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內(nèi)化·踐行高一思想政治課教學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與實踐
◎福建省福州華僑中學程 林珊
高中生價值觀仍處于形成階段,可塑性強,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以便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受到熏陶,提升他們價值觀念的高度與深度,促進他們的健康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它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作為高中政治老師,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用主流價值觀念凝聚共識、引領風尚、規(guī)范行為①”是強化政治學科教學的導向性和時代性的需要,也是增強學校德育工作針對性和時效性的需求。
結(jié)合當前學習、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本文以現(xiàn)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高一)的教材為支點,以思想政治教學為平臺,以“三個倡導”(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為切入點,談談我在高一政治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做法和體會。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要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僅僅依托現(xiàn)有的思想政治教材教學遠遠不夠,課前時政演講可以很好地把政治觀點與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讓教育更有深度、厚度。
時政演講,就是要求學生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在收集、整理時政新聞的基礎上,精心挑選一兩條時事(有價值的國際國內(nèi)大勢或生活的小事),利用課前3—5分鐘時間,由學生通過演講的形式用政治觀點對其進行分析評述。每期的時政演講采取自愿原則或座號輪流制;宣講結(jié)束后由該生自評,或其他同學以及老師作簡評。這樣,既給每個同學上臺展示的機會,又保持時政教學的持續(xù)性和實效性,并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愛國精神、提高學生能力和品質(zhì)等方面起積極作用。
把握時代的音符,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隨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教育是思想政治新課程的重要課程資源,采取課前時政演講,不僅增加了政治教學的生動性和新穎性,而且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社會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是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依托。如“中國夢”,一位同學的課前演講時政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深情并茂的演講結(jié)束后,全班都投以熱烈的掌聲。理想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靈魂所系,我高度贊揚了她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熱情與決心。借此,我在班級開展“中國夢,我的夢,僑中夢”的討論會。同學們頓時熱情高漲,暢所欲言,將自己對中國夢的各方面認識談得淋漓盡致。有同學說:“我要勵志當一名醫(yī)生,救死扶傷,愛是需要每個人去傳遞的,中國夢是需要每個人去實現(xiàn)的?!庇型瑢W提出:“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為擔負實現(xiàn)中國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學習,克服困難,實現(xiàn)目標?!币灿型瑢W認為:“每一個小小的夢積攢起來就是一個大大的中國夢。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做人,做一個有志向、有道德、誠實守信的人?!薄詈?,我做了小結(jié):“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我們要樹立崇高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并真正把中國夢之志變成中國夢之行。今天為復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中華輝煌貢獻力量!”
“點燃我的夢,鑄就中國夢”,以此展開的大討論,讓學生的愛國之心、愛國之情回蕩在教室的每個角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把握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與個人的成長夢的關系?;瘜W生的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平等、民主的交流中擦出智慧的火花,點燃心中的激情,感受祖國輝煌的明天——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課前時政演講,使課堂充滿了時代氣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指引,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機融合。
“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是教育的新理念,也是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不僅要立足于教材文本知識,更要把“24字倡導”植根入日常生活教學內(nèi)容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景,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活的意義和生命價值。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簡單的融入和理論的灌輸,而是將學生、課堂、教材、核心價值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境,把鮮活世界提供給學生去感悟、體驗,使他們在與生活世界的接觸與溝通中,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學生的視角關注生活,關注其態(tài)度的形成、情感的培養(yǎng)、價值觀的形成,構(gòu)建其精神世界,從思想走向行動,從感悟走向?qū)嵺`,內(nèi)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自我意識,扎根于學生內(nèi)心深處不動搖。
《經(jīng)濟生活》第八課“征稅和納稅”的教學中,以小林一家人的納稅生活情景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末。在講授“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時,我創(chuàng)設了小林爸爸體彩中獎的情景:小林的爸爸近十年來天天堅持買體育彩票,累計下來共花了將近10萬元。上個月,終于中了8萬元??鄢既凰枚惪睿荒玫?.4萬元。小林想不通:爸爸花了10萬元買彩票,好不容易才中了8萬,為什么要納稅?我們的合法所得,憑什么要交給國家?
