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小人”,我們都認為是貶義詞,其實不是的。在日本,“小人”指的是小朋友。寒假里,我去了一趟日本,對日本“小人”有了一點了解。
那天,導游帶我去迪士尼玩,其中有一個自費項目,需要另交錢。導游問:“我們車上有幾個‘小人’呀?”大家一聽都很驚訝,這時導游說:“在日本,小朋友是被稱為‘小人’的!”真有趣,我一下子對“小人”這個稱呼充滿了好奇。
在日本,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所有的日本“小人”都背著一模一樣的書包。問了導游才知道,原來日本有專門的“小人”書包,是政府給小學生特制的,從一年級一直背到小學畢業(yè)。因為日本很容易發(fā)生地震,書包都是防震的,地震時“小人”們可以把書包放
到頭上面保護自己。
在游玩的過程中,到處都能看到日本的“小人”。喜歡觀察的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日本的“小人”很少有戴眼鏡的。那天,我正好看到好多學生從校車上下來,長長的隊伍中,竟然沒發(fā)現(xiàn)一副眼鏡。我好奇地問導游這是為什么,導游說:“日本的‘小人’每天中午都在學校吃DHA。因為學校怕‘小人’們在家不按時吃,就要求在學校統(tǒng)一吃,最少吃兩年,所以‘小人’們不會近視?!?/p>
聽導游說完,我又發(fā)現(xiàn)了個問題。我們從頭到腳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腳上還穿著厚厚的棉鞋。可是日本的“小人”呢?女生光腿穿裙子,男生光腿穿短褲??粗麄兙陀X得渾身冷,想打哆嗦!導游說:“日本的‘小人’從幼兒園就開始鍛煉了。到了冬天,‘小人’們穿著短褲和背心跟著老師到戶外去做鍛煉,他們習慣了,所以不覺得冷?!?/p>
媽媽說:“你過去和他們打聲招呼吧?!庇谑俏揖屯麄兣赃呑呷?。好幾個“小人”就向我鞠躬,我也學著向他們鞠躬。導游向我們走來說:“日本的‘小人’從幼兒園畢業(yè)開始就要經(jīng)歷像大學生畢業(yè)一樣的儀式,孩子們都會穿戴得很正式,一絲不茍地完成整個儀式,對孩子以后的修養(yǎng)起了重要的作用?!笨磥怼岸Y儀之邦”的確名副其實。
這次日本之行,我對日本的“小人”有了一些了解,看來教育只有通過寓教于樂與嚴格的培訓方式,才能將優(yōu)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傳遞給孩子,鑄就孩子堅韌與樂觀的性格。
點金石: 題目中的“小人”讓讀者充滿好奇,在小作者的敘述中我們才明白,原來“小人”指的是小朋友。小作者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小人”的種種特別之處:背著特制的書包,不戴眼鏡,不怕寒冷,有禮貌。文章選材新穎,條理清晰。小作者觀察之后和導游的交流更加深了對日本的“小人”的了解,并且主動思考日本的教育。(劉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