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龍 (遼寧省大石橋市水源鎮(zhèn)中心小學 115100)
探究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
李福龍
(遼寧省大石橋市水源鎮(zhèn)中心小學 115100)
小學語文學習是學生整個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并且也是最為基礎的一個階段,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雖然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jīng)實行了相應的改革措施,但是教師的教學語言依然缺乏一定的活力,這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是不利的。本文在分析小學語文教學語言作用的基礎上探討其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 語言特點作用
語言永遠是人們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其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方面有重要意義。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自身的語言特點并進行學習,使語文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與科學性,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
近些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學校小學語文教材的形式與內(nèi)容都逐漸變得多樣化,并且相對應的語文知識也在不斷加深與擴展。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在執(zhí)教過程中對教師的表達能力與知識體系的考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雖然有很多的課文體裁都存在差異,但有一點卻是不變化,那就是在這些課文都流露出一些與實際生活道理有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①如果語文教師不對小學生的學習加以指導,那么這些具有一定深意的文章對小學生來說就顯得難以理解。因此,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注重語言表達,以此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在根本上幫助每個小學生都能透徹理解文章里面的真正內(nèi)涵,使語文教學更加富有審美意趣,最終提高教學水平與工作效率。
首先,規(guī)范性。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應當具備的最基礎素質(zhì)就是語言的規(guī)范性。關于這一點,我國教育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語言水平方面也有相應的規(guī)定,教師也必須在嚴格執(zhí)行或遵守這方面規(guī)定的前提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②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由于語文教學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每個教師的行為與言語會對小學生的價值觀與世界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對語言的規(guī)范使用,并將自身具有的示范作用全面展現(xiàn)出來,從而順利完成指派的教學任務。不管是在心理發(fā)展方面還是智力發(fā)展方面,很多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都會體現(xiàn)出不成熟的特點。而這一時期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模仿能力又是最強的,因而教師要結合小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其進行語文學習。這些都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清楚意識到教學語言對小學生的影響,并借此對小學生的語言行為進行規(guī)范與引導,使小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知識,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科學性。小學語文是一門具有很強規(guī)范性的學科,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正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語言表達的科學性與準確性,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第一,在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以及對漢字的讀音應當具備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并且要注意語言表達的邏輯思維與語言搭配的合理性。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是每個小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③有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語文教師應當利用正確的語言發(fā)音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從而提升小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同時,語文教師也應當意識到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因素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合一定的情感因素施展教學方案,并且通過規(guī)范的語言將知識傳達給學生,這樣可使學生對語言的掌握與理解變得更加輕松容易,并且也可以使學生在使用詞語時表達的含義更加清楚與準確。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將其自主性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④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在教學語言方面,語文教師要充分注意每個學生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的差異,并且盡可能使用一些學生易于理解的語言與文字,盡可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生動性與生活化的詞語拉近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與融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參與學習,最終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最后,趣味性。和別的學科相比,語文這門課程的趣味性較強,并且其中的語言運用也是最具多樣化的。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實踐活動中應當依據(jù)課堂教學現(xiàn)狀創(chuàng)設出趣味性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將小學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例如,在開展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于那些小學生難以領會或理解的詞語教學,小學教師可以在對其進行講解時利用一些較為合理的比喻手法,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及運用,以此來⑤將課堂學習氣氛充分調(diào)動起來,提高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產(chǎn)生的煩躁心理與厭倦心理。在教學活動開展時,小學教師必須重視語言的趣味性,并且適當把握課堂教學的紀律性與嚴肅性,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有以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參與到學習當中,才能全面開發(fā)思維水平,提高學習效率。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注意自身的語言表達與詞匯使用。特別對于模仿力很強的小學生,教師在教學時更加應當注意語言使用的規(guī)范性、科學性與趣味性,并將語言的這三方面特點充分融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終實現(xiàn)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提升自身教學素質(zhì)的目的。
注釋:
①王芳.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淄博師專學報,2011(2):11-14.
②李麗.注意有機延伸升華語言訓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積累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1(17):59.
③萬少敏.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索[J].赤子:中旬,2013(8):317.
④樊芳芳.探究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J].才智,2013(12):58.
⑤楊曉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探究[J].才智,2014(21):197.
(責編 喬召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