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琴
(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山西 太原 030021)
淺析刑事案件現場處置原則
□張文琴
(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山西 太原 030021)
摘要:刑事案件案發(fā)現場,記載著豐富的犯罪信息,是大多數刑事案件偵查工作啟動的最原始依據。通過對先期趕赴現場民警進行現場處置的工作及要求分析,概括出現場處置原則,即:緊急情況處置優(yōu)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最大限度保護現場,保障偵查工作進行。
關鍵詞:刑事案件;現場處置;原則
遇有刑事案件警情,需要立即趕赴現場處置的,或者110報警服務臺指令趕赴現場處置的,根據《公安機關辦案細則》及其他相關規(guī)定,要求民警應當盡快到達現場,依法、穩(wěn)妥、果斷處置。同時對先期趕赴現場的民警進行現場處置規(guī)定了常規(guī)處置程序六項:一是劃定保護區(qū)域,布置現場警戒,保護現場;二是抓捕、看管和監(jiān)視犯罪嫌疑人;三是救助傷員;四是進行初步現場調查;五是核實情況,保全證據,并迅速報告上級公安機關;六是向偵查人員通報案件發(fā)現經過、現場保護和初步處置的情況。嚴重暴力案件處置程序三項:一是對可能受侵害的重點目標采取保護和警戒措施;二是向鄰近地區(qū)發(fā)出預警通報;三是迅速通知公安檢查站點進行堵截。對現場處置的原則,法律及公安機關的相關規(guī)定、文件中沒有做出明確表述。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本文擬通過對先期趕赴現場民警進行現場處置的工作及要求分析,概括出現場處置原則,以保障現場處置工作的質量。
一、刑事案件現場處置原則提出的理由
雖然公安機關對刑事案件現場處置提出了要求,對具體的工作項目規(guī)定了程序,公安實踐中,民警按照要求和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現場處置已成習慣,但是現場處置中延誤時機、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威脅繼續(xù)延續(xù)等處置不力的情況間或出現。下面結合某地公安機關對某日發(fā)生的街面搶劫案件的現場處置情況進行分析。看一下具體情況:
某時某地公安機關110指揮中心接到某公司財物主管王某的報案稱:其從銀行取現返回公司途中,在甲地遭到兩名駕駛一輛摩托車的犯罪嫌疑人的搶劫,搶走現金10萬元,并致其右手臂剮蹭型損傷。[1]接警民警在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后,3分鐘之內趕到案發(fā)現場,立即進行現場處置。
首先,接警民警對王某被搶地點,布置警戒,劃定現場區(qū)域范圍,保護現場;其次,對被害人王某的傷情進行了觀察并詢問是否需要去醫(yī)院實施救護;再者,向被害人王某核實搶劫的情況;接著,對被害人王某進行詢問,并制作筆錄保全證據。就在民警就王某被搶的過程、經過、結果、犯罪嫌疑人情況等進行詢問的同時,警情還未履行上報,進行現場處置的民警再次接到110指揮中心的指令,在其轄區(qū),距離本處置現場3公里范圍內的乙地,又有一起街面搶劫警情,需要現場處置。
現場處置民警兵分兩路:一路民警繼續(xù)在甲地進行現場處置,按照處置程序結束詢問,上報核實的情況,同時向隨即趕到的偵查人員通報案件發(fā)現經過、現場保護和初步處置的情況等。另一路民警趕赴乙地進行現場處置。
在乙地進行現場處置的民警,同樣按照先前的處置程序進行。在對被害人進行詢問時,發(fā)現乙地街面搶劫的犯罪嫌疑人特征及案發(fā)地的方向與甲地警情相符。把警情上報后,隨即趕到的偵查人員,對甲、乙兩地的街面搶劫案件決定并案偵查,并對偵查工作進行了部署。
負責案件偵查的偵查人員,在案發(fā)后24小時將甲、乙兩地的街面搶劫案件犯罪嫌疑人范某、張某在某游戲廳抓獲,并從其臨時住所,繳獲部分贓款數百元、贓物數件等。
對此案的現場處置情況進行分析,我們認為有兩方面令人遺憾:一是處置程序按部就班的進行,導致延誤破案時機?,F場處置民警,在接到警情后3分鐘之內趕到案發(fā)現場甲地,立即按照程序逐步進行現場處置,在得知乙地警情后,立即分派警力前往現場處置?,F場處置民警,可謂按照要求,做到了盡快到達現場,依法、穩(wěn)妥、果斷處置。但是,現場處置民警如果能夠在核實警情后,對被害人先進行初步詢問(而不是制作筆錄后),掌握犯罪嫌疑人特征及逃跑方向,迅速上報,縮短偵查人員趕來的時間,為偵查人員部署緊急措施提供時機,犯罪嫌疑人或許會在乙地案發(fā)現場或逃跑的路途中被抓獲(而不是后來隱藏在某處被找到),導致延誤破案時機,增加了偵查的工作量等。二是抓捕犯罪嫌疑人等緊急措施沒有及時采取,導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繼續(xù)延續(xù)?,F場處置程序中,只規(guī)定了抓捕、看管和監(jiān)視犯罪嫌疑人的工作項目,并沒有對“抓捕、看管和監(jiān)視犯罪嫌疑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表述,因此各地公安機關對其有多種理解。如此案的公安機關認為,“抓捕、看管和監(jiān)視犯罪嫌疑人”針對的是在案發(fā)現場的犯罪嫌疑人;也有的公安機關認為,還應當包括離開案發(fā)現場逃跑不久的犯罪嫌疑人等。現場處置民警如果能夠對被害人先采取初步詢問(而不是詳細詢問后),掌握犯罪嫌疑人特征及逃跑方向后,迅速采取追捕抓獲(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緊急措施,犯罪嫌疑人或許會在乙地案發(fā)現場或逃跑的路途中被抓獲,而不會又實施了第二起搶奪案件,導致犯罪嫌疑人對贓款進行了大筆的揮霍,所剩無幾,致使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繼續(xù)延續(xù),大部分臟款無法追回等。
