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中的“理解”和“運用”是兩個密切聯(lián)系、有機統(tǒng)一的概念,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袄斫狻笔恰斑\用”的基礎(chǔ),沒有“理解”,“運用”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反之,“理解”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真正形成,離開了“運用”,“理解”就可能淺表化,甚至誤入歧途。閱讀教學可以從“理解意思和理解形式兼顧”“語用方法和語言功能兼得”“語用形式和語用品質(zhì)兼具”這三個方面實現(xiàn)兩者并重。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理解;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01-0048-02
【作者簡介】錢愛萍,江蘇省張家港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江蘇張家港,215600)副主任,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會常務(wù)理事,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蘇州市首屆教育領(lǐng)軍人才,全國和江蘇省評優(yōu)課一等獎獲得者,研究方向為生態(tài)教學、體驗作文、國學教學。
“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提法,對于中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耳熟能詳。由于歷年的語文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對此都只是一句簡單的表述,沒有具體的解釋和說明,這就給一線教師帶來了認識上的困惑和實踐上的偏差,以為“理解”與“運用”像兩條平行線,互不關(guān)聯(lián),分工明確,“理解”指向閱讀與閱讀教學,“運用”指向作文和作文教學??傮w來看,2011版課標頒布以前,閱讀教學以“理解”為價值取向的居多,頒布以后,明確了“語文課程應(yīng)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課標前言),閱讀教學的價值取向一窩蜂倒向“運用”?!袄斫狻焙汀斑\用”孰輕孰重,兩者之間有著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
問題1:“理解”和“運用”并重的核心要義是什么?
要正確把握“理解”和“運用”的關(guān)系,首先需要對“理解”和”運用”的核心要義作出解釋。
關(guān)于“理解”?!袄斫狻辈荒苷癁槔斫庹Z言,還應(yīng)當理解如何運用語言文字。閱讀過程心理機制的思維加工方向顯示,只有經(jīng)歷了“逆分析”和“順分析”兩個方向的閱讀過程,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逆分析方向”,是指讀一篇文章,從感知文字開始,一步步經(jīng)過讀懂字、詞、句、段、篇,形成意義聯(lián)系,才能理解語言文字所承載的思想內(nèi)容和文章情感。這是側(cè)重從理解語言意義的角度學習語文的,是閱讀過程心理機制的一個思維加工方向。學生在經(jīng)歷了“逆分析”的過程后,還得進一步轉(zhuǎn)入另外一個心理過程:從理解到的中心思想、內(nèi)容意義出發(fā),研究作者怎樣圍繞中心選擇組織材料,怎樣謀篇布局,怎樣根據(jù)表達中心描述事物的需要,準確地遣詞造句、修飾文字等。這是側(cè)重從運用語言的角度學習語文。從兩個方向的閱讀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所需要和追求的“理解”,語言意義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最關(guān)鍵的是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而不是別的什么東西。
關(guān)于“運用”。理解了文本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的,不是閱讀教學的終點,而是“中點”。因為“理解”不是語文課程所獨有的,包括語文課程在內(nèi)的所有課程都有一個共同的正確理解所學的教科書的語言文字的任務(wù)。如果不突出“運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語文內(nèi)在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語文教學的全部奧秘,幾乎全在“運用”二字。但是,認為指導學生寫好一段話、寫好一篇文章就是最好的“正確運用”了,這也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此外,“運用”也不等于“應(yīng)用”。“運用”具有特定的情境和條件,因而是在已知條件或者具體情境中的使用,“應(yīng)用”是非情境的、寬泛的?!罢Z言文字運用”是與“情境”“語境”“心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能簡單要求學生使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能力去解決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問題。
關(guān)于“理解”和“運用”并重。理解是為了運用,運用是最好的理解。兩者就像兩條螺旋上升的曲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美交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目標朝向“語言文字運用”。正如吳忠豪教授在《從“教課文”到“教語文”》一文中談到的:“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是來‘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我國的小學語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課文組成,因此每篇課文教學不僅承擔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任務(wù),同時也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任務(wù)。所以,‘理解’和‘運用’并重,理所當然成為閱讀教學的價值取向?!?/p>
問題2:閱讀教學如何實現(xiàn)兩者“并重”?
理解意義和理解形式兼顧。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課文說了什么、寫了什么,還要領(lǐng)悟到課文是怎樣說、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說、這樣寫,不能“得意”而“忘言”。語文教師要突出“語用意識”,敏銳地捕捉每一篇課文中最有代表性的表達,抓住最鮮活的語言來組織教學。如人教版三上《香港,璀璨的明珠》,全文最精彩的語言特點莫過于使用大量的四字詞語(包括成語)來描述香港。課文第五自然段:“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灑落人間。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高樓大廈的霓虹燈光彩奪目,熱情歡迎來自五洲四海的游客?!鄙鷦拥谋扔骷由弦贿B串的四字詞語的運用,使得文章熠熠生輝,讀來朗朗上口。諸如此類的四字詞語全文約有12個。大量使用四字詞語是課文語言表達的一大亮點,這可以成為本課重要的教學資源。
語用方法和語言功能兼得。語言功能教學,其實就是語用教學,就是“使用語言學習語言使用”的教學,就是“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語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提供不同的“游泳之境”,讓學生在一個個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感知語言的功能、特點和規(guī)律,領(lǐng)悟語用方法,學習語言表達。例如人教版二下《我不是最弱小的》,課文最突出的語言現(xiàn)象就是人物的對話,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反復讀薩沙和媽媽的對話內(nèi)容,理解“說”的不同方式,如“說”在話前、“說”在話后、不用“說”字;理解人物“說”的不同語氣,如薩沙的不解、不服、自豪;抓住語氣詞體會“言外之意”,如媽媽的暗示、期待;體會語氣層層上升,意思層層推進這樣寫的好處。然后,設(shè)計一道運用性練習:課文最后以薩沙的說話作結(jié),想想媽媽聽了又會說什么呢?運用剛才習得的這些方法續(xù)寫對話。如此,實現(xiàn)了語言材料和表達方法的雙重運用。
語用形式和語用品質(zhì)兼具。小學語文的語用品質(zhì)主要有以下內(nèi)容:(1)語言的完整性。學生說、寫的話要完整,特別在書面語言表達時不能寫半句話、迷糊不清的話。這是低段學語用的重點。(2)語言的條理性。這是中段學語用的重點。學習段的層次和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3)語言的具體性。這是中高段學語用的重點。學習關(guān)鍵詞語在句中的作用,適當學習語言的概括。(4)語言的組織性。學習語言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如字與詞、詞與句、段與篇的關(guān)系等。(5)語言的快速性。學生的聽、說、讀、寫、書(寫字)都要有一定的速度。(6)語言的準確性。一般包括關(guān)鍵詞語在句中的準確作用、對遣詞造句之精妙的理解、回答問題的準確性。這是“學語用”最難做到的一點,也是“學語用”要達到的理想境界?!拔宜蟮氖钦Z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說的與手里所要寫出來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張,最適當?shù)淖志渑旁谧钸m當?shù)奈恢谩!保ㄖ旃鉂摚?/p>
需要說明的是,“理解”和“運用”并重,并不是在教學中平均用時、平均用力,而是根據(jù)文體語言特點和學生實際,對“學什么”有所選擇,有所側(cè)重。“理解”和“運用”并重體現(xiàn)的是閱讀教學的整體價值取向,并不要求每一篇課文、每一課時都要同時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