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敏
子宮頸鱗狀細胞癌臨床常見,其發(fā)病以青年人和老年人多見。老年人發(fā)病常是非HPV病毒感染相關的,此時多種促癌基因和蛋白起明顯的作用,常常伴有抑癌基因的失活。細胞周期檢測點激酶(CHK-2)是細胞周期檢測點G1/S、S和G2/M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激酶,可以有效修復DNA有損傷,近來其在腫瘤的作用逐漸引起關注[1]??臻g重組因子1(RSF-1)是促癌基因,可以有效的使細胞生長信號和生長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促進細胞的增殖,尤其是腫瘤進展中[2,3]。本文探討老年人子宮頸鱗狀細胞癌中CHK-2和RSF-1的表達,關注其相關性,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行子宮頸鱗狀細胞癌根治手術的老年人作為觀察組,術后均常規(guī)留取的蠟塊組織,納入均符合WHO中的診斷標準。共觀察112例,其中男59例,女53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8±5)歲。其中角化型鱗癌50例,非角化型鱗癌62例。患者手術前均未進行放、化療。同時選取子宮脫垂并診斷為慢性子宮頸炎的老年人的宮頸鱗狀上皮組織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6±6)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免疫組化檢測CHK-2和RSF-1蛋白的表達
CHK-2和RSF-1蛋白的濃縮液均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正式實驗前進行預實驗,依不同比例進行測試,選擇染色最理想的濃度進行實驗。CHK-2和RSF-1的檢測應用免疫組化二步法。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CHK-2和RSF-1的判定方法 CHK-2的實驗結果以細胞核中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反應細胞,RSF-1的實驗結果以細胞質中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反應細胞,每張切片中選擇染色較集中的上皮細胞區(qū)域,計數(shù)5個400倍的視野,取其平均值作為樣本最終的陽性表達率,以陽性細胞≥25%定為陽性,以陽性細胞<25%定為陰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AS 6.12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CHK-2和RSF-1蛋白表達陽性率比較
CHK-2和RSF-1在2組中表達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即觀察組中CHK-2低表達,而RSF-1高表達。見表1、圖1~6。
表1 2組CHK-2和RSF-1表達例(%)
圖1 宮頸鱗癌(HE×100)
圖2 正常宮頸鱗狀上皮(HE×100)
圖3 CHK-2在宮頸鱗癌中陽性表達(IHC×100)
圖4 CHK-2在正常宮頸鱗狀上皮中陰性表達(IHC×100)
圖5 RSF-1在宮頸鱗癌中陽性表達(IHC×100)
圖6 RSF-1正常宮頸鱗狀上皮中陰性表達(IHC×100)
2.2 觀察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CHK-2和RSF-1蛋白表達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中CHK-2和RSF-1的表達的與腫瘤的最大徑、頸管累及深度、淋巴結轉移和Ki67的表達密切相關。見表2。
表2 觀察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CHK-2和RSF-1蛋白表達陽性率比較 例(%)
2.3 觀察組中CHK-2和RSF-1表達的相關性分析
對觀察組中CHK-2和RSF-1的表達進行線性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CHK-2和 RSF-1的表達呈負相關(r=-0.46,P=0.0174)。
宮頸鱗癌最常見,發(fā)生在老年患者常是非HPV感染相關的,此時促進腫瘤進展的主要是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這時誘導腫瘤進展過程中,腫瘤細胞增殖活性升高,生長速度加快,侵襲能力更強[4]。CHK-2是目前研究較多的細胞周期檢測點激酶,也是細胞周期檢測中最關鍵的效應蛋白激酶[5,6]。CHK-2作為ATM和ATE的下游效應基因,如果細胞的DNA受到損傷或破壞時,被ATM和ATR活化的CHK-2通過其下游的底物磷酸酶CDC25和14-3-3蛋白來激活細胞檢測點關卡,使細胞周期阻滯在G1/S轉折處、S期和G2/M 轉折處,此時發(fā)揮DNA 修復的作用[7,8],如果其表達丟失或異常,則細胞增殖活性出現(xiàn)異常。RSF-1又名HBXAP,是位于11號染色體長臂1區(qū)3帶5亞帶區(qū)域的擴增基因,其包含了PHD區(qū)域[9]。近年來相關研究認為RSF-1是人類核心蛋白及染色質組裝相關因子家族的一員,可編碼細胞核蛋白,參與染色體重組和轉錄調控[10,11]。Mao 等[12,13]通過在侵襲性口腔鱗狀細胞癌中研究RSF-1的表達,認為RSF-1的表達與腫瘤的脈管浸潤、病理性核分裂像的數(shù)量、轉移、腫瘤復發(fā)和疾病的分期密切相關,并認為RSF-1上調與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并與腫瘤細胞的生長和疾病的生存密切相關。
