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張寧寧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01306)
美國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及其啟示
王慧張寧寧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海201306)
【摘要】加州是美國氣候變化政策的先行者,制定了《全球變暖解決法案》專門應對氣候變化。在《全球變暖解決法案》規(guī)定的諸多氣候變化應對措施中,碳排放交易機制被寄予厚望。加州的碳排放交易機制可謂野心勃勃,這體現在它對目標、適用范圍、配額分配和買賣以及碳信用抵消等核心問題的詳細規(guī)定。在我國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機制之際,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成敗值得借鑒。
【關鍵詞】加州,碳排放交易,評價,啟示
項目資助: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22201424013);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項目編號14PJC059)
引用文獻格式:王慧等.美國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及其啟示[J].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15,40(6):128-133.
在氣候變化研究文獻中,美國的氣候變化政策及其走向一直以來是學者關注的焦點①,既探討諸如氣候變化正義之類的宏觀議題②,也研究諸如碳排放交易機制之類的微觀制度③。具體就碳排放交易機制而言,美國仍然未能通過一項聯(lián)邦層面的碳排放交易機制,但是這并沒有阻止美國的各個州或地區(qū)構建州或者地區(qū)性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其中,加利福尼亞州(以下簡稱加州)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最為引人注目。加州于2006年通過的《全球變暖解決法案》(更為知名的稱謂是第32號議會法案,32-AB)④,使加州成為美國國內推行“環(huán)境友好型”行動和倡導先進的市場履約體系的先驅和領跑者,該履約制度于2013年開始生效。事實上,加州是美國環(huán)境規(guī)制的領頭羊和先驅,美國聯(lián)邦《清潔空氣法》和各州空氣污染法中的諸多空氣污染控制方法便是首先在加州誕生的。2006年,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宣布,加州到2020年將碳排放削減到1990年的水平,這意味加州需要在現行的碳排放水平上削減25%,到2050年加州將碳排放削減到1990水平的80%⑤。加州為了實現其碳減排目標,除了采取傳統(tǒng)的碳減排手段,更是非??粗靥寂欧沤灰讬C制的作用⑥。
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政府將碳排放交易機制作為溫室氣體減排備選方案之一,2011年國務院在《“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2011年,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推動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為了確保碳排放交易機制試點成功,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各試點省和城市也頒布了相應的辦法??梢姡覈奶寂欧沤灰讬C制與美國類似,碳排放交易機制的適用主要限于地方。對于碳排放交易機制這一新生事物,我國地方在創(chuàng)建相關機制必然面臨諸多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便具有一定的意義,一來幫助地方政府預知地方性碳排放交易機制面臨的難題,二來地方政府根據加州的經驗針對相關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之策。
1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立法進程
在美國,致力于減少溫室氣體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并不是以聯(lián)邦立法為依據⑦,美國碳市場的總體情況反映出聯(lián)邦政府無力在制定聯(lián)邦層面的碳排放交易機制上找到共識⑧。不過,布什政府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的決定卻為地方政府或地區(qū)在聯(lián)邦范圍內建立州或地區(qū)性的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鋪平了道路。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或地區(qū)性行動確實對氣候變化做出明確回應,前者已經在大都市圈建立起來,如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后者由聯(lián)邦境內的州集團組成。迄今為止,美國境內已有三個知名的區(qū)域性項目:RGGI(區(qū)域溫室氣體行動,The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項目、MGA項目和WCI(西部氣候行動,The 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項目。在這三大項目中,目RGGI項目取得了較高的成績,履行狀況良好。
