,逐漸引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剛剛入學的學生特點是好動,如果一堂課讓學生坐著不動,他們會坐不住的,所以當學生對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就要選擇恰當?shù)膭幼髋浜稀?/p>
在教學《藤兒長長牽著瓜》時,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導入,我準備用8分鐘的時間來完成。上課開始時,我會聲情并茂地說:“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今天啊,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巴庾咦?,你們看,草地多漂亮啊,朵朵鮮花也在競相開放,春天還是播種的季節(jié),請小朋友們聽一聽,老師在這里種下了一顆什么種子?”學生初聽歌曲,從歌曲中找出答案(小黃瓜)。接下來利用介紹小黃瓜的花兒在春天開放,長得像小喇叭一樣,給學生出示小黃瓜組成的三個小喇叭樂隊,也就是歌曲難點的節(jié)奏練習,讓學生在節(jié)奏練習中多加練習解決歌曲的難點。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教唱環(huán)節(jié)了。
二、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
1.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以培養(yǎng)為主要
小學是學生接受各種教育的起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有著無限的好奇與很強的模仿能力,只要我們教師能加以正確、耐心的引導,小學生很快就能吸收接受。所以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作為音樂教師,在小學階段的課程設置上,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階段的特點,引導和鼓勵學生多聽、多想,聽大自然的聲音,聽城市里的聲音,聽一切可以聽得見的、美麗的聲音,從而為以后的即興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頑皮的年紀,所以對于新鮮事物的追求欲望較高,但同時,很快就又會表現(xiàn)為不耐煩,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課程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夠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如果能夠適時地培養(yǎng)小學生即興發(fā)揮、即興表演的能力,效果可能會更加顯著。而在高年級則可以讓學生多接觸各種樂器,培養(yǎng)學生更深層的音樂興趣。
2.由簡到繁按部就班
教師在引導學生接觸音樂時,應該將樂理知識與音樂欣賞相結合。在講解樂理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吸收程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一個腳印把基礎打牢,不要貪多、圖快,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如果音樂教師可以把握課堂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課程計劃,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教師講到學生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作,那么就能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的重大作用,這對教育體制的改革也是一種積極的響應。
3.鼓勵創(chuàng)新,切勿束縛學生思維
小學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很大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一股什么都敢想敢干的沖勁。而正是在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也很容易被教師和家長所影響,其僅有的一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經(jīng)常被扼殺在搖籃里。因此,教師和家長應本著不怕學生犯錯,錯誤很嚴重就配合改正的原則,保留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同時,教師應該提倡學生在音樂解讀方面有著自己的個性,因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自身的經(jīng)歷不同,所以,會對同一樂曲有著不同的理解,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無論是看似膚淺幼稚的想法,還是抽象大膽的想法,教師都要認真對待,要給出開放性的答案,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與大家分享。
4.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
在音樂課上,學生才是主角,是整節(jié)課的核心,而教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只要在學生嚴重偏離課堂時將他們拉回來就行了,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應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導作用。
教師還應該多給學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音樂本身就是一個參與性很強的學科,要想讓學生占有主體地位,就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在展示自己的同時樹立信心和對音樂的喜愛。
5.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學習氣氛是教學成功的保障,也是對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巨大考驗,因為要想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但要有誘人的教學內(nèi)容,更要有優(yōu)秀的個人魅力,這是對每一名音樂教師的挑戰(zhàn)。
三、小學音樂教學實施有效教學的作用
1.推動教師努力研究媒體手段
教師能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給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機,
教學信息量大,審美感觀上,視覺刺激較強。運用網(wǎng)絡,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把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從一個水平引到更高的水平,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實踐。生活的范圍有多大,學習音樂的范圍就有多大。充分利用廣闊的音樂環(huán)境,憑借網(wǎng)絡創(chuàng)設音樂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情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音樂欣賞音樂。
2.勵教師把創(chuàng)作與活動走進音樂課堂鼓
根據(jù)教學主題發(fā)散出去的創(chuàng)作與活動,是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新亮點。教學設計是否把這一理念貫穿在教學中,往往反映教師的教學思想。師生的創(chuàng)作活動給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機,生動的語言,伴隨自制的音樂效果,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學生所思、所想以及學生身上蘊涵著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演才能。注重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通過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及分享成果的喜悅,來達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在有限的教室里上演出一幕幕的人間悲喜劇,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
3.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改變不僅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課堂氣氛的改善,對培養(yǎng)學生互助性、社會性情感,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同學之間的友情,有著積極的意義,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了解,接受,信任,鼓勵和幫助,學生的情感在活動中得以培養(yǎng)和釋放。
4.音樂的綜合功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
(1)培養(yǎng)想象力:在教學中設計的個性化選擇,扮演音樂家、音樂競賽。
(2)培養(yǎng)感受力:將律動教學引入課的開始部分使學生在一種音樂的情景中歡快地開始,既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符合音樂教學的特點,例如:舞蹈、律動及朗讀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體現(xiàn)了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3)情感的培養(yǎng):通過經(jīng)典作品以及受學生喜愛的勵志歌曲、流行歌曲的欣賞、演唱,陶冶性情,培養(yǎng)了學生開朗活潑,積極健康的心理。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地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盡可能地使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著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音樂知識、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樂學、會學、學會,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春林.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思考.出處:《未來英才》,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