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波
非語言表達在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指的是除語言以外的任何表達方式,如沉默、物體語言(如圖畫、卡片等)、肢體語言(有些學者稱之為體態(tài)語或副語言,指手勢、姿態(tài)、表情、動作等)等等。它是一種非語言交際手段,就其表現(xiàn)形式來說,可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大類:動態(tài)非語言表達包括手勢、面部表情、眼神、體態(tài)等;靜態(tài)非語言表達包括附加物品、服飾等。
非語言表達在人際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非語言表達的自然性,可創(chuàng)設和諧的交流情境,讓人們的溝通更加自如;非語言表達的輔助性,可增強溝通效果,作為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通過動態(tài)的、直觀的形象傳遞各種信息,使口語表達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得以增強。
一、 非語言表達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缺位
1.非語言表達目標達成度不高
(1)非語言表達的欠缺反映學生內在修養(yǎng)有待提高??谡Z交際教學中,如果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而對非語言表達重視不夠,學生便會將精力集中于言說,而忽略了非語言表達在表達中的運用。有的在面向觀眾表達時自信心不足,容易緊張、怯場,有的只顧語言講述,不會傾聽或與聽眾進行言語外的交流。如介紹“我家的一張照片”,有的學生在進行語言描述時,能注意運用肢體語言與臺下同學進行一定交流,如指點背景,與大家作眼神交流,表達自己的心情,有的學生卻一直側對觀眾,自己看著照片,自說自話。因平時的非語言表達訓練少之又少,因而有的學生與聽眾、觀眾的互動性不強,顯得無動于衷甚至麻木不仁,給人感覺他們對眼下的活動漠不關心,或者傲氣十足不屑于參與,這使得他們很難融入活動的始終,也就很難得到交流的快樂。
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會自然而然地外化于一個人的舉手投足、言談舉止中,恰當?shù)皿w地運用非語言表達可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風度和氣質。教師應高度重視非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注意面部表情恰當、姿態(tài)自然得體大方、眼神傳情達意準確、外表修飾端莊,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表達效果。
(2)語言表達的表面繁榮并非教學成果的標志。在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指導主要落實在語言表達上,忽略了對非語言表達的引導。學生在交流時一味地說,忘記了用非語言手段與聽眾、觀眾溝通。在文明禮貌方面也有所欠缺,有的學生不管別人在說什么,自己在底下隨口附和或大聲議論。說的學生也不善于根據(jù)現(xiàn)場氣氛調節(jié)自己的表達方式,因而課堂教學給人感覺表面熱鬧,而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和交際能力并未得到明顯提升,特別是非語言表達能力目標達成度不高。
2.非語言表達訓練與生活脫節(jié)
(1)生活中的非語言表達不盡如人意。在處理學生之間的一些矛盾沖突時,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說得頭頭是道,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不知不覺暴露了口語交際素養(yǎng)的不足,如課間鬧出一點小沖突,老師調解后,做錯的一方道歉時,或面無表情地說一聲“對不起”,或惡聲惡氣地嚷一聲“對不起”便揚長而去,從他們的表情、語氣、動作、目光中看不到一點兒真誠,他們口中說的是文明禮貌用語,可他們的非語言表達方式卻抵消了語言的表達效果,甚至起到的是反作用。
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學到的知識讓他們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應該怎么說、說什么,但是因對非語言表達方式方法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學生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但做起來卻不盡如人意,他們不知道電話那頭的聽眾完全可以“看到”他們的表情,非語言表達的欠缺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
(2)語言表達的知識傳授并非至關重要。有的教師備課時非常重視口語交際知識的講授,卻忽視了非語言表達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如“學會解釋”的教學,讓學生充分討論,教師小結交際方法:在被別人誤會的時候要冷靜;態(tài)度要誠懇,使對方愿意聽自己的解釋;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時機;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對方說清楚;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有的教師還讓學生讀讀板書,然后再模擬情境,體驗角色,雙向互動。但還是有學生表達起來比較生硬,特別是動作表情等非語言表達不夠得體、恰當,但因講授部分費時較多,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的非語言表達能力未能得到充分訓練。
3.口語交際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目前,小學口語交際的考查主要依賴考試卷上的口語交際測試題,大部分試題忽視了考查學生的非語言表達能力,重在考查語言表達能力。評價方式單一,只重視終結性評價,不注重形成性評價,未能從時間、空間角度全面考查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評價主體一元,只有批改試卷的教師一人而已。這樣的測試基本上無法對學生的非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考查。
