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秀平
摘 要:“增加時間的投入,與家長積極配合,達成師生間的溝通和諒解”是幫助學生走出成長誤區(qū)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問題學生;三維教育;思想轉化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3-039-1
開學第十天的晚上10:30點,我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是學校學生處打來的,原來是我班的夏某只是為了一點小事在小商店里和高三同學打架,聽到這個消息后,我的心里驟然緊張了起來,夏某在初中時就曾因為打架已經(jīng)被開除過一次,第二天一早當我走進教室時,夏某卻主動交給我一份退學申請,申請上寫著“我對于學習一點都不感興趣,非常厭煩,而我爸爸對我的期望很高,所以我很郁悶,如果我繼續(xù)待在學校就可能違反校紀,與其以后給開除不如現(xiàn)在就自己離開,要求退學,這是我自愿的,希望校方批準,允許我退學?!?/p>
【分析成因】
夏某是個特殊類型生,很小的時候由于父母離異,和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下,小小的他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而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上小學后隨爸爸回到城里,由于爸爸脾氣暴躁,對他的教育缺少耐心,遇到事情時爸爸只會暴打他一頓,使他的生活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內心集聚了深深的對世界的敵意,表現(xiàn)出消沉頹廢、叛逆另類的一面?,F(xiàn)在他剛剛進入新的環(huán)境本來就會有些不適應,加上他爸爸對他的期望很高,他的心理很孤獨寂寞,不被理解,在遇到一點小事時,就自然會把這種郁悶發(fā)泄出來,產生暴力傾向。
【幫教措施】
一、建立時間坐標:增加時間的投入,堅持循序漸進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何嘗不可理解為一種習慣呢?一種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與改變,談何容易!它需要時間,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夏某的教育,需要有足夠細致、耐心的說服教育,我常告誡自己要容忍,要等待,要以自己的熱情感染他,以欣賞他的優(yōu)點為出發(fā)點,以保護他的自尊心為基礎以表揚他的閃光點為切入點,拿起表揚的武器,繼而從糾正具體問題入手,循序漸進培養(yǎng)他“向上”“向善”的精神,通過多種方式,一步步引導他走向成功。接著和他一起制定了生活和學習計劃,然后給他安排學習任務,讓他自己挑選喜歡的科目,先讓他把喜歡的科目學好,接下來為了調動他學好基礎較弱的學科的積極性,我與任課老師商定,每次布置作業(yè),特別給他布置一些較簡單的,他能完成的,一步步提高他的學習興趣,適時鼓勵甚至進行物質獎勵,經(jīng)過任課老師的共同努力和他的較好的悟性,他很快嘗到了成功的樂趣,行為習慣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成績很快就上升到班級二十多名。他的成功讓我更相信教育需要時間的投入,教育需要等待。
二、建立空間坐標:要求家長的配合,爭取多管齊下
根據(jù)德育部門的調查報告顯示:問題學生背后往往是問題家庭和問題家長。對離異家庭子女的培養(yǎng)和教育,必須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使這些學生得到更多更好的幫助和關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接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做好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工作。
另外我充分利用家校通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平臺及時發(fā)送作業(yè)、學生在校的一天表現(xiàn)、作息時間變動等情況,用周到的、溫馨的語言提醒他們,當夏某思想上有新的動向,有新的進步,行為上有新的偏差時我及時告知家長,求得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讓家長倍感責任重大,積極地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就這樣,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夏某不僅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重視,而且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暖和無限的關愛,他不再蓄意調皮搗蛋了,與同學的關系更為融洽和諧了,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他的變化讓我覺得只有全社會都來重視離異家庭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凈化育人環(huán)境,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管理,多管齊下”,才能有利于離異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長。
三、建立人文坐標:付出最真摯的愛,注重人文關懷
現(xiàn)代教育日益注重尊重和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發(fā)掘和發(fā)揮人的潛能,發(fā)展和完善人的個性,人本化和人性化已經(jīng)成為全球性的教育追求。新的課改要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人性評價逐步滲透于教育教學中。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更應當突出其人文情懷,從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
作為夏某,從小經(jīng)常面對的是過多的呵斥和冷漠,已經(jīng)習慣于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封閉起來,表現(xiàn)出消沉頹廢、叛逆另類的虛假一面,因此對他要用愛心去包容;用一顆寬容博愛之心保護其敏感的心靈,喚醒其積極向上的情緒。要信任、理解、關心他,善于聆聽他的傾訴,融釋其冰封的心靈,用愛心去幫助他,要以長者之愛、師者之愛和友愛之愛,寓愛于“犯錯誤”時,以愛動其心,以愛導其行,為他提供一個改正錯誤的安全心理環(huán)境激發(fā)其產生走向成功的能量。
我覺得關心是一種愛,嚴格要求更是一種深沉的愛。對待他身上的弱點、缺點和錯誤,我也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要給予他同樣真誠的、熱情的、嚴肅的批評,要讓他們懂得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做了會產生什么的后果,什么影響。從而讓他們明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正確地評價和估量自己,教育他不僅做到“以愛動其心”,還“以嚴導其行”,雙管齊下,方能奏效,由于對他付出了發(fā)自內心的無私執(zhí)著的愛,使得他樂于接受我的教誨,甚至能接受我的嚴厲的批評。
我相信有了時間的投入,有空間的配合,有愛心的支撐,特殊類型生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