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陳雨璇
?
淺析新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紙質媒體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以《潁州晚報》為例
陳 華,陳雨璇
(工人日報安徽記者站,安徽合肥 230071)
新世紀以來,中國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更新,給紙媒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尤其是地級市紙媒,作何應對使機遇大于挑戰(zhàn),已成其發(fā)展關鍵。文章以安徽省阜陽地區(qū)的都市報——《潁州晚報》為對象,從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角度切入,梳理《潁州晚報》的發(fā)展現狀,剖析《潁州晚報》的發(fā)展困境,進而思考《潁州晚報》的發(fā)展未來。
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紙質媒體;《潁州晚報》;困境與未來
大眾傳播媒介作為一個社會子系統(tǒng),必然會與其他的社會系統(tǒng)發(fā)生關系,這種社會系統(tǒng)之間相互聯系的總稱即為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而新聞媒介存在于人類社會中,它的生存與發(fā)展也必然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政策環(huán)境、資源環(huán)境、技術環(huán)境和競爭環(huán)境[1]。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fā)展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直接作用到了媒介身上?!稘}州晚報》作為一份北方小城市的都市報,在新媒介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受到哪些挑戰(zhàn),其困境有哪些以及如何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求生存、圖發(fā)展?
隨著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傳統(tǒng)紙媒尤其是地方紙媒由于自地理條件與自身條件的限制,地方紙媒受到面臨的挑戰(zhàn)更是前所未有。下文以《潁州晚報》為案例,解析地方紙媒在新媒介生態(tài)下所面臨的挑戰(zhàn)。
(一)來自新媒體的挑戰(zhàn)
新媒體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網絡媒體、網絡電視、手機媒體、電子刊物等形式。新媒體是個寬泛的概念,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衛(wèi)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tài)[2]。
或許有人會認為新媒體除了傳播效率高、傳播速度快之外,在其他方面也許不如紙質媒體。紙媒有自身明顯的優(yōu)勢,比如攜帶方便,閱讀省力。如果紙質媒體自身也抱有這種想法的話,那么走向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事實上,紙存儲信息的密度要遠低于新媒體的終端,比如手機、電腦,就這方面來說,攜帶相同信息量的報紙與電腦,電腦要比報紙便攜的多。《潁州晚報》是一份四開報紙,較《南方都市報》等報紙來說版面確實要小,但是如果和手機相比,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愿意攜帶手機來瀏覽新聞,畢竟手機早已成為了一種大眾產品。
此外,紙質媒體的權威性也不能成為它戰(zhàn)勝新媒體挑戰(zhàn)的砝碼?!稘}州晚報》在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融合的全球化進程中,自身也在朝著多元化、分眾化的方向發(fā)展,極力做到了受眾最大化,開設了時事、娛樂、都市、生活等版面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受眾的口味。就《潁州晚報》來說,在信息量相當的黨政新聞和娛樂性較強的都市生活內容之下,也許人們更愿意去閱讀那些娛樂信息,但是,娛樂信息必定有自己的短處,它們的真實性有待更嚴格的考證。但是,總的來說,新聞的真實性必須是新聞首先要有的一個要素,一些網友發(fā)布在個人博客、論壇、BBS上面的信息,其真實性的確遠不如《潁州晚報》這樣的紙質媒體,但是要知道在一些大型知名網站上發(fā)布的新聞事實,其真實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上,在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的時候,比如車禍、火災,在紙質媒體記者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手機拍攝的照片就是新聞發(fā)生的證據。當《潁州晚報》的記者在接到新聞源的信息趕往現場的時候,這條新聞可能早已經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傳到了網上,傳播的速度與效率可想而知。