本研究中所應用的是較為成熟的免疫組化技術,結果顯示觀察組中CHK-2表達的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RSF-1表達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CHK-2低表達、而 RSF-1高表達對腫瘤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也間接提示CHK-2起抑癌的作用,而RSF-1起促癌的作用。本實驗顯示觀察組中CHK-2和RSF-1的表達與腫瘤的最大徑相關,提示二者異常表達可以有效地促進腫瘤的異型增生和失控性生長。實驗結果顯示CHK-2和RSF-1的表達與頸管累及深度有關,提示二種蛋白與腫瘤的侵襲和浸潤性生長相關,由于腫瘤的生長呈樹根樣的生長,因此二者異常表達時可以引起腫瘤的生長更活躍,對周圍組織的破壞作用更強。結果顯示CHK-2和RSF-1異常表達與腫瘤的淋巴結轉移相關,提示CHK-2和RSF-1參與腫瘤的淋巴道侵襲過程和淋巴道轉移。結果顯示CHK-2和RSF-1的表達與Ki67標記的細胞增殖相關,提示二者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過程,即CHK-2低表達、RSF-1高表達時腫瘤細胞的增殖活躍,細胞繁殖快,使腫瘤的體積增大,侵襲能力增加,此點與CHK-2和RSF-1表達與腫瘤的最大徑相關的結果是一致的,即高增殖的腫瘤生長快。由于腫瘤的侵襲、生長、淋巴結轉移及Ki67表達的增殖指數(shù)均與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預后相關,因此提示CHK-2和RSF-1的表達可能與腫瘤的預后有一定關系,具體的生存分析有待后結續(xù)研究中證實。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中CHK-2和RSF-1的表達呈負相關性,提示CHK-2和RSF-1可能具有協(xié)同作用,即二者可能有直接或間接的通路作用,其作用的間接途徑可能有對增殖的調節(jié)和血管生成的調節(jié),但是具體機制及作用途徑有待更多基礎實驗證實。
綜上所述,老年人宮頸鱗癌中CHK-2和RSF-1高表達,二者的協(xié)同作用共同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使腫瘤的侵襲和轉移能力增強。術后聯(lián)合檢測組織中CHK-2和RSF-1蛋白的表達對判斷宮頸鱗癌的預后可能有重要價值。
1 馬瑞波,楊大剛,孫誠誼,等.CHK-2在原發(fā)性肝癌和肝非腫瘤組織中的表達.貴州醫(yī)藥,2012,36:219-221.
2 Sheu JJ,Choi JH,Guan B,et al.Rsf-1,a chromatin remodelling protein,interacts with cyclin E1 and promotes tumour development.J Pathol,2013,229:559-568.
3 Hu BS,Yu HF,Zhao G,et al.High RSF-1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Int J Clin Exp Pathol,2012,5:668-673.
4 靳亞妮,王海琳,侯大喬,等.STAT3信號轉導通路調控人宮頸癌Hela細胞增殖、調亡的機制.中國婦幼保健,2011,26:4591-4594.
5 馬全富,黃曉園,高慶蕾,等.CHK1/2和PLK1蛋白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腫瘤防治研究,2008,35:424-425.
6 黃曉園,高慶蕾,莊亮,等.CHK1/2和PLK1蛋白在宮頸良惡性病變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中國癌癥雜志,2007,17:429-431.
7 康安靜,苗麗,靳耀峰.CHK1/2、PLK1及PCNA在良性、交界性和惡性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40:660-662.
8 王玉祥,祝淑釵.細胞周期檢測點激酶CHK1、CHK-2與放射敏感性.腫瘤學雜志,2007,13:178-180.
9 羅海霞,陳輝.空間重組因子1/乙型肝炎病毒X相關蛋白在卵巢癌中的研究進展.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884-1885.
10 Lin CY,Tian YF,Wu LC,et al.Rsf-1 expression in rectal cancer: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J Clin Pathol,2012,65:687-692.
11 Tai HC,Huang HY,Lee SW,et al.Associations of Rsf-1 overexpression with poor therapeutic response and wors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lin Pathol,2012,65:248-253.
12 Mao TL,Hsu CY,Yen MJ,et al.Expression of Rsf-1,a chromatin-remodeling gene,in ovarian and breast carcinoma.Hum Pathol,2006,37:1169-1175.
13 Fang FM,Li CF,Huang HY,et al.Overexpression of a chromatin remodeling factor,RSF-1/HBXAP,correlates with aggressive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m J Pathol,2011,178:2407-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