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喜,王云航
(北京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6)
戲劇教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實踐教學新形式*
李全喜,王云航
(北京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6)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實踐教學中實施戲劇教學是可能的,二者的理念、目標和教學氛圍是一致的。戲劇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之間平等交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原理”課實踐教學中實施戲劇教學,需要高度關注戲劇教學的“前期準備” “劇本編寫” “劇本展演”和“教學總結”四個階段。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戲劇教學;實踐教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以下簡稱“原理”課),與其他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相比,其理論性、抽象性較強。當前如何把“原理”課建設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義尤為突出。而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有效的實踐教學。自“05方案”實施后,各高校都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一些高校領導和教師對實踐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將實踐教學簡單地等同于走出校門,認為學生接觸社會就是實踐課的完成。其次,師資匱乏也嚴重制約了實踐課的有效開展。師資力量是實踐教學的根本保障。有學者以國家級精品課程為例進行調查,發(fā)現一些高?!霸怼闭n師生比例遠遠超過了教育部文件規(guī)定的文科1∶80、理科1∶100的比例[1]。再次,實踐教學考核評價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學生和教師對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诖?,可以看出,校內實踐教學“易于操作,可行性較強,時效性和靈活性強,是更符合現實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改革和探索方向”[2]。
戲劇教學法作為一種校內實踐方式,它的最初提出是受到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在戲劇實踐中學習”理念的啟發(fā)[3]。而戲劇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引入或創(chuàng)設一種學習的情境,將抽象的內容納入有趣的情境之中,用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和技能”[4]。回顧它的發(fā)展歷程,美國戲劇教育家溫尼弗瑞德·瓦爾德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創(chuàng)作性戲劇技術》一書中提出了“創(chuàng)作性戲劇教學方法”的概念,在美國教育界反響巨大[3]?,F階段,我國的一些學科已開始將戲劇融入教學中。如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導自演戲劇這一形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有了質的提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水平的英語學習手段”[4]。本文嘗試將戲劇表演教學法與“原理”課實踐教學相結合,對戲劇表演教學法在“原理”課中的實踐應用進行初步思考。
(一)教學理念的共同性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戲劇教學法應用于“原理”課實踐教學中,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教師只起導引作用。學生變成了舞臺的主體,教師變?yōu)榱擞^眾。在這個角色互換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習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地實現了自身的進步與發(fā)展。
(二)教學目標的一致性
“原理”課實踐教學的目標就是希望學生將馬克思主義原理內化為自己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與思想,并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踐行,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戲劇教學法在“原理”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古往今來,世界各地的劇種都記錄了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人世間最動人的故事。尤其是中國古老的戲劇文化,扶貧濟弱、懲惡揚善一直是它的主基調。在“原理”課的實踐中,依托這些戲劇形式,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貫穿其中并適當地與時事熱點相結合,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學習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又體會了人性的美與惡,并且還對自己所處的社會有了更客觀全面的了解。這些對于大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大有裨益。
(三)教學氛圍的相似性
民主、和諧、開放、活躍的教學氛圍是我國當前教學活動所追求的。將戲劇教學法應用于“原理”課實踐教學中,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教學氛圍的轉變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還改善了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
(一)戲劇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大學生對原理的理解
戲劇教學法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鞏固所學知識,達到較好的學習目標。學生在準備過程中,為保證劇本質量就必須查找大量的資料以加深對原理的理解,此外還需要小組共同探討學習。而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深入探討學習會使他們發(fā)現這些原理并不是印象中的枯燥無味以及無用,相反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繼而在生活中踐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達到知行合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占據主導地位的一直是教師,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按髮W生并非是一個被動的存在物,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或‘自覺能動性’的現實的人?!盵5]傳統(tǒng)教學影響了這種主動性,抑制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自我學習的積極性。戲劇教學使學生在表演實踐中將基本原理與自己的感性體驗相結合,使基本原理內化為自己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和生活技能,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二)戲劇教學法有利于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增進師生之間感情
戲劇表演為師生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在劇本的編寫、表演以及最后的評價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角色互換,學生占主導地位,主動學習探究問題;而教師處于輔導地位,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指導其進步。師生之間平等零距離的交流,一方面,使教師增加對每個學生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在生活學習中給予每一個學生指導幫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更加理解老師、尊重老師。