面對來自新媒體的挑戰(zhàn),紙質媒體還有一大劣勢,那就是其成本比較昂貴。因為傳統(tǒng)的紙質媒體,其原材料是樹木。隨著人類社會科技力量的不斷進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相對而言,森林資源是十分寶貴的,當人們的思想意識能夠切實體會到這一點時,對傳統(tǒng)紙質媒體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二)來自其他報紙的競爭
隨著媒體市場化腳步的加快,媒體有了流動資金。國內許多報業(yè)集團為了取得更大更多的受眾市場,開始創(chuàng)辦越來越多的報紙。由于受眾市場是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數值,報紙一多,同行之間的競爭就越來越明顯。那么,如何才能從眾多的報紙中脫穎而出奪得穩(wěn)定的受眾呢?這就需要紙質媒體自身在媒介融合環(huán)境下殺出血路,凸顯自己的辦報特色,確定自己的受眾定位,讓自己的潛在受眾市場最大化。
作為一份都市報,《潁州晚報》不僅與同地區(qū)其他報紙例如《阜陽日報》進行市場競爭,還有來自外來報紙的挑戰(zhàn)。由于在阜陽地區(qū),數《新安晚報》的市場占有率最大,對《潁州晚報》的沖擊也最嚴重,下面從《新安晚報》角度來分析來自其他報紙的挑戰(zhàn)。
《潁州晚報》作為阜陽市本土的一份都市報,如今的日均發(fā)行量也有5萬份,但是占據天時與地利優(yōu)勢的《潁州晚報》在面對省級報紙《新安晚報》挑戰(zhàn)的時候,卻失去了明顯的優(yōu)勢。在現代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下,各種媒體為了有限的市場都進行了必要的改革,而《新安晚報》的成功正是對紙媒改革力量的最好詮釋。
2005年3月1日,《新安晚報》實行“晚報早出”戰(zhàn)略發(fā)行時間從每天下午3點提到早上7點,新聞、發(fā)行提速10小時,當日廣告時效延長10小時,廣告到達率提高了35%,全省96.3%以上的讀者都可在當日看到《新安晚報》,報紙當日到達率為安徽報業(yè)之首[3]。而《潁州晚報》只有通過改革改版才能與《新安晚報》競爭。
綜上所述,以《潁州晚報》為代表的紙質媒體所面臨的危機是前所未有的,要想從同類媒體競爭的夾縫中存活,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學習借鑒,然后改革。改革的成敗,乃是報紙命運的轉折點。
(一)受眾老化嚴重
《潁州晚報》僅在阜陽地區(qū)發(fā)行。雖然阜陽是一個人口大市,但是其有經濟購買力的年輕人都在外地。這一現象導致《潁州晚報》的讀者以中老年為主。這一部分的讀者群的相對穩(wěn)定恰恰不會帶動報紙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這部分讀者的知識水平有限,即便天天閱讀,也很難給報社提供有價值的改革意見。其次,年輕讀者的流失讓報紙的資金鏈變得不穩(wěn)定。由于報紙上投放的廣告,主要是面對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如果目標受眾減少,廣告商必定會另尋其他途徑來宣傳其產品,而少了廣告資金投入的紙質媒體猶如溫水里的青蛙,命不久矣。
(二)辦報成本不斷攀升
近年來,隨著中國物價不斷攀升,辦報成本也在節(jié)節(jié)攀升。而作為發(fā)行量與廣告量都不佳的《潁州晚報》受辦報成本高漲的壓力更是明顯?!稘}州晚報》為了吸引讀者與廣告客戶,采取當下流行的厚報策略。2009年6月,《潁州晚報》進行了改版,由原來的每周6期增加到了每周7期,原來每期的16版增加為24版,新聞版面也增加到了10個。2012年1月1日,《潁州晚報》再一次擴容,“報紙由原來的24個版,增加到32個版。全部版面由本地新聞、時事文體新聞、???、副刊四個版組構成……”[4]誠然,增加報紙版面與內容不失為一條求生存圖發(fā)展的思路,但是失敗的話,只會為已困難重重的《潁州晚報》雪上加霜。
(一)以改革圖發(fā)展
《潁州晚報》創(chuàng)刊于1993年8月1日,1994年1月1日改為周二刊。1995年7月13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登記成為全國統(tǒng)一刊號,并且在全國范圍內公開發(fā)行。為了適應時代和受眾的需求,最大程度上的占領受眾市場,《潁州晚報》在1998年1月和1999年1月分別將報紙改為了周五刊和周六刊。
由于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潁州晚報》也不斷做著改革的嘗試。1999年11月,報紙版面擴為四開八版,并且采用彩色印刷。擴大報紙的容量,增加廣告和資金的融入,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與其他紙媒競爭。
2003年11月19日,《潁州晚報》被阜陽市委并入《阜陽日報》,以《阜陽日報》子報的身份,開啟《潁州晚報》完全的市場化時代。
2012年1月,《潁州晚報》再一次改變,宣稱本報“突出‘人文關懷,服務民生;快捷資訊,傳播價值’,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將始終如一、勤奮努力,為您提供更加鮮活的新聞、更加精彩的內容、更加貼心的服務,讓報紙更悅讀、更深度、更時尚。”[5]
(二)以特色求差異
一份報紙,如果做到包羅萬象,那么它就很難再具有自己的特色?!稘}州晚報》進行了以差異化優(yōu)勢打造其“悅讀與應用”的實效定位,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努力做到以特色專題、??然顒觼砦x者的關注,應需所求,注重對新聞宣傳的改革創(chuàng)新,對 “三貼近”要求的積極貫徹,這是《潁州晚報》在其二十年的發(fā)展改革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特色之路。同樣,作為《潁州晚報》的編輯人員,必須能在有限的報紙版面上排列出能吸引讀者注意的新聞內容,對來自各方的新聞稿件進行取舍,凸顯自己報紙的特色。最重要的是,必須明確報紙本身目標受眾的定位,不要妄圖能吸引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的讀者。把讀者群進行細分,優(yōu)化報紙的發(fā)行策略,讓讀者在漫天飛舞的報紙里一眼便發(fā)現自己。