綜上,公安機關現場處置實踐,僅僅依靠規(guī)定的現場處置要求及規(guī)定的工作程序項目是不夠的,需要有新的補充規(guī)定或處置的準則,即現場處置原則指導現場處置工作。
刑事案件現場處置,是公安機關直接與民眾接觸,展示公安機關執(zhí)法能力的窗口,是考驗公安機關對法律規(guī)定的“及時查明犯罪事實,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等”要求的執(zhí)行力如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偵查學界認識到刑事案件現場處置的重要性,對“犯罪現場勘查”及子內容“現場保護”作為重點內容開展了研究。如有觀點認為,現場保護的目的為:“保持案發(fā)時的原始狀態(tài)”;現場保護的工作步驟分為五步:“一是核實情況迅速上報。即到達現場后,及時向報案人、發(fā)現人及其他知情人核實有關案件的情況,初步核查或初步詢問后,迅速將警情報告給刑事偵查部門或上級公安機關;二是劃定保護區(qū)范圍,布置警戒。防止人為、動物、自然條件等破壞現場;三是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緊急措施。如救助被害人,搶險救災,布置查控犯罪嫌疑人的措施等;四是收集對案件的反映,登記在場的證人;五是向偵查人員報告案件的發(fā)現經過及現場保護的情況”等。學界也有對現場處置的專門闡述,如在刑事案件的受案理論研究中,補充了現場處置的相關內容,認為現場緊急情況處置應放在優(yōu)先位置,現場保護是重要任務。關于“抓捕、看管和監(jiān)視犯罪嫌疑人”的要求,不僅包括在場的犯罪嫌疑人,還包括離開案發(fā)現場逃跑不久的犯罪嫌疑人等。雖然學界的理論與觀點有助于現場處置工作的優(yōu)化,但是根據目前公安職責劃分,首先進行現場處置的主體主要是公安機關的派出所民警、巡警而不是專職刑警,偵查學研究的理論較難對其達到指導意義,需要通過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對現場處置有關規(guī)定作出補充或制定處置原則,完善現場處置。
二、刑事案件現場處置原則及內涵
我們認為現場處置原則可以概括為:“緊急情況處置優(yōu)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最大限度保護現場,保障偵查工作進行?!盵2]
緊急情況處置優(yōu)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是指現場處置民警,需要把公民人身、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對刑事案件警情初步核實后,有緊急情況或有采取緊急措施條件的優(yōu)先采取。
1.緊急情況處置優(yōu)先
這里的“緊急情況處置”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被害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的緊急情況處置。如對被害人受傷的,根據情況對其實施救助或救護;對被害人或其他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可能、將要或正在遭到威脅的,采取控制、凍結等安全防范措施等。二是針對現場處在危險狀態(tài)的緊急情況處置。如火災現場、爆炸現場、中毒現場等,需要采取排除險情、搶救財物的處置措施;對正在發(fā)生的嚴重暴力案件、群體性事件、重大治安事故,最先到達現場的民警應該采取措施平息或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制止事態(tài)擴大,組織力量搶救傷員,組織疏散群眾等措施;對現場處在交通要道的,采取排除障礙、保障交通的處置措施。三是針對犯罪嫌疑人及贓物的緊急情況處置。如查控犯罪嫌疑人、制止犯罪等的措施,即現場處置民警到達現場后,對正在發(fā)生的違法侵害行為所造成的刑事案件,應采取措施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對違法犯罪嫌疑人已經逃跑但尚未遠逃的,應及時循跡追捕,并及時通知相鄰地區(qū)的公安機關守候攔截;已經逃匿的,及時向周圍群眾調查了解,組織力量對有關場所進行搜索。
這里的“優(yōu)先”指刑事案件警情核實后,首先著手調查需要采取緊急處置措施的情況,初步調查獲悉相關信息,立即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2.保障人身財產安全
保障公民人身財產安全,是刑事訴訟法的主要目的,刑事案件的現場處置,大多是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遭到威脅或侵害的情形,保障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理所當然的應當放在現場處置的核心位置。緊急措施采取,是直接或間接的對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緊急保障。這里的“人身財產安全”即包括已經侵害的人身財產安全、正在侵害的人身財產安全及將要侵害的人身財產安全。
