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語言服務產(chǎn)業(yè)在中國的發(fā)展,面向譯者的術語管理之重要性已成為MTI培訓學校的共識,因普通術語學理論無法為譯者術語管理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持,學界需要投入對交際術語學的系統(tǒng)研究,從而為術語翻譯培訓做有力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譯者術語管理,普通術語學,交際術語學
中圖分類號:N04;H0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578(2015)01-0005-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the importance of ad hoc terminology management has been realized by the translator trainers. The translator training programs need more systematic study on communicative theory of terminology to support their courses.
Keywords: ad hoc terminology management /translatororiented terminology management, general theory of terminology, communicative theory of terminology
引言
《術語管理手冊第一卷術語管理的基本方面》[1]是一部面對術語工作者、譯者、詞典編纂者、領域專家、標準化工作者等職業(yè)角色的實用著作,以上工作者的共同特點是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著手術語問題。該書有著寬廣的研究視角,聚焦的三大問題是:術語管理的基本方法、術語工具的使用和創(chuàng)造(術語數(shù)據(jù)庫、在線詞典等)和術語的應用。書中將terminology management(術語管理)定義為any deliberate manipulation of terminological information即對各種角色術語活動的統(tǒng)稱;區(qū)分了systematic terminology management和ad hoc terminology management兩個概念,前者用于“一般術語管理”,后者指的是“針對譯者的術語管理”,簡稱“譯者術語管理”。鑒于在現(xiàn)代語言服務產(chǎn)業(yè)中,術語翻譯已經(jīng)同計算機技術、翻譯項目管理相融合,具有較寬的研究外延,筆者認為使用“譯者術語管理”來代替“術語翻譯”,更能體現(xiàn)研究領域的系統(tǒng)性。
一普通術語學無法為譯者術語管理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持
歐根·維斯特(E.Wüster)是現(xiàn)代術語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其提出的普通術語學理論是指導術語研究的權威理論。維斯特認為“普通術語學是語言學中一門重實效的學科,它在國際水平上,通過對概念、意義形式和拼寫法的相互適應,從而使各民族的專業(yè)語言之間得到協(xié)調(diào)……”,“從目標設定的角度來看,普通術語學的任務是為術語語言研究和術語詞典編纂制訂基本的原則”[2]。
筆者認為,普通術語學無法為譯者術語管理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撐,以下從普通術語學的3個基本特點入手進行闡釋。
1.普通術語學要從概念的研究出發(fā)
這一特點是術語標準化的理論基礎,但是譯者術語管理不同于術語標準化[3]。例如,在《術語管理手冊》中指出譯員的術語管理有別于傳統(tǒng)的術語管理,其流程差異如表1所示。
可見,針對譯者的術語管理并不是以概念的研究作為出發(fā)點的,而是首先要解決如何在碎片化的專業(yè)文本中識別術語。
2.普通術語學只研究詞匯
維斯特指出,術語學不研究單詞的“變格變位”(flexionslehre),也不研究“句法”(syntax) [3]。但是最初從事術語翻譯的人經(jīng)常犯的錯誤就是認為只有單詞可能是術語,而實際上譯者在翻譯中會遇到單詞、詞組、句子等不同語言形態(tài)的術語單位。
例1:Concrete should always be placed in horizontal layers which are compacted by means of high frequency powerdriven vibrators of either the immersion or external type, as the case requires, unless it is placed by pumping[4].