二、 教學實踐中非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
1.在課堂中提高非語言表達目標的達成度
(1)專項訓練。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專項訓練,如學習手勢、目光、表情的含義??山Y合電影、電視中的精彩鏡頭、明星表演片斷進行生動講解,如肢體語言代表的意義、慣用動作的含義、眼神交流的注意事項、人際距離及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傾聽時的表情與態(tài)度等。還可以展示經典圖片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等,請學生談感受,加深理解。再用競賽(如自我介紹、命題演講、辯論等)的方式強化學習效果。
了解物品語言的特點及作用。讓學生通過查閱書刊、網絡上的相關資料或請教生活中的老師,了解物品語言的特點及作用,如禮物的用途、花的語言、服飾色彩的含義等,課堂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及生活當中的實際運用效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非語言表達有時會起“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效果。
(2)課堂演練。學生的生活空間較狹小,再加上性格方面的某些原因,使他們缺少一些特定的口語交際機會,如有的學生很少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不敢參加采訪、演講、講故事等活動。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特定的生活化情境觸發(fā)學生的言語動機,有效地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交際的積極性,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在口語交際的實踐過程中演繹生活、互動點評,使學生習得交際方法與技巧。
2.在生活中增強非語言表達的實踐機會
我們要鼓勵學生在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并與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增加語言與非語言表達的機會,學會與人自然得體地交流。
(1)與課堂生活加強鏈接。口語交際課堂是學生訓練交際能力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非語言表達能力。指導學生分小組根據(jù)自己所選內容進行口語交際實踐,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在生生、師生互動中,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要注意姿態(tài)得體大方,注意口頭語言與面部表情、目光的結合,必要時可輔以動作、物品等加強表達效果。
(2)與日常生活自然銜接??谡Z交際重在參與、實踐。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交際活動,如講述、轉述、通知、即席講話、主題演講和問題討論等,要引導學生回憶這些活動,回歸生活,采取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非語言表達,充分認識非語言表達的交際手段具有出現(xiàn)頻率高、信息量大的特點和優(yōu)勢,是信息交流和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提高非語言表達的水平,在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實際運用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口語交際素養(yǎng)。
3.在多元評價中提高非語言表達能力
(1)主體多元。參與評價的不僅是任課教師,還可以是其他學科教師、學生自己、學生同伴、學生家長等,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實現(xiàn)家校的立體互動,提高評價的真實性、過程性、有效性。
(2)形式多樣。書面測試與口語測試相結合。在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同時,注重非語言表達潛移默化的滲透指導。如: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已經學習了不少名言。相互交流一下,你最喜歡哪句名言?這句名言給了你哪些啟發(fā)?把你喜歡的名言做成小書簽送給你的朋友。這就重視了非語言表達中物品語言的表達作用??谡Z交際教學的評價和反饋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滲透三個維度,不僅要關注語言,也要關注非語言的因素。在語言方面,不僅要借助評價激活學生的語言儲備,規(guī)范學生口頭用語,還要借助評價培養(yǎng)學生言語的得體性和應變性;在非語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態(tài)度、習慣、方法、溝通能力、處事能力等也置于評價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面提高。
成長檔案袋??勺寣W生自己、小組同學、科任教師、家長以日記或片斷記錄、反思、小結等方式記錄學生口語交際活動中的表現(xiàn)情況,除了對語言表達作評價外,還可以簡短鮮活的語言記錄其情感態(tài)度及非語言表達方面的優(yōu)點或不足,記錄的是真實情境中的真實片斷,印象最深的那一次,如是否有主動參與的意識、非語言表達是否得體恰當?shù)取?/p>
非語言表達為語言表達錦上添花,為情感凸現(xiàn)推波助瀾,在交際雙方之間架設一座心靈的橋梁,與語言表達一起共同創(chuàng)造傾聽、表達、交流過程中的和諧之美。
參考文獻
[1] 張鴻苓.中國當代聽說理論與聽說教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志凱,王榮生編著.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陳倩.被忽略的非言語交際手段:沉默、物體語言及審美觀[J].武漢: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