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昌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談一下自己膚淺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自主討論
現(xiàn)代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以獲取知識,但在某些學校,卻依舊處在一個陳舊的語文學習模式中,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就像一個盛放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的容器,其自主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而討論時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fā)他們討論的積極性,在主動探索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完善與發(fā)展。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欲望。”關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同課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間的差距,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自主地去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擴大閱讀面,增大閱讀量,并提出拓展性閱讀的量化要求。然而,細觀我們的校園,我們看到在學生中間,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并不喜歡課外閱讀。對于課外時間,他們更喜歡玩耍、游戲。而一些喜歡看書的同學,有目的有很盲目,收效甚低。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自主探究欲望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箤W生具有探究意識,首先要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小學生對大自然的一切知識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強。利用這個特點,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如一位有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這樣引導學生:語文學習是非常有趣的,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和語文成為好朋友,你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你能像書中的小朋友一樣提一些語文方面的問題嗎?學生爭先恐后發(fā)言,有的說:“老師,我想知道你的姓怎么寫?”有的說:“語文要學些什么呀?”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后,適當?shù)亟o予鼓勵,學生的探究興趣越來越濃。再如:“你們想錯了”一課,板書課題后,學生就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的課題與以往的課題不一樣,課題上有引號,抓住他們的發(fā)現(xiàn),問:“請大家回憶,什么情況下,要使用引號?”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再問:“這句話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這樣由學生的發(fā)現(xiàn)一步步激起他們學習探究課文內(nèi)容的興趣。
二、教給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方法
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探究、解決問題?,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科學家的探索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就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問題。要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適合于自己的獲取新知的途徑。這“新知”可以是對所有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對別人不新,而對自己卻是新的。
(1)讀思結合,探究問題。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讓學生仔細閱讀,盡可能從已有的資料中找到答案。對難題要推測幾種答案,經(jīng)過周密思考,選擇最佳答案。如:《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有這樣一句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是為了( )。教師出示三個答案讓學生選擇。①強調說明圓明園的毀滅在中外文化史上都是難以推算的巨大損失。②強調說明圓明園的毀滅在祖國文化史上的難以推算的巨大損失。③強調說明圓明園的毀滅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難以推算的巨大損失。從畫線部分可以體會到( )。①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②作者對侵略者的仇恨。③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④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贊美之情。學生必須反復閱讀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2)思議結合,探究問題。經(jīng)過閱讀思考,學生通過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與已有答案一致,也可能與已有答案不一致,這不一致有可能是學生找到的答案錯了,也有可能是答案不止一個。這時可讓同桌議一議。
(3)合作討論,探究問題。我國有句俗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痹谡Z文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分小組合作互幫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探究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的階段目標中列出了綜合性學習的具體目標。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渠道,在觀察、實踐中,積極探究。如第十冊實踐活動《創(chuàng)辦班級圖書角》,利用班委會,號召全班學生創(chuàng)辦班級圖書角,圖書管理員全班輪流擔任,大家分工合作,討論、探究怎樣為圖書登記造冊,設計制作什么樣的借書卡,制訂書籍借閱制度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激發(fā)。
四、重激勵評價,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例如我在閱讀教學中,十分注重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采用“讀得不錯,很好”這類籠統(tǒng)的評價語,而是根據(jù)學生朗讀的實際水平進行評價,“讀得有感情,把作者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薄罢Z音很準確,并且沒有漏字?!睂W生回答問題的評價,我采用鼓勵、引導、點撥、開竅。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我采用“敢于積極發(fā)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薄斑@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分貢獻,另一半,再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來的?!绷硗?,我還特別注意鼓勵學困生主動發(fā)言,而且在發(fā)言的質量上不提太高的要求。這樣來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tài)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chǎn)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心態(tài)進入學習,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自主討論式閱讀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但這一教學方式的開展依舊離不開教師的辛勤準備和課堂引導。因此,雖然不同于傳統(tǒng)教育,但教師的作用依舊很重要。通過這種自主討論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識都可以得到較為有效的培養(yǎng),自主討論式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始終警示著我們。因此,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切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素質的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楣媚.淺談小學語文自主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初探[J].中國文房四寶,2014,21(09):89-90
[2]陳莉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討論研究[J].都市家教,2013,12(07):31-32
[3]馮陽.淺談“討論式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