誤譯:一般情況下,除使用泵來澆筑外,混凝土都應在水平方向分層澆筑,并使用插入式或表面式高頻振搗器搗實。
分析:it is placed by pumping應譯為“泵送混凝土澆筑”,系“用固定式混凝土輸送泵通過管道直接將混凝土送入基礎或結構模板內(nèi)澆筑”的一種澆筑方法?!氨盟突炷痢币话惚磉_為pumping concrete、concrete pumping,而此處it指代concrete,是被動句結構,同樣承載“泵送混凝土”專業(yè)概念。
方夢之先生認為:“翻譯合成科技術語時,常常需要對科技術語做結構和語義分析,所有這些需要譯者具有語言知識和科技知識的雙重功力。許多譯者常常因為缺乏這種能力而得出拙譯和誤譯,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修飾語與被修飾語語義關系理解的混亂上”[5]??傊?,在譯者進行術語識別時,不僅要研究術語,還要研究其他句法表達的專業(yè)概念。這些問題都不在普通術語學的討論之列。
3.普通術語學要進行共時的語言研究
普通術語學僅關注術語現(xiàn)在對應的概念,而在翻譯實踐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面就是“翻譯錯誤”,大量術語翻譯錯誤需要從歷時的角度考慮術語誤譯的原因[2]。
例2:“焊縫”是否應譯為weld[6]?endprint
分析:在焊接領域,“焊縫”一詞常與“焊接接頭”混淆,盡管GB 150—2011中為保持焊接術語的一致,已將過去所稱的“焊縫”改為“焊接接頭”。但由于術語的約定俗成,在業(yè)內(nèi)“焊縫”仍按兩種意義在使用:一種是“焊接接頭”,另一種是“焊接發(fā)生熔化和凝固的區(qū)域”。持前一概念的“焊縫”可譯為weld或welded seam(參閱全國科技名詞委網(wǎng)站),但后一概念如何譯?是否如網(wǎng)上討論仍譯為weld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據(jù)百度百科對“焊接接頭”的定義:焊接接頭包括焊縫、熔合區(qū)和熱影響區(qū),參考專業(yè)信息源,我們發(fā)現(xiàn)作為“熔化凝固區(qū)”的焊縫(或焊縫金屬)概念,其常用英文術語為fusion zone,只偶見weld的用法。因此,由于歷時原因,“焊縫”和“焊接接頭”的混用,導致譯者在譯名選取時會犯錯。
還有一些術語有約定俗成的名稱,如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對應的中文術語為“甚高分辨率輻射儀”,該中文譯名雖不符合漢語習慣,但因為約定俗成,不能另創(chuàng)新譯名。
因此,普通術語學從概念入手所進行的靜態(tài)術語研究,不能為譯者避免術語約定俗成造成的錯誤提供直接的理論指導。
綜上所述,對于譯者術語管理來說,研究如何在“碎片式的文本中識別術語”應成為譯者術語管理的重要研究內(nèi)容。與標準化術語工作者不同,譯者往往不是領域專家,他們甚至對所翻譯的文本屬于什么專業(yè)領域都無法辨別;他們所能檢索到的原語和譯入語的平行文本數(shù)量可能非常有限;他們無法接觸到領域專家;由于交稿時間所限,他們沒有時間進行廣泛的檢索;雖然獲得了所需的信息,但是他們沒有時間來進行廣泛和全面的術語詞條創(chuàng)建。針對譯者進行術語管理的種種不利條件,建立相應的理論支持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譯者術語管理需要加強交際術語學研究
馮志偉先生在評價維斯特的《普通術語學和術語詞典編纂學導論》這本著作時,提出了其美中不足之處,如“這部著作對于術語學和術語標準化工作具有重大貢獻,但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難免存在各種局限性。根據(jù)近年來術語學和術語標準化工作的進展,我們認識到,除了像維斯特那樣從概念出發(fā)來研究術語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知識本體的角度來研究術語;除了像維斯特那樣在術語學中只研究詞匯之外,我們在術語學中也可以研究句法和語義;除了像維斯特那樣進行共時的術語研究之外,我們也可以進行歷時的術語研究”[3]。筆者認為交際術語學可以彌補普通術語學不足,為譯者術語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筆者基于張鵬《交際術語學理論(TCT理論)對普通術語學理論(TGT理論)的批判》[7]一文,從譯者術語管理第一步——“術語識別”角度淺議交際術語學對術語翻譯過程的理論指導作用。
1.術語的一詞多義
如果一個術語可以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概念,而這些概念之間,又有某種語義上的聯(lián)系,那么這個術語就叫作多義術語(polysemous term)。多義術語可以出現(xiàn)于同一概念系統(tǒng)中,也可以出現(xiàn)于不同的概念系統(tǒng)之中[8]。
例3: Another aspect is related to chemical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plants growth: aluminum toxicity is a problem in low pH soils, where it may reduce plant growth[9].
