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飛
散文是一種從內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靈活的文體,在內涵及藝術上顯示出獨特的容納力,在情感上注重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感受。散文在中職語文中占有相當?shù)谋壤?其內容生動、文筆優(yōu)美, 對學生而言比較有吸引力;然而,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側重知識考查的影響, 在過去很長時間的教學中, 教師過于強調語文知識的傳授, 過分追求系統(tǒng)完備的學科知識的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把一篇篇生動優(yōu)美的抒情狀物散文分析得支離破碎, 使本應具有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散文教學, 失去了應有的魅力。
為了在高中階段使職高學生同樣掌握散文閱讀技能,提高閱讀理解和鑒賞能力,本文試從“設情境、入意境、品語言、悟情感”四個角度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討論如何進行職中散文教學的審美研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審美需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用人類教育中最微妙的工具——語言去觸及人的心靈最敏感的角落?!苯處煛叭刖硠忧椤钡拈_講能迅速吸引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迅速進入角色。 比如我在教學《絕版的周莊》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江南六大古鎮(zhèn)嗎?去過那些地方嗎?沒去過沒有關系,今天就由老師做回導游,一起來走進六鎮(zhèn)之一的周莊,品味周莊的魅力。周莊有呈‘井字形的河道,構成了水鄉(xiāng)神韻。條條水巷游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蕩漾。周莊人家因水而筑,粉墻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畫棟的臨水小閣,比比皆是。尤以沈廳、張廳氣勢非凡,歷經百年,風姿依舊。元末明初,曾經資助明皇朝修建南京1/3的城墻,家住周莊的江南首富沈萬三,最后仍因得罪了皇帝朱元璋,被流放到云南,客死他鄉(xiāng)。如今沈廳仍在,為周莊的流水小橋平添一分沉重的氣氛?!边@種老師轉換成導游的方式讓學生很新鮮,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即使從沒去過的人也對周莊的美景有所期待。他們置身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帶著一種對“美”的憧憬和急于領略美景的審美期待,進入文本的情感世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種情感的共鳴,進而轉化成學生自覺審美的“催化劑”,使學生產生新的審美追求,深入到文章所構筑的內部世界,領悟文章所營造的美學情境。
二、進入意境,漫溯文本的意境之美
王劍冰在《第一次的感覺——絕版的周莊》中說道“當我踏上周莊的土地,親眼看到它時,才切身體會到人們?yōu)槭裁茨敲礋釔壑芮f。藍天下,一條條小河靜靜地流淌,水中倒映著白墻灰瓦的房屋;傳統(tǒng)的古樸典雅,現(xiàn)代的嶄新華美,搖曳于小橋流水,一切是那么寧靜、秀美、和諧。周莊,到處洋溢著水的靈氣和平和。對于久居大都市的人來說,那種水泥叢林給人的壓迫感,會立刻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樣的輕松和暢快。”但是當“霓虹閃爍的舞廳和酒樓正在周莊四周崛起”的時候,作者擔心心目中的古典秀女的操守還能持久嗎?因此其在文中一直喟嘆的“周莊,我來晚了”。而這種贊嘆、失落、遺憾、擔憂的情感表達,正是通過文章中對那水、那橋、那船、那抹晨陽、那朵櫻花的刻畫而呈現(xiàn)出讓人在贊嘆中又不免感傷的意境。
因為散文家的情思往往是縈回在他們的意境里,故漫溯在散文文本意境中,便能讓散文教學簡單易行,輕裝上陣。
???三、品析語言,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
散文的藝術是“語言的藝術”,在散文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情感美、意境美,還要讓學生感悟文本的語言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再三品嚼,此文的語言實在很美。?首先是疊詞美,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曲曲折折、靜靜?地、薄薄的”等等。這些疊詞不僅寫景狀物繪聲繪色,而且?給人一種音韻和諧的美感。其次是動詞美,《荷塘月色》中動?詞的錘煉可謂出神入化,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币粋€“瀉”字點活了月光,又營造了一?個在月光照耀下的水汽朦朧的境界。再次是修辭美,全文的?比喻很多,且各有鮮明的個性,喻荷花如“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既寫出了荷花的銀白和光滑耀眼,又?寫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麗高雅之美。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引導、點撥,讓學生在鑒賞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理解能力,深刻體會作品的內蘊美,通過對美的形象的感?受,對美的本質的認識,去領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義和美學?價值,從而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
四、捕捉情感,感悟文本的情感美
美感總是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具體感受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細細品味每一篇文章中的景、物與事,從而捕捉到作者內心涌動的情感。如在學習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我就重點引導學生分析感悟對母親焦急地尋找“我”而又不讓我發(fā)現(xiàn)的?描寫:“……我在這園子里待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fā)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有回她沒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边@幾個?鏡頭,語言不多,只寥寥數(shù)十字,但每個形象、每個動作卻?像鐫刻一般鮮明突出,強烈地沖擊著人的視覺,并進而撞擊?著人的心靈。母親的背影,母親在不傷及兒子的自尊的情況下的看護,母親的那種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如果說,在此以前的種種描寫仿佛琴?聲的高低抑揚變化不絕的話,這里便是彈斷琴弦的戛然一聲!?母愛深深,經由作者委婉深情的款款道來,彈落讀者幾分感動?的熱淚。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這每一處細節(jié),感受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愛意以及兒子對母親的悔恨,體會文本所表現(xiàn)的情感美。
?總之,散文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為此就要求教師努力在散文教學中尋找美的音符,?撥動學生美的心弦,使他們感受到美就在平凡中,就發(fā)生在?自己的身邊,使他們自覺地去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