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洪 鄧雷厲
卵巢的儲備功能指的是在卵巢的皮質區(qū)中卵泡進行生長發(fā)育變成具備受精功能的卵母細胞能力,主要為卵泡數(shù)量及質量兩個方面[1]。儲備功能的下降是指卵巢中存在的可募集的卵泡數(shù)出現(xiàn)減少、卵母細胞的質量出現(xiàn)下降,女性的生育能力降低或者絕經(jīng)現(xiàn)象過早出現(xiàn)的癥狀[2]。中醫(yī)在這方面有較多辨證分型,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但以腎虛血瘀及腎虛肝郁等為主要原因,在治療上以補腎活血及滋陰肝腎等方法為主[3]。腎氣充盛,沖任和調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基礎[4]。改善患者的卵巢儲備能力不僅對于卵巢的早衰具有很好的預防以及延緩效果,也可幫助現(xiàn)代輔助的生育技術[5]。目前,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在提高卵巢面對體內的促性腺激素時,反應性得到提高,可以幫助其進行功能上的恢復[6]。為此,本院對接受的患者采用中醫(yī)藥多途徑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效果反應較好,詳細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診的60例患者,年齡20~42歲。本次試驗是在患者知情,本院倫理委員會許可下進行。采取隨機方法,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試驗組平均年齡(32.80±4.90)歲,對照組平均年齡(32.78±4.85)歲。診斷依據(jù)為臨床上出現(xiàn)經(jīng)期紊亂,或者閉經(jīng),或者不孕等癥狀,同時血清FSH為10~40 IU/L,E2≥80 pg/mL,F(xiàn)SH/LH>3.6。排除標準:患者的性生殖器官具有先天性的發(fā)育異?;蛘咭蚝筇煨缘募膊∫约皳p傷所帶來閉經(jīng),或者不孕等癥狀者;患有腫瘤,染色體出現(xiàn)異常,或有肝、心、腎以及全身性的疾病,以及有精神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年齡及試驗前FSH、E2及FSH/LH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的中藥治療,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配合使用針灸療法以及埋線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中藥配方:黃精12 g,山茱萸12 g,熟地15 g,當歸15 g,丹參12 g,白芍12 g,桃仁9 g及川芎9 g等,服用中藥1劑/d,且分兩次用水煎服,劑量250 mL,持續(xù)三個月的月經(jīng)周期。(2)針灸治療:選擇三陰交、足三里、氣海、關元、腎俞、地機、子宮、脾俞,并且參考患者的伴隨癥狀進行加減。在針刺開始前囑咐患者排空體內的小便,并且根據(jù)其體型進行深度調整,通常為5~8 cm,且不斷捻轉,至其局部開始酸麻且脹痛。在得氣后,保留針約20 min。時間選擇在月經(jīng)開始后的第5天,隔1天或者2天針灸1次。(3)埋線治療:選擇的穴位具體為腎俞(兩側)、三陰交(兩側)、肝俞(兩側)、關元穴及卵巢穴(兩側)。對局部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并將3-0號用于醫(yī)用的羊腸線進行消毒,剪至長度為1~2 cm。按穴位的深淺,使用型號為7的注射針,在其針頭的前端放入合適長度的羊腸線,針芯選擇0.35×75型號的針灸針。以手拿針頭的方式對準選擇的穴位進行快速的透皮操作,緩慢的進針,并在得氣后推動針芯(動作緩慢),且同時退針管,并保持腸線存留于穴位里。10 d進行1次,3次作為1個療程,總共進行兩個療程的治療。埋線治療能夠給予針灸的穴位弱但持久的刺激,埋線效應及針刺效應的聯(lián)合使用能夠更有效且更長久的使針刺作用維持下去。
1.3 觀察指標 指標測定:測定治療前的FSH、E2及FSH/LH值,并于治療后的兩個月在患者月經(jīng)的第3天對FSH、E2及FSH/LH值進行測定,若患者閉經(jīng)則可選擇隨時取血的方式[7]。判定療效的標準:治愈:治療后患者相關癥狀全部消失,月經(jīng)周期恢復正常,且FSH<8 IU/L,或者不孕的患者出現(xiàn)妊娠。有效:在接受治療后,患者的相關癥狀相比治療前減輕,月經(jīng)的周期和正常值接近(在40 d內),F(xiàn)SH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無效:在接受3個月的連續(xù)治療后,未出現(xiàn)月經(jīng),患者的癥狀及相應的指標未恢復到正常[8]。有效=治愈+顯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秩和檢驗對等級資料進行比較,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FSH、E2及FSH/LH值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FSH、E2及FSH/LH值明顯低于治療前,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FSH及FSH/LH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FSH、E2及FSH/LH值比較(x-±s)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高達8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3.5381,P=0.0004)。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情況比較 例(%)
卵巢的儲備功能下降是指在40歲前,卵巢產生成熟卵子的功能出現(xiàn)減弱,月經(jīng)出現(xiàn)失調,患者的經(jīng)量減少,嚴重的會閉經(jīng)甚至不孕,進而卵巢功能出現(xiàn)衰竭[9]。在中醫(yī)學中沒有卵巢的儲備功能下降的病名,由其臨床的表現(xiàn)應屬于中醫(yī)學中的“血枯”、“閉經(jīng)”等范疇[10]。近年來,由于社會競爭的壓力、心理的壓力、環(huán)境的污染等原因,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發(fā)病率正逐年上升,給女性生殖的健康及生活的質量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11]。
