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孟道 (河北省巨鹿縣實驗中學 055250)
新視野下的初中政治教學探究
侯孟道
(河北省巨鹿縣實驗中學 055250)
初中思想政治這門學科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培養(yǎng)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基礎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政治這門學科足夠的重視,大膽地采用一些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在認知結(jié)構(gòu)和求知欲上的沖突,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也只有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的建立,才能逐漸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結(jié)合三個方面,探討了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幾點見解,以供廣大同仁參考、借鑒。
初中政治 創(chuàng)新 視野 教學
在互動教學中,要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教師進行科學的指導、引導,做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做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激勵者。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由教師進行釋疑、歸納和總結(jié),教師還要及時地澄清學生學習中的一些疑點和誤點,在互動中達到對知識的全面理解。
1.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政治教學中,建立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就要求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教學,及時地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知識障礙,了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以及成長的背景,進而再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指導與關愛,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這種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熱情,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2.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從而使教師在教學中更有針對性,進而達到生生互動的教學目的。比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學習政治知識后對學習有沒有啟發(fā)作用,再廣泛地聽取學生的意見,然后再進行有效的歸類,最后組織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在探究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生生之間的現(xiàn)身比對和交流,能更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延續(xù)“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縱使教學內(nèi)容很豐富,素材也是來源于生活,但是,長期這樣下去的話,也會讓學生覺得厭煩,時間久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就會逐漸平淡。政治課的內(nèi)容主要是來自于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和學生自身的實際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和延續(xù)。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生活化的素材通過簡單的語言很難再現(xiàn)出來,學生也就很難獲得生活上的體驗,這時,如果借助于現(xiàn)代化的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一種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接觸多媒體課件的同時,還能夠獲得生動、真實的生活感受。因為用多媒體的形式將政治中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會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將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引入到教學中,也是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最基本的一個因素。因此,想要讓課堂教學展現(xiàn)出真實性的效果來,就需要將生活化的情境與教學有效地融合,同時,還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內(nèi)容,充分結(jié)合時代發(fā)展的情況,讓思想政治課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體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特色來。除此之外,還可以設計一些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思考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不斷地完善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的系統(tǒng)化,幫助學生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整體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加入一些實踐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政治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教學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及時地引導并鼓勵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還可以讓學生參加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社會活動,通過具體的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2.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樹立學生的主體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也是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的主流。素質(zhì)教育也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后,才會喚起學習的激情,進而才能順利地進入到學習的角色當中,和教師一起參與知識的形成、發(fā)展和應用的過程,這樣的教學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有效地彰顯出課堂教學的生命力來。因此,要使思品課順利地回歸到生活當中,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這是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必經(jīng)之路。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初中政治教師也要及時地更新教學觀念,緊跟課程發(fā)展的步伐,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逐漸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zhì)量。因此,為了構(gòu)建高效的政治課堂教學,為了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政治教師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分析。
[1]周繼平.試述十八大精神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機體現(xiàn)[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6).
[2]包純慶,初中政治課教學選擇幾要素[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5(5).
[3]朱來年.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2).
[4]吳從慶.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活動討論法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9).
(責編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