根據(jù)情景,提出問題:(1)爸爸花了10萬元買彩票,好不容易才中8萬,卻要繳納1.6萬稅收,是否有失公平?(2)請結(jié)合學習、生活實際,談談為什么要依法納稅?
然后,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全班交流。其實這種看似“不平等”事情就發(fā)在學生身邊,他們能夠在活脫脫的生活情景中去思考,在思辨交流中去領悟,從而順利得出結(jié)論:在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從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使知識的生成水到渠成,思想的提升不著痕跡,這樣遠比理論的灌輸、簡單的事例呈現(xiàn)來的更具有說服力。讓學生的思維在生活化情景的探究、交流中碰撞,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進而有效強化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正確價值觀的印記,在潛移默化中把愛國、敬業(yè)、誠實、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為自我意識,自覺樹立依法納稅光榮的信念,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監(jiān)督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
思想政治課教學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該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僅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感悟魅力,內(nèi)化意識,還要突出社會實踐對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作用。價值觀的形成不是觀念的移植,而是要靠學生這一生命主體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踐來提升生命的價值。
1.鼓勵學生參加各項與政治相關聯(lián)的學生社團活動
中學社團是由中學生自發(fā)形成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學生組織。在講授《政治生活》第八課走進國際社會“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quán)國家和國際組織”一課后,我根據(jù)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組織模聯(lián)社成員以“利比亞戰(zhàn)事”為背景,設計主題:面對利比亞受到美國為首的北約多國部隊武裝干涉,主權(quán)遭到踐踏,這個時候強烈要求聯(lián)合國緊急召開會議。要求社員分別代表中國、利比亞、美國、非洲聯(lián)盟、秘書長等,圍繞主題利比亞戰(zhàn)事如何發(fā)展進行準備進行模擬聯(lián)合會活動,根據(jù)各“成員國”的發(fā)言,在維護各方的政治主張和利益中展開的辯論,深化對主權(quán)國家及聯(lián)合國的理解。通過辯論沖突,形成理性的認識,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關心祖國的命運和前程,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經(jīng)常組織類似的活動,把所內(nèi)化的核心價值觀的自我意識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得以參與、體驗,能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而且能使學校的眾多學生受益,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的情懷。
2.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面向社會,體驗生活,提升參與能力
例如,《政治生活》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的綜合探究活動“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我不進行紙上談兵,而是帶學生進社區(qū),到居委會觀摩民主選舉的整個過程:候選人競職演講和選民領取選票、填寫選票、依次投票、記票等,并在觀摩中適時采訪選舉人、被選舉人,進一步深化對民主選舉的理解,提出感到困惑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為福州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建言獻策,對社區(qū)交通、文化設施、環(huán)境治理等,提出管理建議;參加社區(qū)志愿者服務:布置社區(qū)活動室、打掃衛(wèi)生死角、陪同老人聊天、組織開展社區(qū)知識講座、文體活動等。在生活中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艱苦奮斗,弘揚時代精神;在實踐中體驗自由、平等、文明、法治的祥和文明社區(qū)生活,這些都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政治參與熱情,為自己以后走上社會有序參與政治生活,提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應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中心,教會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從教學內(nèi)容到教育形式,從教育時間到教育空間應突破課堂的局限,擴展到更寬廣的課堂之外——生活實踐。讓每個學生都發(fā)揮特長,在奉獻自我中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正能量,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更是他們信念的持久樹立。擔任德育課程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師,更要注重在教學中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要結(jié)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握時代的脈搏,有計劃、有層次地,隨時隨地、靈活多樣地從各個不同方面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走進教材,走進課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具體地融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
①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改進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2014年4月。
②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責任編輯:黃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