當前研究表明,在對卵巢的儲備功能進行評價時,LH、FSH及E2都是很好的指標,卵巢功能出現(xiàn)下降時,F(xiàn)SH及LH都會出現(xiàn)上升,且FSH比LH更早上升,因此可用FSH/LH來評價卵巢的儲備功能[12]。在本次研究中也使用FSH/LH、FSH及E2進行評價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
臨床顯示,使用中藥復方在降低LH、FSH及E2值具有一定的作用[13]。在本次實驗中也發(fā)現(xiàn)使用中藥對患者進行治療,F(xiàn)SH和FSH/LH以及E2的值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下降,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資料顯示,中藥配合使用針灸方法在治療卵巢疾病上會比單純的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具有更好的效果[14]。臨床還發(fā)現(xiàn),使用中藥加埋線治療對內分泌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15]。
在本次實驗中也發(fā)現(xiàn),中藥配合針灸及穴位的埋線治療能夠更好的治療病情,患者的FSH和FSH/LH相比治療前均得到較大改善。E2值相比治療前均得到較大改善,但治療后的兩組E2含量值沒有太大的差異,這與臨床上黃曉桃等[16]在治療卵巢儲備功能的下降時所觀察到的E2情況變化類似。治療后大多數(shù)患者相關癥狀全部消失或減輕,月經(jīng)周期恢復或者接近正常,不孕的患者出現(xiàn)妊娠。同時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6.67%,比單純的使用中藥進行治療的有效率50.00%高。總之,使用中醫(yī)藥多途徑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能取得不錯的臨床效果。
[1]張慶,許金晶,李莉.滋腎清肝法治療非月經(jīng)后期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51例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12):3858-3860.
[2]沈楊,任慕蘭.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因素[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9):643-645.
[3]陳家旭,劉群,寇美靜.中醫(yī)藥從肝論治卵巢早衰的理法方藥觀[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6):1916-1919.
[4]秦佳佳,吳倩,楊靜,等.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機及中醫(yī)藥干預策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6):4720-4721.
[5]穆玉蘭,黨玉潔,陳子江.女性生育能力與卵巢儲備評價[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2):152-154.
[6]徐海霞,胡國華,夏亦冬.育腎養(yǎng)血方治療卵巢早衰的實驗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1(5):571-575.
[7]朱玲,陳春曉,尹薇薇.72例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女性的病機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18(11):1233-1234.
[8]李佶,鄭錦,陳應超.滋腎活血法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5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10):1429-1430.
[9]許金晶,吳育寧.陰虛體質與卵巢儲備功能下降[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6):1621-1623.
[10]楊冬梅,朱立春,張學新.子午流注法擇時口服中藥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月經(jīng)周期延長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9(10):1159-1161.
[11]王敏,趙蘇萍,李瑛.補腎益氣膠囊治療卵巢功能低下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8):4640-4642.
[12]顏友良,孫廣范,胡文娟,等.卵巢手術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1):3465-3467.
[13]方剛,牛聰,楊美春,等.中藥復方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Meta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4,16(5):1133-1140.
[14]張金菊,林寒梅.中醫(yī)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33(4):256-258.
[15]羅小光,夏佩,胡選霞.穴位埋線和中藥預防治療雌性大鼠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實驗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2):423-426.
[16]黃曉桃,梁少榮,王璐.補腎調周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34(6):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