就各州所創(chuàng)設的碳排放交易機制而言,加州的成就最為引人注目。加州于2006年通過了AB-32法案,成為推動“環(huán)境友好”行動的主要先行力量之一。2006年秋,施瓦辛格領導的加州政府簽署了AB-32法案,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的水平(每年減少25%),并且通過后續(xù)的規(guī)范化實施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80%以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AB-32法案希望傳統(tǒng)的監(jiān)管手段和市場機制并用。AB-32法案賦予了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以較大的執(zhí)法權力,使其能夠有權開展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獨立的早期行動”,并為后面作為主要組成部分的轄區(qū)計劃策略做準備。AB-32法案設定了嚴格的履行期限,并設想通過立法建立一個“自2012年1月-2020年12月,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源或其他類似排放源的以市場為基礎的不斷下降的年度總排放限值”體系⑨。此外,AB-32法案也包含了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所應覆蓋的范圍和行業(yè)的條款⑩,并對“全州溫室氣體排放”的定義進行了規(guī)定,即“州年度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包括所有輸送到加州以及在加州消費的發(fā)電行業(yè)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無論該電力是在州內生產還是從州外輸入,輸電線路損失也計算在內”。
以AB-32法案為基礎,CARB于2008年12月批準了一個“領域規(guī)劃”項目,并將其作為實現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的主要框架。這一領域規(guī)劃項目將有助于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逐步建立。在領域規(guī)劃項目提出的碳排放交易措施中,碳排放交易機制大約能夠實現加州溫室氣體減排總量的85%,并將覆蓋電力、運輸燃料、天然氣和工業(yè)排放部門。領域規(guī)劃項目的履行程序已經運行多年,2010年CARB通過了10-42決議,該方案為加州的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制度制定了相關規(guī)則。
2010年,在領域規(guī)劃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碳排放交易機制經受了兩次重大挑戰(zhàn)。第一個挑戰(zhàn)是第23號提案,這是一個針對加州居民的投票提案,其目的是阻止AB-32法案的通過。不過,由于大多數居民投票反對該提案,投票結果并沒能阻止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實施。第二個挑戰(zhàn)是舊金山法院2011年頒布的一項法院命令,該項法院命令對領域規(guī)劃項目及其擬定的規(guī)則產生了挑戰(zhàn)。在法院命令陳述中,法官認為如同加州碳稅,CARB在設計碳排放交易機制的過程中沒有進行充分的考慮,沒有考慮其他有效的可替代方案。
作為與利益相關方進一步相互協(xié)商的結果,CARB后來決定將履行階段的生效時間向后推遲至2013年初,其目的是確保能夠在2012年有充足的時間采取適當的行動。在前文提到的法院命令之后,CARB發(fā)表了一份環(huán)境影響分析,因為法院命令要求應當對碳排放交易機制的有效替代方案進行考慮。CARB發(fā)布的環(huán)境影響分析認為碳排放交易機制是最合適的途徑,而其他的特定源監(jiān)管、二氧化碳收費或者聯(lián)動的碳排放交易機制都非最佳方法。
經過不懈努力,監(jiān)管法規(guī)最終于2011年10月由CARB一致批準通過,該法案于2013年正式生效。碳排放交易機制法規(guī)的起草/談判已經進行了3年,正如CARB所強調的,監(jiān)管者“掌握著涉及碳排放交易機制設計各個方面的幾十個研討會和數百個利益相關者會議”。
2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立法特征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目標被明確描述為:在履約階段創(chuàng)建一個覆蓋各個排放實體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配額,并為其履行建立一個交易機制。該機制的9年履約期(自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將被分成三個分階段:2013年到2015年、2016年到2018年、2019年到2020年,由于在第二個分階段會有新成員加入,因此排放配額總量到2015年將顯著增加。在整個履約階段,設定的排放配額總量將會按照從2%到3%的比率不斷減少。
