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積極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
張麗華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金華321000)
摘要:情感在英語學習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積極的情感使英語學習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消極的情感會阻礙學生的英語學習。本文分析了影響英語寫作的情感因素,探討如何在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因素,提高英語寫作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職英語;英語寫作;情感培養(yǎng)
英語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重要途徑,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中,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大部分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寫作結果,而忽視了寫作過程的整體訓練,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寫作格式、單詞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等細節(jié)上,強調語言的準確性,寫作過程幾乎是機械的模仿過程,結果學生化了大量的時間的練習寫作,在面對一個作文題目時仍然不知從何處著手,漸漸地學生對英語寫作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甚至是恐懼,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受到了抑制,英語寫作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了影響英語寫作的情感因素,探討如何激發(fā)高職學生寫作中的積極情感因素,以提高英語寫作的教學效率。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當事物能滿足人的需要時,就產生了愉快的情感;而當事物不能滿足人的需要時則產生不滿、厭惡的情感。因此,情感因素直接影響著人們辦事的效率,情感因素是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一)寫作態(tài)度
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是決定英語學習成績的關鍵,同樣,對待寫作的態(tài)度是決定寫作教學效果的關鍵。Gilsman的研究顯示,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習態(tài)度高相關,持積極態(tài)度的學生課堂表現活躍,成績較好;反之,上課參與不活躍,成績較差。然而老師的態(tài)度在寫作教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老師對寫作不重視,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對高職英語課調查中,大部分老師認為寫作是一項綜合能力,在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寫作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最難掌握的技能,寫作教學中存在費時而收效低的問題,因此大部分老師在英語教學中采用應試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為目標,寫作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而收效甚微,因此大部分教師把寫作放在聽、說、讀之后,英語課分配英語寫作時間甚少,注重其他幾項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寫作動機
動機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滿足各種需要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和意愿,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認知語言學把語言學習動機分成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類,內在動機是指對活動本身產生興趣而產生行動的愿望;外在動機是為外力所推動,是學習者對活動本身之外的升學、晉級或獎勵等目的來學習外語。前者是對語言學習本身感興趣,是“我要學”,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較強;而后者是“要我學”,學習者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寫作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如果學習者樂于進行寫作并能在寫作中獲得樂趣,寫作教學效果就好,而沒有動機的寫作,就會把寫作當成一種負擔,寫作教學效果就不理想。在一項對學生的寫作動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有92%的學生認為“只有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的情況下才會進行寫作活動”,只有8%的學生“在沒有老師的要求下主動寫英語日記”,因此英語教師如何驅動學生外在的英語寫作動機,從而轉換為學生內在的寫作動機,是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效果的關鍵。
(三)寫作焦慮
焦慮是英語寫作中的最大障礙。它抑制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影響了學生寫作的發(fā)揮,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瞻前顧后,既要考慮文章內容是否適合,是否值得寫,又要擔心文章寫不好而遭人嘲笑;有相當多的學生很在乎老師對文章的評價,甚至產生焦慮情緒,在對學生寫作焦慮的調查中,86%學生認為“在寫英語作文時我會擔心作文寫不好而被老師評價太低?!?2%的學生在寫作中覺得“頭腦中空空的,沒想法,沒東西可寫”。75%的學生在寫作時,“想說的話無法用英語恰當的表達出來”。他們認為,“每當我不能用恰當的英語表達的時候就感到焦慮不安”,焦慮與英語寫作水平是成反比的,英語基礎越差的學生,寫作時頭腦空空,不知從何下手,就會感到心神不安,感到極度的焦慮,越是焦躁不安,就越想不出怎么寫,學生因擔心自己的作文寫不好而感到焦慮。
(一)消除寫作焦慮
很多學生的寫作焦慮表現為:寫作時頭腦空空,沒東西可寫,或者想要寫的內容不能用英語表達,因此,寫前準備是英語寫作不可缺少的步驟,寫前階段準備充分可以消除學生的寫作焦慮,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教師應該注重寫作前教學活動的設計,運用各種手段把已學過的語言知識恰如其分地呈現給學生,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幫助學生取得最佳的學習效
果。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寫前引導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師創(chuàng)設一連串與主題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例如:在寫一篇以“Health”為主題的文章時,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healthy? Why do you think so?”“what should we do to keep fit?”使學生處于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以產生學習的需要;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會有不同的觀點,或者不同的表達方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為接下來的寫作任務做了鋪墊,學生改變了開始不知從何處著手的狀況,降低了寫作焦慮。
(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英語寫作情感態(tài)度的核心,也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如果學生對寫作感興趣,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題目最易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反應,如果教師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My favorite program”,“My attitude towards advertising”“Making our city greener”“My college Life”“Internet”等話題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學生感到比較熟悉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很快的投入注意力,積極地思考和創(chuàng)作,學生對所寫的內容比較熟悉,就可以在寫作中有話可說,而且也能用所學的英語句子、詞匯來表達思想,達到展示所學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目的。
學生對發(fā)生在自己經歷過的事情、熟悉的事情比較感興趣,多媒體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模擬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體驗情境、描述情境和扮演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讓學生用英語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學生就覺得有話可寫,有話想說,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欲望。
(三)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的肯定評價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找出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句子、一個短語甚至是一個詞匯,在學生寫得好的句子下用線條標記,用欣賞肯定的語氣進行評價,然后以提建議的口氣指出文章所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不僅朗讀寫得優(yōu)秀的范文,而且要朗讀寫得一般的作文中的精彩的句子或是一段精彩的話,對這些文章進行表揚,教師還要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做,不管好的學生還是基礎差的學生都有可能獲得表揚的機會,讓學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體驗到寫作中的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從而有信心和動力繼續(xù)努力寫作。
寫作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教師要靈活地應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教學,寫作是一項綜合能力,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訓練過程,英語寫作需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只有在大量的語言輸入的基礎上,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海娟.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影響[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7,(11).
[2]張省林.英語寫作心理障礙及其調適——過程寫作法教學中的積極情感因素培養(yǎng)[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5).
[3]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