(三)戲劇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首先,在戲劇教學各個階段的策劃準備中,同學們集思廣益,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尤其對一些內向怯場的學生來說,這種公開表演增強了其自信心,是其個人成長道路上寶貴的財富。最后,戲劇教學法還提升了學生的藝術造詣,增強其對戲劇的藝術鑒賞能力。通過戲劇教學法的實施,學生近距離接觸戲劇可以使他們對戲劇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尤其是對于戲曲的學習表演,使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我國這一文化瑰寶。
(一)戲劇教學的前期準備
學生選擇恰當的問題進行劇本編寫是戲劇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師在根據課程標準制定出的教學大綱基礎上,把本課程涉及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基礎理論問題以指南的形式梳理出來,方便學生選題。其次,作為與理論課穿插進行的校內實踐活動,應該在課程總學時中設置專門的學時供實踐教學使用。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戲劇展演場地,提倡學生堅持節(jié)儉展演的原則,充分考慮人力物力成本。如果沒有更好的展演場地,就充分利用教室。最后,制定科學完善的成績評價指標。由于戲劇教學是以小組方式進行,每個小組在劇本編寫、角色分配和戲劇展演過程中,要把每個同學的參與情況作統(tǒng)計,作為最終成績的參考內容。
(二)戲劇教學的劇本編寫
教師在課堂上公示戲劇教學選題之后,鼓勵學生以小班為單位,自己結合成團隊,每個團隊15人左右,選擇表演題材。在表演題材的選擇上,老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接下來是戲劇教學劇本的編寫,這是關系到戲劇教學成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要將“原理”課中抽象的理論能轉換為生動形象的事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余進行延展性閱讀,提高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認知和認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使學生清楚課下如何查找資料,查找何種資料。課下,學生應認真學習研究相關原理,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原理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準備劇本編寫中共同探討,加深彼此對原理的理解運用。此外,在編寫劇本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展演形式,如舞臺劇、京劇、豫劇、小品等形式。
(三)戲劇教學的演示階段
在演示階段每個小組出一張簡單的海報,介紹演出的劇目名、簡要劇情以及人物等,讓觀眾能夠明白劇情的大概內容。表演中,每個小組表演時間15分鐘,互動時間5分鐘。教師或指定同學使用新媒體對同學的展演全程錄像,為后期總結回顧做準備。結束時,表演小組內由一名學生進行總結,所有表演同學現場回答老師與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由于表演時間過短以及學生表演技巧的不足,而導致其他同學對原理的理解產生歧義。因此,師生在一問一答的答疑互動過程中,不僅表演的學生能發(fā)現自己對知識掌握的優(yōu)勢與不足,其他同學也能對該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戲劇教學的總結階段
戲劇展演全部結束后,老師要求學生認真回看自己小組的表演視頻,總結自己小組的不足。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指導作用,對學生表演中的亮點、優(yōu)點準確記錄,及時予以肯定。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形式”和“內容”的關系,要保證戲劇教學的理論性和政治性。因為“戲劇元素的滲透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授課效果,應避免為了戲劇而戲劇”[4]。因此,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組織、引導和控制課堂的能力,合理把握課堂節(jié)奏,維持課堂紀律。從劇本編寫問題的選取、劇本內容的編寫到劇本內容的展演,要求老師從“原理”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出發(fā),保證戲劇教學的理論性和政治性。
綜上所述,將戲劇教學應用于“原理”課實踐教學中有助于增強“原理”課的實效性。同時,在“原理”課中實施戲劇教學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過程,它離不開“原理”課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學校相關部門的有力配合。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真正把戲劇教學落到實處,使“原理”課實踐教學穩(wěn)定有序,最終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1] 王 勇.關于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53-55.
[2] 王洪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校內實踐教學及其操作程序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1):78-81.
[3] 岑 瑋.教育戲劇的教育意義與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1(17):7-8.
[4] 邵 旭.戲劇表演教學法:交互式英語教學的新途徑[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24-126.
[5] 房 玫.學生自講互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實踐教學的有益形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2):80-82.
Teaching Through Drama-play:A New Form of Practice-based Teaching of the CourseAnIntroductionto
BasicPrinciplesofMarxism
Li Quanxi,Wang Yunhang
(SchoolofMarxism,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
It is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based teaching of the courseAnIntroductionto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through drama,because the philosophy,goal and teaching atmosphere of them are the same. Drama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promote the equal-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strengthe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 implement drama teach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AnIntroductionto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needs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four stages which are the preparation,the play writing,the performances and the conclusion.
AnIntroductiontoBasicPrinciplesofMarxism;drama teaching;practice-based teaching
*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度校級教改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實踐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2015-07-09
李全喜(1981-),男,河南新鄉(xiāng)人,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哲學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 王云航(1991-),女,河南三門峽人,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發(fā)展。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0.013
G642
A
1008-6285(2015)10-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