碳排放交易機制法規(guī)將其應用范圍明確規(guī)定在第三個子條款之中,該條款中有一個涉及排放氣體和排放部門的清單列表。自2013年起,碳排放交易機制的覆蓋范圍將包含大型工業(yè)源和發(fā)電部門,包括從州外輸入到州內的電力。從2015年起,商業(yè)的、民用的、小型工業(yè)燃燒公司和運輸燃料才會被納入到該體系之內。值得一提的是,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法規(guī)對所以參與者有最低排放標準要求。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以混合的配額分配體系為基礎:免費分配配額和配額拍賣。免費分配配額將主要用于第一個分階段,拍賣的配額在整個履約期間內將會逐漸增加。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將配額拍賣作為配額分配的一般規(guī)則,同時規(guī)定了大量針對一般規(guī)則的例外情形:針對配額價格儲備保留的配額、在履約階段之前保留給預拍賣的配額、分配給公共事業(yè)機構的配額、具有碳泄露風險的產業(yè)。這項專門設計的配額價格儲備保留賬戶將持有履約階段開始前保留的配額,其中一些配額還將保留到拍賣結束后,由侵權行為主體購買。覆蓋范圍內的企業(yè)必須每年度或以每3年為基準購買配額。
此外,碳排放交易機制法規(guī)為拍賣設定了技術規(guī)則。預先設定一個拍賣保留價格,低于或者等于該保留價格的配額將無法得到授權許可。沒有被拍賣的配額以及價格相當于拍賣保留價格的配額將被放入特定的配額價格儲備保留賬戶。而且,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還為配額價格儲備保留中配額的拍賣設定了規(guī)則。在拍賣的可靠性方面,法規(guī)為排放單位制定了嚴格的信息披露規(guī)則,并為排放單位和CARB都設定了嚴格的透明度規(guī)則。
加州的碳排放交易機制將碳信用抵消作為成本控制的手段,法規(guī)將每年購買的信用抵消額和覆蓋企業(yè)的三年履約義務量化,并將信用抵消的最高使用量限制為總履約義務的8%。在設計碳信用時,規(guī)則傾向于采用一些能夠適用于這些信用的原則,即它們應當是“真實的、補充性的、可量化的、永久性的、可核實、可執(zhí)行”。
加州的碳排放交易機制為信用抵消項目提供了健全的監(jiān)督程序,抵消項目登記應當對其程序進行監(jiān)督并進行隨機核查評價以確保CARB的監(jiān)管要求得到遵守。四大氣候行動儲備方案法規(guī)列表作為符合資格的信用項目,有資格獲得“早期行動”信用:美國臭氧層消耗物、禽畜糞便、城市林業(yè)和國家林業(yè)。最后,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法規(guī)把部門信用看作是“一個國家、地區(qū)、或者發(fā)展中國家的地方政府轄區(qū)和轄區(qū)內的特定經濟部門建立的信用機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加以使用。因此,法規(guī)也為接受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部門信用建立了框架。
3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評價及其啟示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15%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以求達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并實現排放總量的持續(xù)下降,第一階段每年下降約2%,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每年下降約3%。然而,由于分配的排放權配額迅速減少,加州的減排率看起來過于嚴格,尤其是在第二個階段,對于自2015年起新加入的排放源來說,這種減排率將顯得更為嚴格。為此,國際排放貿易協(xié)會建議“在一個更長的時期內對分配配額的下降進行分階段調整,拍賣的配額在最初階段較少并逐步迅速增加”。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分為三個履行階段:2013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到2020年。這種時間上的劃分使得在整個履約期間內的各個階段都允許新參與者加入,并確保通過分階段的方式進行一些針對溫室氣體減排效率的早期分析。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涉及的氣體范圍較寬,包括了所有溫室氣體和許多目前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尚未涉及的產業(yè)部門和排放行為。電力和工業(yè)設施被包含在第一個分階段,主要是因為它們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不過,在加州,第一個履約階段只限于非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分階段履約使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在目標和范圍上產生了兩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將整個履約階段劃分為三個較小的履約階段,而非一個一般性的總的履約期間。