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艷
【案例背景】
一直以來,作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怕寫作文,把習作當作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一說到寫作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為了完成任務,只好一抄了之。面對這些“拿來主義者”,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變抄襲為模仿,從而不斷地提高寫作水平。
【案例描述】
一年一度的校春季運動會又開始了,這是學生最興奮的時刻。
作為語文老師,每逢這樣的活動,我總會敏感地捕捉各種值得開發(fā)利用的學科資源。借此活動,我讓學生以“記一次精彩的
比賽”為題寫一篇作文??墒呛芏鄬W生的習作平淡無味,有的是類似于記流水賬似的敘述,有的只是泛泛而談。當讀到嚴越(化名)作文時,我感覺眼前一亮,主要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在舉行男生400米接力賽的過程中,王海祥(化名)同學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向終點跑去,就在他即將第一個到達終點的時候,緊跟其后的一名選手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倒在地,王海祥見狀并沒有向終點沖刺,而是回頭扶起了那名摔倒者后繼續(xù)比賽。王海祥的舉動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他讓大家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我為學生的感動而感動,決定把這篇構思精巧、立意新穎的文章推薦給全班學生。
作文講評課上,我?guī)е@份欣慰跨進教室,飽含深情地讀著這篇佳作。誰知剛讀完第一段,王榮榮(化名)嘀咕了一聲:“那天嚴越生病了請假了,他根本就沒有看接力比賽。”聽她這么一說,大家在下面紛紛議論起來,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到了嚴越的身
上,只見嚴越難為情地低下了頭。面對此景,我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沒想到我所認可和欣賞的“真實作文”背后卻隱藏著虛假的成分。經過短暫的思考,我覺得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最要緊。面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騷動,我提高了嗓門說:“同學們,我們應該感謝嚴越同學……”沒等我把話說完,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怎么不批評,還要感謝啊”“老師,你搞錯了吧”……
我笑了笑說:“有兩點值得我們感謝他:第一,這樣優(yōu)秀的作文,老師平時給同學們讀得太少了,嚴越把這篇范文推薦給同學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夠找一些這樣好的文章供大家交流學習,好不好?”“好!”此時,嚴越那羞得通紅的臉上多了一絲笑容。“第二,嚴越為我們寫好作文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當你為不知道該寫些什么而感到為難時,可以翻閱作文選等課外書,看看里面的小作者寫了什么內容,如果有和我們生活經歷相似的內容,我們是可以模仿著寫的。”
“老師,我就是這樣做的。上次寫讀后感時,我就是因為看了作文選里的一些文章后才寫好的?!睓C靈鬼湯登旋(化名)說道,有十幾個學生也紛紛附和著。
“老師,那我們以后就可以放心抄作文了吧?”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可把大家給逗樂了。我馬上解釋道:“模仿,并不等于抄襲。一個字不漏的抄下來,是把別人的勞動成果占為己有,是一種不良行為。我們可以學習別人文章中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并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可以從立意、結構、選材等方面進行篇章模仿,要采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利用模仿為自己的作文服務,諸位意下如何呀?”
學生笑了,我也笑了……
【分析與反思】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不少學生怕寫作文,煩寫作文,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只好一抄了之。面對學生抄襲作文這一現(xiàn)象,許多老師是既反感又無奈。面對學生的“揭發(fā)”,我來了個“反其道而行之”的招數(shù):“同學們,我們應該感謝嚴越?!庇眯蕾p的眼光去看、去評價、去撥動學生的心弦,尊重他的情感,關注他的體驗,變“找茬”為“尋優(yōu)”。這種做法不露痕跡地保護了抄襲者的自尊心,保護了他在同學們心中的形象,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激起學生的內驅力。
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抄襲”的誤區(qū)中走出來,走上“模仿”之路。從那次別開生面的作文講評課以后,每逢寫作文時,我再也看不到學生緊皺眉頭、咬筆頭的現(xiàn)象了。我引導學生在“抄”的過程中,避免生搬硬套,要進行審慎地選擇、仔細地辨別;引導學生在“抄”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要有所創(chuàng)新,盤活自己頭腦中所積累的語言。漸漸的,學生喜愛寫作文了,我也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
作文教學本身是一個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的密切結合,模仿是最基本的學習方法。當學生為不知怎么寫或該寫些什么而煩惱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講讀課文、閱讀課文、習作范文為主要模仿對象進行寫作。
模仿不是讓學生照搬硬套或抄襲,更不是讓學生循規(guī)蹈矩或墨守成規(guī),而是引領學生通過模仿,借鑒他人成功的寫作方法,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是讓學生在模仿中開始學習作文,模仿學習優(yōu)秀文章怎樣立意、構思、表達,模仿學習優(yōu)秀文章的語言、遣詞造句,在模仿中學會作文的基本規(guī)律及方法。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緊密聯(lián)系學習內容,扎實有序地進行模仿寫作訓練,這是以不變應萬變,最終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不二法門。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