除此之外,通過報紙發(fā)表的一系列文章也幫助《潁州晚報》樹立了權威的形象,例如報道的“農民工精神”和“王家壩精神”增強了報紙的可讀性和影響力,同時也起到了宣傳報紙本身的作用?!稘}州晚報》在新聞宣傳方面既快速又靈活,既有知識性也有科學性,生活氣息也十分濃厚。改版后的《潁州晚報》版面變得更加豐富好看,特別是頭版和要聞版,色彩鮮艷亮麗,內容充實。另外每周五出版的《潁州晚報 成長周刊》是小記者們的媒體陣地,這種帶有本土特色的活動形式培養(yǎng)了小學生們獨立思考、觀察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讓他們走出課堂,進入社會,了解社會,于身于心都是十分有益的。這些都是《潁州晚報》本身的特色所在,讓讀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特色,是報社宣傳需要注意的。
2012年1月1日,《潁州晚報》的改版宣稱“改版后的本報,更加本土”[6],在內容報道上更是特別留心,全部版面共由??笨?,時事文體新聞和本地新聞4個板塊組成。本地新聞版面由去年的每天11個版,增加到14個版,涉及時政、深度、城事、社會、熱線、社區(qū)、網事、經濟、民生等諸多領域[7]。所以,只要是發(fā)生在阜陽這座小城的任何新聞,讀者都可以在《潁州晚報》上面看到,體現了內容為主。因此,只有在傳播內容上為自己謀求一條生路才是正確的做法。
(三)以合作謀未來
傳媒業(yè)的歷史演變證實,任何一種媒體都不可能在新媒體的沖擊作用下完全消失,無論傳媒技術如何發(fā)展,新的傳播手段如何興盛,報紙等一些傳統(tǒng)媒體仍會有自己的受眾群體[8]。所以,在當前形勢下,尋求與新媒體的融合,利用新媒體帶來的機遇是拓寬《潁州晚報》未來之路的最有效手段。
對這一方法最直接的應用便是《潁州晚報》網絡電子版的出現。電子版內容的出現打破了報紙只能單方面?zhèn)鬟f信息的傳播方式,受眾不僅可以在網上完整的瀏覽到紙質版的所有內容,也可以在其論壇或網站上留言,就某條新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潁州晚報》開通的新浪微博,不僅同步更新時事,對于普通的微博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將得到的新聞通過手機傳給報紙的官方微博,這樣既參與了社會熱點話題的討論,也能給《潁州晚報》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動力。
新的時代,《潁州晚報》在面對來自新媒體、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的競爭與挑戰(zhàn)的時候,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手段,那么必然會被淘汰出局。其實《潁州晚報》面臨的問題,正是其他紙質媒體也必須要面對和加以重視的。現代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快速變化著。在這種情況下,紙質媒體需要有所改變,努力讓讀者看到自身的特色,通過尋求與各個媒體間的合作來謀發(fā)展,從而為自己的未來之路鋪磚添瓦。除此以外,紙媒還需要認識到自身的劣勢,并且能夠針對不足采取相應的手段,把內部困境和外部困境的不利條件轉化為優(yōu)勢,那么紙媒的未來還是充滿光明的。
①匡文波.紙質媒體還有明天嗎?[J].現代傳播,2008(4).
②③④⑤⑥改變,從“新”開始—本報改版致讀者[N].潁州晚報,2012-01-01.
⑦禹建強.面對拐點,中國報業(yè)如何實現逆轉[J].媒介觀察,2006.
[1]陳亞旭.媒介生態(tài)與地域性傳播:中國地市報生存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國珍.中國傳媒生態(tài)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3]邵培仁,等.媒介生態(tài)學:媒介作為綠色生態(tài)的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4]何威.網眾傳播:一種作為數字媒體、網絡化用戶和中國社會的新范式[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5]支庭榮.大眾傳播生態(tài)學[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6]張國良.社會轉型與媒介生態(tài)實證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2015-05-05
陳華(1978-),安徽廬江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工人日報安徽記者站記者。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學。陳雨璇(1981-),安徽蚌埠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阜陽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學。
G206
A
1672-4437(2015)03-0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