這一問題可以被很好地解釋,考慮到新制度的生效問題,一個“逐步的”方式應當比一個“一蹴而就”的方式更受歡迎。然而,歐洲已有經驗表明劃分短期履行階段將使得排放單位承擔過高的履約成本,因為這些排放單位將不得不遵守更加嚴格的履約期限。第二個問題是為什么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覆蓋范圍如此之廣,不僅包括了能源生產部門和工業(yè)設施,還包括其他對象,更有趣的是,也包括了加州以外的電力提供商和運輸燃料提供商。加州政府機構對此解釋如下:“電力和大型工業(yè)源在項目之初就被包含在內是因為相對于其他少量的排放源而言,它們的排放量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已經具備了針對這些排放源的精確的排放報告、監(jiān)測方式和必備條件。因此,在加州外生產并在加州內消費的電力排放源應當被包含在減排項目內。該項目自2015年起將覆蓋民用燃料、商業(yè)用燃料和運輸燃料,因為它們是加州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另外,包括這些燃料在內,該項目為整個經濟運行過程提供了一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價格,并確保一個覆蓋所有燃料和消費行為的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因此,把運輸燃料和居民消費燃料、商業(yè)和小型工業(yè)用戶包含在內利益重大”。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覆蓋范圍涉及的最有趣的方面就是包含了從加州外輸入到加州內的電力資源,作出這種規(guī)定的最主要原因是加州能源消費總量的56%依靠進口。然而,由于能源交易量巨大,很難準確計算和追溯從州外輸入的能源來源。所以CARB建議使用“非特定能源默認排放系數”,以“平均”排放量來計算。但是,這種估測仍然不是很準確。此外,將小型設施排除在外是另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將那些一定時間內排放量低于一定水平的排放主體都排除在外,這種規(guī)定的目的是以此避免小量排放主體承擔環(huán)境利益所無法完全彌補的過高的履約成本。
總而言之,從對目標和范圍的規(guī)定來看,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被設計成一個覆蓋范圍廣泛并且在整個履行期間內具有較強減排控制量的制度,大量直接或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主體都被包含在內。然而,就溫室氣體減排而言,其追求的目標并沒有那么嚴格。
配額分配方式通常是碳排放交易機制設計的核心,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以混合的配額分配方式為基礎。第一個階段優(yōu)先適用免費發(fā)放配額的方式,在此后的履約階段拍賣的份額將逐漸增加。如CARB所述,“整個分配方式包括為控制成本而建立的配額價格儲備保留、為轉移補助和防止碳泄漏而給工業(yè)部門的免費配額、為保護地方納稅人的利益而給電力分配事業(yè)的免費配額以及對其他剩余配額的拍賣”。對該種規(guī)定進行理由陳述時,政策制定者確信“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過早強調拍賣會阻礙加州資源投資低碳技術的能力。而且,在早期幾年進行免費配額分配有利于阻止碳泄漏”。此外,CARB已經考慮到了經濟危機的嚴重性,經濟危機的后果并沒能真正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少在第一個履約階段免費配額已經成為了更好的選擇。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提出了一個較廣泛的直接分配免費配額的方案,該方案用兩種不同的指標對工業(yè)部門的免費配額進行計算,一種指標基于產品,另一種指標基于能源熱量。其中前者是首選,以“整個產品生產過程的效率”收益為基礎。相反,對于生產過程非常相似的部門,則適用能源熱量標準,法規(guī)規(guī)定了一個以設施的使用效率為基礎的衡量標準。這樣規(guī)定的原因是有些產品可以通過相同的過程來生產。實踐中,由CARB唯一負責基準的計算,CARB看起來傾向于使用能源熱量標準。而且,為許多個別的產品建立一個基于產品的標準將會導致“行政負擔并且短期內不可行”。
總之,與之前歐盟以歷史排放數據為依據發(fā)放免費配額的做法相比,基于一定基準發(fā)放免費配額是一個重大的進步。然而,對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而言,極為重要的是嚴格并有效地調節(jié)免費配額的分配,否則會導致有些企業(yè)獲得暴利,并導致部門間的不公平。