分析:aluminum toxicity具有農(nóng)業(yè)科學中的“鋁毒”和醫(yī)藥科學中的“鋁中毒”等兩種以上的詞義。當多領域共享同一術語詞時,譯者需要對語境進行辨別,識別應選擇哪一領域的術語譯名。根據(jù)普通術語學,處于不同概念體系的多義術語,可根據(jù)其概念體系或所屬學科的不同來區(qū)分其意義。
2.日常詞匯術語化問題
術語生成主要依據(jù)三種方法:“利用現(xiàn)有的術語資源”“對現(xiàn)有術語資源的修改”以及“創(chuàng)造新的語言單位與之匹配”?!袄矛F(xiàn)有術語資源”的方法在術語生成中很常見,即對現(xiàn)有術語進行詞義的延伸,使其同時能夠表達新概念。在翻譯中,一個利用已知術語資源的方法是利用日常詞匯的多義性??梢杂门c它最相像的東西來定義它,命名理據(jù)可以在形態(tài)、位置、功能的相似性中找到,如dovetail back saw,gooseneck clamp。但有時使用的是完全暗喻,獨立存在,這時就分不清生活詞語和專業(yè)含義了,如在土木工程中的一些詞:furring、anchor、apron、bleeding、pocket[10]等。
這時譯者需要分析語境,判別具有專業(yè)意義的詞匯,繼而斷定其術語性。如:
例4:Under some conditions this vibration will reach and maintain a steady amplitude whilst under other conditions the vibration will build up and unless cutting is stopped considerable damage to both the cutting tool and workpiece may occur.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chatter.
譯文:在某些情況下,振動將保持穩(wěn)定,而在另一些情況下,振動將加劇,除非停止切削,否則刀具和工件可能發(fā)生相當嚴重的破壞。這種現(xiàn)象稱作“刀振”。
分析:考慮到原文談及切削中刀具的振動問題,根據(jù)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可以判斷clatter是具有專業(yè)意義的詞匯,因此在翻譯時就會尋找其專業(yè)含義,而不會取其普通含義。
根據(jù)學者張鵬的研究,交際術語學的目標是收集在特定話語場合下,關于某個話題具有術語價值的單位,提出與該場景相匹配的“術語變體形式”。研究語境和術語的關系規(guī)律對譯者術語管理具有直接指導價值。endprint
3.翻譯中的術語單位
交際術語學認為,在表達專業(yè)概念時, 專業(yè)語言單位可以構成語法的不同成分, 如形態(tài)學(語素)、詞匯學(詞匯單位)、短語單位和句法單位。短語單位可以詞匯化, 變成一個詞匯單位, 此時這個詞匯單位內(nèi)部可能有句法結構可循。詞匯單位的總和(單一詞詞匯、多詞詞匯、短語性詞匯)就是術語系統(tǒng),術語系統(tǒng)中最典型的類型是稱名性術語(名詞居多) [9]。大量科技翻譯實踐表明,交際術語學對于術語詞形的觀點與翻譯文本中的術語形態(tài)描述是一致的。交際術語學如果能使用語言學手段對不同專業(yè)語境中使用的術語單位進行歸納總結,必將為譯者的術語識別提供很好的理論參照。
4.術語的多詞一義
科技文獻中的同義術語主要來自同義術語的存在以及作者在篇章內(nèi)使用的臨時同義表達(這種臨時同義關系脫離篇章后不復存在)。
例5: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
譯名: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
分析:“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指用不熔化極鎢極來完成焊接的工藝,其焊接區(qū)域由氣體通常是惰性氣體來阻止周圍環(huán)境空氣的有害作用。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和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都是其對應英譯名,意義完全相同,在上下文語境中可互換使用。但如果譯者不懂專業(yè),容易望文生義,將gas tungsten arc welding直譯為“鎢極氣體(保護)弧焊”,造成術語概念差錯(因為氣體保護包括惰性氣體保護和活性氣體保護兩種,對GTAW來說,其工藝特征是惰性氣體保護),導致同義術語不能統(tǒng)一。
又如醫(yī)學中的植入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簡稱ICD)主要用于預防各種心臟疾病患者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的猝死,“傳統(tǒng)ICD”植入多通過鎖骨下靜脈植入電極與心內(nèi)膜接觸,也稱“經(jīng)靜脈ICD”。這項技術有從不同角度表述的兩個名稱。
以上同義術語產(chǎn)生的原因可以在普通術語學中得到解釋:主要是由于缺乏足夠的專業(yè)知識而誤造術語;不同的學派、學科分支以及不同廠家的標新立異,使得同一個概念用不同的術語來稱說;或者由于標準化工作沒有做好,對于新產(chǎn)生的同義術語未能及時處理;還可能是由于地域差異導致的同義術語,如簡體和繁體的術語差異。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在翻譯中“同義術語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是由于另一原因造成的,即作者考慮到避免措辭的重復,習慣用上下義詞、替代詞等各種語言學手段來指代同一術語概念,而譯者并未察覺。如下例所示:
例 6:Heat treatment is thermal cycling involving one or more reheating and cooling operation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steel,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product, and the properties desired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duction cycles to use.
