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前進路小學 梁 嵐
把心理健康教育藏在互動式故事里
廣東省廣州市前進路小學 梁 嵐
近年來,筆者在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敘事治療,通過互動式故事讓主角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主體”,讓故事成為治療學生的力量與方法。本文分析了幾個互動式故事的案例,討論了互動式故事在心理輔導中的實施條件。
心理健康教育 互動式故事
“互動式故事”是一種特別的心理輔導,有別于傳統(tǒng)的心理輔導,通過兒童說出自己的故事與幻想,利用兒童心理分析創(chuàng)設與其有關的故事,以進行輔導。互動式故事與傳統(tǒng)故事不同,創(chuàng)作源于兒童自身,故此互動式故事更忠實地重現(xiàn)兒童的關懷、沖突與問題解決的方式。
一位一年級學生沮喪地來找筆者,訴說自己是全班跑得最慢的人,跑得快是他的愿望。為此,他一直努力練習,沒想到期末的體育測試結果卻讓他更加沮喪。聆聽完孩子的故事,筆者創(chuàng)作了一個《羊羊村的故事》與他分享:
羊羊村有只小羊阿聰,最大的希望就是跑得飛快,他常常暗地里和羊村的伙伴們比賽,但是羊村里比阿聰跑得快的羊比比皆是。不過,每只羊都有自己的希望,有的希望自己學會數(shù)數(shù),成為數(shù)學家;有的希望能吃到更多鮮嫩的草,成為健美羊;有的希望自己越來越漂亮,成為美羊羊。大家在乎的東西不一樣,小羊們也都各自練習自己在乎的。阿聰練習跑步,他每天一早起床就開始練習跑步……春天在鮮花盛開的芬芳中奔跑,夏天在綠油油的田野上奔跑,秋天在紛飛的落葉中奔跑,冬天在自家的庭院跑圈圈……就這樣,春去秋來,數(shù)載光陰。小羊們都長大了,各自滿足了自己的心愿,有的成為了村子里公認的美羊羊,有的成為了最會做算術題的生意羊,有的成為了毛色最靚麗、四肢最粗壯的壯羊羊……阿聰呢?他成為了羊村的速遞員,每當大伙兒有什么需要,找阿聰準沒錯,既準時又穩(wěn)妥。森林里舉行的動物長跑賽阿聰都會去參加,也帶回不少獎杯。阿聰體會到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他從來沒和其他羊分享。那就是賽跑無論是贏了還是輸了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還有一種使阿聰更愉悅的感受是:享受奔跑、不斷進步、不斷努力,做自己最喜愛的事情。阿聰知道,每當奔跑時,他就是全羊村最幸福、最快樂的羊。
這則互動式故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蘊含著“只要不斷努力就能取得進步,只要有夢想就能完成”的道理。學生認識到“一開始跑得慢沒有關系,更重要的是不斷練習。由此可見,互動式故事的確需要建立在“聆聽——同感——創(chuàng)作及輔導”過程當中。首先,聆聽學生的故事,輔導者需要在內心深處想想學生所處的情景是什么?針對這樣的情景需要講怎樣的故事?其次,輔導者通過故事傳遞給學生的關鍵詞是什么?核心的意念又是什么?再次,創(chuàng)作故事的主角應該建立在被輔導者的基礎上卻又不盡相同。
一位二年級學生有段時間情緒不穩(wěn)定,筆者找他談話。
師:最近你怎么看上去和從前不一樣?作業(yè)也不交,心情也很差?
生:是憤怒跑到我身上了,老師,它從一開學就找上我了。
學生畫出“憤怒”。
師:呀,憤怒里面最有力量的地方是哪里?把它涂出來,選一個最能代表憤怒的顏色。
生:好的。
師:它最強的地方在哪里?哦,你選了紅色(沉默了幾秒),好,都在臉上!你說這是進化,對不對?
生:嗯。
師:你在一年級的時候它找過你,后來不見了?
生:嗯。
師:然后,它最近又找上你,讓你變得怎樣?
生:惡化!
師:你什么部分惡化?
生:做作業(yè)被惡化,心情被惡化,個性也被惡化。
師:哦,原來這樣子。
生:未來也被惡化。
師:你的未來也被惡化?為什么未來被惡化?
生:作業(yè)做不好,成績就不好;性格不好,就沒人喜歡,將來找不到工作。
師:天??!它打算讓你未來都不好過。
生:它當然希望我惡化。
師:真是這樣嗎?
生:會有誰喜歡不做作業(yè),喜歡不專心的人?
師:它也會讓你不專心?
生:嗯。
師:所以你亂寫作業(yè)其實跟它有關系?
生:而且態(tài)度不好,老師還會罰我的!
師:原來是這樣。
這是一段“外化憤怒”的對話,通過圖畫,用模擬化的情境讓問題和學生分開,故事的主角成了“憤怒”,而不是學生。把人和問題分開,也是互動故事的一種。當學生用模擬化的方式將問題定義為憤怒后,對于問題本身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想法,這樣可以使筆者和學生一起探討關于問題的種種知識,讓彼此有機會理解更多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學生產生的各種影響。問題外化式的互動故事優(yōu)點有:
1.學生以一種正能量與成人對話。許多時候,教師習慣把學生當成“問題”,所以和學生討論問題的種種不是時,學生交流的意愿越來越低,不是東張西望,就是低著頭不吭聲。但當筆者采用“問題是問題,人不等于問題”和學生互動、對話時,能站在“自己和問題的關系”“審視問題對自己的影響”,這樣交流變得有趣而生動。
2.創(chuàng)造出合作的意愿。在互動過程中,因為使用的是外化語言,學生不會感到羞恥、不會感到自尊受傷害,從而產生與筆者良好的互動影響。讓學生自己成為生命的主人,看看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發(fā)生了什么故事?讓學生自己分析、評論,并找出解決的方法,這就是互動式故事的魅力所在。
ISSN2095-6711/Z01-2015-06-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