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艷
(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
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愛心互動的
意義及實施途徑
曾淑艷
(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輔導員應用愛生發(fā)愛,傳遞愛,將愛心互動融入大學生德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日常管理、課余生活、課堂教學、典型事例等方面與學生愛心互動。愛心互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塑造了學生的職業(yè)理想和社會道德。學生在愛心互動中學會做人,學會愛自己、愛他人,并將這種愛擴展到對他人、對社會、對祖國無限的愛。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德育;愛心互動;實施途徑
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需要愛,更要培養(yǎng)愛。不能培養(yǎng)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1]?,F(xiàn)階段,我國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提供寶貴的人力資源。因此,愛心教育既是教育問題又是發(fā)展問題。愛心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fā)展,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實現(xiàn)中國夢、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寶貴的人力資源,沒有愛心的高等教育是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主流是積極的、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方面,我們的大學生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被愛甚多,付出較少,導致部分大學生自私、狹隘;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轉型的逐步深入和發(fā)展,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學生極易受非主流價值觀影響,導致部分大學生享樂思想嚴重,缺乏愛心,對別人的困難漠不關心,對于他人的幫助受之坦然。這些負面因素對大學生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對社會的良性運行極為不利,不能不引起高校的重視。
“愛心”教育,即愛的教育,是以愛為內(nèi)容和目的的教育活動。愛心教育的內(nèi)涵不僅指學校、教師對學生的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愛回報他人、回報社會。愛心教育是培養(yǎng)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富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敖逃且婚T‘仁而愛人’的事業(yè)”,孔子曾說“仁者愛人”。大學生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工作的全部著力點在學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應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用愛心激發(fā)學生的愛心,努力營造愛心互動的德育氛圍[2]。
輔導員心里應時刻裝著學生,將愛心互動融入大學生德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愛心教育貫穿于教學、服務和活動的全過程[3]。
2.1日常管理愛心互動
大學生日常管理千頭萬緒,而讓每個輔導員操心最多的是某些情況特殊的學生,輔導員尤其要關愛他們。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輔導員要用愛心培育學生的愛心,要讓愛心教育落實到日常管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愛心。筆者堅持每周一次年級學生干部例會,每次會前精心準備講話稿,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強調(diào)學生干部的愛心和責任心,堅持在會上表揚有愛心、服務意識強的學生干部;建立全年級特殊情況學生(學習困難學生、網(wǎng)游成癮學生、經(jīng)濟困難學生、健康問題學生)信息庫,要求學生干部特別關愛這些同學,倡導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與特殊情況學生同住一宿舍,定期邀請這些學生與學生干部座談,座談前筆者帶領學生干部精心布置會場,精心設計座談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邀請學院領導參加座談會并講話。學習困難學生和玩網(wǎng)絡游戲成癮的學生對老師有很強的防范意識和戒備心理,邀請他們需要方法和技巧。為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一般將座談會的時間安排在元旦節(jié)或國慶節(jié)前,將座談會取名“喜迎新年座談會”“歡度國慶座談會”,讓學生在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中感受老師的關愛、學校的溫暖。帶領學生成立年級愛心助學基金,募集到的資金用于幫助和獎勵進步較大的學生。在全年級設立學習進步獎和自律進步獎,每年度評比獎勵一次。全年級200多位學生參與愛心助學,在愛心助學過程中涌現(xiàn)了很多先進事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王同學將校特殊貢獻獎的500元獎金全部獻給了愛心助學基金。為營造全年級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友愛互助精神,筆者帶領全年級102位女生幫助505位男生打掃宿舍衛(wèi)生,并定期組織女生督查男生宿舍衛(wèi)生。
2.2課余生活愛心互動
