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義
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jié)變化和氣溫高低的轉換而發(fā)生的一種短暫生理現象。春天,氣溫適中,皮膚和肌肉處于弛緩舒張的狀態(tài),血流緩慢,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減弱,于是出現昏沉欲睡的“春困”現象。
春困雖然不是病,卻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做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工作效率低下。有什么辦法可以緩解春困呢?
不妨讓飲食來幫幫忙。
春天飲食宜清淡。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后產生疲憊現象,表現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飲食宜清淡適口。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春困與維生素攝入不足有一定關系。所以挑選食物要好“色”,即多食深色蔬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的蔬菜清單中,深色蔬菜應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這里的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蔬菜,這類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胡蘿卜素)及礦物質。今天推薦3種營養(yǎng)豐富,對緩解春困有幫助的蔬菜。
韭菜
韭菜自古就享有 “春菜第一美食” 的美稱。春季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肝, 此時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的脾胃之氣,對肝功能也有益處?!侗静菥V目》記載 “正月蔥, 二月韭”,就是說二月生長的韭菜最益于人體健康。初春時節(jié)的韭菜品質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 有 “春食則香,夏食則臭” 之說。血壓低、貧血的人可抓住二月韭的機會(這里講的二月是指農歷二月,不是公歷2月),盡可能多吃韭菜,補養(yǎng)身體。
韭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多吃有美容護膚、益目和潤肺之功效,使人皮膚滑潤而柔韌,眼睛明亮而有神,并能少患感冒、咳喘等疾病。
韭菜中的硫化物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 B1及維生素 A,因此韭菜與維生素 B1和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豬肉類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較營養(yǎng)的吃法。不過,硫化物遇熱易揮發(fā),因此烹調韭菜時需要急火快炒起鍋,加熱稍微過火,便會失去韭菜風味。
胡蘿卜
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yǎng)豐富的家常蔬菜,有“小人參”的美譽。
胡蘿卜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揮發(fā)油等成分。
胡蘿卜中多種胡蘿卜素和類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來源,高溫下也很少被破壞,并容易被人體吸收,進而轉變成維生素A。
胡蘿卜科學合理的烹飪方法是:①將胡蘿卜切成塊狀,用足夠的油炒(因為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需加油炒才容易吸收,不宜生吃);②將胡蘿卜切成塊狀,與豬肉、羊肉或牛肉等一起用壓力鍋燉15~20分鐘。
南瓜
春天要適當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鉀是幫助維持細胞水分的主要礦物質之一,可以讓人精力旺盛,起到緩解春困的作用。
推薦一種最簡單的南瓜吃法:將南瓜去籽洗凈,切成塊狀,上蒸鍋蒸15~20分鐘即可,不用加任何調味品,可以代替部分主食,營養(yǎng)素保存率較高。
除南瓜外,含鉀量較高的食物還有甜菜葉、毛豆、大蒜、甘藍、竹筍、紅心蘿卜、莧菜等,都可以酌情多攝入些。
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的鉀,如葡萄干、桔子、香蕉、蘋果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春暖花開,除了飲食外,積極的戶外鍛煉,可以幫助人們呼吸新鮮空氣,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huán),打起精氣神,幫助身體消除困倦,擺脫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