刑事案件案發(fā)現場處置與其他現場相比較有其特殊性,不僅要對現場出現的緊急情況進行處理,同時要考慮到偵查工作的進行。“最大限度地保護現場,保障偵查工作的進行”是指,現場處置民警在對刑事案件現場處置時,應當盡最大可能,使現場保持案件發(fā)生發(fā)現時的狀態(tài),使偵查人員能夠客觀、全面的認識犯罪行為,保障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最大限度”涵蓋兩方面內容:一是指現場保護不能以傷害或損害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等為前提或代價。即對現場采取保護措施時,不能不考慮是否對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威脅,更不應當出現為了保護現場,對受傷或生命垂危的受害人不進行救助、救護,強行接受調查的情況。二是指對現場實施全方位的保護措施。即對凡是遺留與刑事犯罪有關的痕跡、物品的地點、場所、物品、人等都應當納入保護的對象。既要對刑事案件明確的案發(fā)區(qū)域采取警戒、封鎖,也要對犯罪嫌疑人事先潛伏或可能留有交通工具痕跡及其他痕跡物證的場所進行搜索;既要對案件的被害人、發(fā)現人、報案人進行詢問,也要對案件的其他知情人進行登記固定;既要保全實物證據,也要固定電子證據等。
對刑事案件現場,本著上述原則進行處置,是對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偵查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
三、刑事案件現場處置原則研究依據
現場處置原則的概括,基于法理、學理及實踐三個方面:
雖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對現場處置原則沒有作出明確表述,但我國刑訴法的主要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同時,《公安機關辦案細則》及其他相關規(guī)定要求,對現場處置,應當把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優(yōu)先采取緊急措施,對被害人救助、搶險救災、布置查控犯罪嫌疑人的措施;對現場實施保護措施,使偵查人員能夠及時的勘查到原始案發(fā)現場,客觀認識犯罪行為,使偵查工作按照案件的真實情況部署進行,順利破案。因此本文對現場處置原則的概括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范的立法宗旨。
對現場處置原則的概括,還基于偵查學界的研究成果。如前所述的現場保護和現場處置的有關研究等,認為緊急措施采取放在優(yōu)先位置等,[3]對現場處置原則的概括符合學界對有關理論的研究。
通過對上文所述的刑事案件現場處置案例的分析,我們發(fā)現派出所民警、巡警出現現場處置不力,公民人身傷害、財產損失難以挽回的并非個案。更有甚者,原始案發(fā)現場保護不力,使重要的證據遭到破壞或遺失,使案件成為疑難案件,不能結案。因此,現場處置原則對公安實踐有指導價值,不僅是刑事警察,而且應當是所有公安民警理解和掌握的一項工作原則。
綜上對“現場處置原則”概括與分析,目的是對現場處置的有關規(guī)定提出完善建議,豐富現場處置工作及公安理論研究。對現場處置主體而言,使其在現場處置原則的引導下,因案施策,從而使公安機關達到及時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蘇杰.福建系列尾隨盜搶銀行取款人案件調查[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5-06-14/07206167500s.shtm.
[2]張文琴.刑事案件偵查任務與技能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32.
[3]高春興.犯罪現場勘查[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35.
(責任編輯:王戰(zhàn)軍)
2015年7月第23卷 第3期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ournalofShanxiPoliceAcademy Jul.,2015 Vol.23 No.3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85X(2015)03-0067-04
收稿日期:2015-04-08
作者簡介:王海峰(1989-),男,山東濟寧人,天津市公安局物證鑒定中心理化檢驗室科員;范燁(1977-),男,內蒙古人,廣州市白云區(qū)刑警大隊副大隊長。
Principles on Handling Criminal Cases on the Spot
ZHANG Wen-qin
(ShanxiPoliceAcademy,Taiyuan030021,China)
Abstract:The spot of criminal case includes abundant criminal information and is the most original foundation for starting the investigation. The principles on handling such cases on the spot were summariz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spot handling work and demands, which include priority of urgency, assuring personal safety as well as property safety, maximum protecting the spot and ensuring investigation work smoothly.
Key words:criminal cases; handling on the spot; principle
【刑事偵查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