為培養(yǎng)學生愛心,筆者設法與大學生開展愛心互動的課余活動。利用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譬如,帶領學生農(nóng)家樂、露營、爬山、打掃考研教室衛(wèi)生、給女生上禮儀課;帶領學生走訪福利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給孤寡老人包餃子,引導學生生發(fā)愛心;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和地方組織的一些有益活動,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的意識;號召學生義務獻血,將義務獻血作為引導學生為社會獻愛心的重要內(nèi)容;組織學生到湘江風光帶撿垃圾,倡導保護母親河行動;堅持打掃湖南科技大學老年活動中心,陪退休老人打球、下棋、聊天、練太極。另外,利用假期與家長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譬如,鼓勵城鎮(zhèn)學生假期到社區(qū)服務,提倡家在農(nóng)村的學生與父母一起勞動或打工,讓學生了解家庭經(jīng)濟來源,感受父母的辛勞,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學生返校前填寫假期愛心活動表,由社區(qū)或父母簽字。
2.3課堂教學愛心互動
輔導員經(jīng)常會擔任一些教學工作,如心里健康教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就業(yè)指導、形勢與政策等。課堂更是愛心教育的主要陣地。筆者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為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樂,努力打造屬于學生自己的課堂,筆者精心設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教學與“中國夢”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使命感,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課前布置學生了解國際國內(nèi)形勢、了解政府出臺的新政策、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分組制作PPT,然后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給自己上課,輔導員坐在學生中間細心傾聽,耐心指導,每組講完后給予點評。共收到學生制作的課件、演講稿等58份。學生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的責任。
2.4典型事例愛心互動
2013年,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11級先后有三位學生無償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為褒揚學生的愛心,每位捐獻者出發(fā)前,我們組織學生在學院為他們舉行歡送儀式;捐獻當天,帶上學生干部去醫(yī)院慰問;學生回校時,我們?yōu)樗麄兣e行歡迎儀式;在筆者QQ空間里,給愛心學生建立相冊。王國林同學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當天,我們邀請了湖南政法頻道、湖南都市頻道現(xiàn)場采訪。之后,湖南經(jīng)視、湘潭晚報等8家主流媒體先后報道了這三位同學的愛心善舉。2014年9月,一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突發(fā)先天性腦動脈畸形病變,顱內(nèi)出血,病情嚴重,治療費昂貴,為搶救學生生命,筆者帶頭募捐,并在年級QQ群里發(fā)出募捐倡議書,學生立即行動起來,在校園里設立三個募捐點,短短一天時間,募集救助金三萬余元。
擔任輔導員以來,筆者一直視學生如子女,特別注重愛心互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構建與實施。在日常管理、大型活動、課余生活、師生課堂、典型事例、關愛特殊學生等方面與學生愛心互動,帶領學生開展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家長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學生被老師的愛心引領著,老師被學生的愛心感動著,在與學生愛心互動過程中,筆者深刻體會到學生愛的回饋,輔導員與學生的愛心互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產(chǎn)生了很好的影響。目前,我們11級學生互幫互學蔚然成風,涌現(xiàn)多個優(yōu)秀班集體;11級班主任與學生愛心互動,他們都將班主任津貼捐給了愛心助學基金。在愛的大家庭里,優(yōu)秀的學生更有愛心,后進的學生感受集體的溫暖,體驗進步的喜悅。很多學生利用假期到社區(qū)服務,在服務期間表現(xiàn)優(yōu)秀,受到社區(qū)居委會嘉獎,有些社區(qū)居委會將感謝信寄給校領導;學生無償獻血人數(shù)多,得到湘潭市中心血站、湘潭市無償獻血辦公室的高度贊揚。
誠如卡耐基所言:如果我們想結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時間、精力、體貼和奉獻才能做到的事。大學生愛心教育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輔導員要處處留心愛心互動素材,創(chuàng)設愛心互動平臺,開展愛心互動活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交到朋友,提高情商,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愛心互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個人素質,也塑造了學生的職業(yè)理想和社會道德。學生在愛心互動中學會做人,學會愛自己、愛他人,并將這種愛擴展到對他人、對社會、對祖國無限的愛,這就是愛心互動的深刻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買壽清.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實踐探索[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
[3]高開華.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論壇[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校對羅淵)
作者簡介:曾淑艷(1968-),女,湖南邵陽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07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7.042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884(2015)07-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