The object of heat treating metals is to... In the application of any heat treatment it is desirable that... so that a method of treatment...to determine the correct procedure to be followed.
分析:文章中作者為避免多次使用heat treatment,使用了 thermal cycling這樣的上義詞、 heat treating metals 這樣的動詞詞組以及不帶有專業(yè)含義的名詞詞組,如production cycles、treatment和procedure來重復所指,譯者翻譯時都要識別并譯成“熱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此種多詞同義的現(xiàn)象分散在整個篇章中,對譯者識別術語具有較大的挑戰(zhàn)性。
對于此種現(xiàn)象,交際術語學解釋說“術語應用于專業(yè)交流,它最重要的特征是語言學因素(包括語義、詞匯、語篇)和語用因素(包括發(fā)話者、中介者、話語接收者、場景)”[7]。從交際術語學角度研究術語在篇章中的使用問題對術語翻譯工作者和技術寫作人員都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結語
總之,從譯者術語管理的第一步——“術語識別”角度來看,交際術語學需要與普通術語學齊頭并進,確立自己的研究對象,才能為譯者術語管理提供實用的理論支持。當前全國翻譯碩士培養(yǎng)MTI在中國發(fā)展迅速,許多學者已經(jīng)關注到術語翻譯在翻譯產(chǎn)業(yè)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2013年1月在《中國翻譯》上發(fā)表的《高校MTI術語課程構建》、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的教材《術語翻譯研究導引》等。但目前來看存在的問題是術語翻譯研究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介紹的翻譯方法仍局限在“準確性”“可讀性”“約定俗成性”等從概念到命名的普通術語學角度,脫離語境地去指導術語翻譯實踐。筆者對比了譯者術語管理和傳統(tǒng)術語管理流程的差異,從普通術語學的三大特點證明其不適用指導以術語翻譯為核心的譯者術語管理,然后從術語識別的角度探討和證明了交際術語學研究應該成為譯者術語管理的重要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 賴特S E,布丁G. 術語管理手冊第一卷術語管理的基本方面[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 馮志偉.術語學與語言學的關系[J].中國科技術語,2007(3):11-15.
[3] 馮志偉.評《普通術語學和術語詞典編纂學導論》[J].中國科技術語,2012(4):54-57.
[4] 冷冰冰.從“言語術語”之語言屬性釋術語誤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4(1):3-4.
[5] 方夢之,范武邱.科技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100.
[6] 冷冰冰.科技翻譯典型翻譯癥之分析[J]. 中國科技翻譯,2012(3):8-11.
[7] 張鵬.交際術語學理論(TCT理論)對普通術語學理論(TGT理論)的批判[J].中國科技術語,2011(2):15-21.
[8] 馮志偉.現(xiàn)代術語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47.
[9] 冷冰冰.科技術語在線檢索策略的實證探究[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176-177.
[10] Juan C, Sager. Term Formation(C)//Handbook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Basic aspects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97: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