2012年,加州開始實施配額預拍賣。然而,為了“避免急劇的或不當的短期經濟影響,并推進向低碳經濟轉變”,自2013年起,在該履行階段內,工業(yè)設施的絕大部分都將獲得免費配額,并且所得配額會逐漸增加。而且,為了避免地方納稅人的用電費用由于電力價格的上升而突然增加,配電事業(yè)也將獲得免費的排放配額。鑒于各種政策考量,拍賣在第一個履行階段發(fā)揮的作用將是有限的。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假定CARB能夠獲得完全的信息,并且對每一筆交易進行報告,但并不為拍賣產品、拍賣平臺和拍賣衍生物制定特殊的規(guī)則。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看似對強制持有限額和確保遵守方面的透明度問題過于關注。但總體來說,確保對拍賣的控制而非設計合適的拍賣平臺的做法是正確的,不過,制度所規(guī)定的報告義務在其范圍內過于嚴格。更有趣的是,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為拍賣提供了保留價格,這一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中是沒有的。加州的總量控制與交易制度將這種拍賣保留價格作為向市場傳遞價格信號的一種途徑,以此避免碳價格過度下降。在加州,未被拍賣的配額都被放入配額價格儲備保留中,這是一個允許排放單位以固定價格購買上述配額的特殊賬戶。
此外,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還規(guī)定了收入的用途,這種規(guī)定不僅是為了環(huán)境目的,還為了保護消費者利益和實現AB-32法案的目標。人均消費返利計劃和社區(qū)福利基金即將建立。前一個將幫助消費者減輕“更高的燃料消費支出導致的消極影響”;后一個,除了其他目的以外,還將協(xié)助社區(qū)推行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雌饋砑又莸呐馁u收人制度將比歐盟的更加有效。
總結而言,碳排放交易機制分配配額的大致趨勢是充分利用拍賣制度,拍賣份額的數量將采取一種“分階段的形式”,以便給予排放單位一個逐漸“適應”的機會。
在碳排放交易機制的設計中,碳泄漏是被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正如知名環(huán)境經濟學學者(T.Tietenberg)所言,碳泄漏是指“由監(jiān)管壓力大的資源向不受監(jiān)管或者監(jiān)管壓力小的資源轉移,或者污染者改變其生產過程以排放其他的污染物或將其污染工廠轉移到環(huán)境標準較低的其他國家”。因此,碳泄漏的風險是排放監(jiān)管制度所具有的扭曲效應,其結果是導致碳排放設施向不受監(jiān)管的體制外的地區(qū)轉移。 加州在解決碳泄漏方面非常謹慎,對碳泄漏問題給予高度關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對于一個產業(yè)而言轉移到相鄰州將更加簡單。解決碳泄漏問題的一般分配規(guī)則就是發(fā)放免費配額,很明顯加州的最終法規(guī)學習了歐盟的做法,確保給予相關排放部門免費的配額。而且,針對這些排放部門的免費配額將不會減少或者不會有局部性的減少。
評估一個部門碳泄漏風險的方法是排放強度和貿易強度。然而,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并未包含任何計算這項指標的標準,而只是根據各個部門的分析數據和整個經濟形勢進行評估。這種方法所面臨的問題是可能會有太多部門被認定為存在碳泄漏風險。不過,與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相比,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能夠確保有其他形式來解決碳泄漏問題。事實上,將所有產能能源,包括將來自加州以外的能源包含在內也是一種減少碳泄漏風險的方法。而歐盟并沒有考慮此種情形,除了在航空領域。然而,用來解決配額分配問題的方法并不讓人滿意,因為它是“一種以負荷為基礎的配額分配方法,對電力價格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這種方法導致的排放泄露近乎是拍賣方式的兩倍”。
總而言之,只要周圍相鄰各州對電力資源的依賴程度低于加州,并且加州以相對較高的價格產生更低水平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那么這種覆蓋范圍廣泛的碳排放交易機制便能夠對碳泄漏起到很強的抑制作用,至少在相鄰各州間會起到這樣的作用。
成本控制手段有助于企業(yè)更好地遵守履行機制,進行成本控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如長期履約期限、銀行和借款政策、信用抵消政策等。加州在其碳排放交易機制中也規(guī)定了相應的成本控制手段,其成本控制手段在3年的履約期內被拆分為銀行政策、抵消項目和建立配額保留賬戶,所有這些手段都被看成是有助于排放主體遵守最高排放限額的方法。
首先,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被分成為三個履約階段,法規(guī)將這種再分期形式視為允許排放單位在各個分階段之間進行成本控制的一種方式。其次,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設想了在隨后的履約期內為購買配額提供金融補貼的可能性。因此,為了后續(xù)的履約,排放主體可以持有補貼。與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不同的是,加州的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不允許借款。根據CARB,這是為了避免“級聯(lián)借貸”風險。更加有趣的問題是如何使用信用抵消,對信用抵消的應用表明如果允許運營商抵消其履約義務則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規(guī)定,CARB可以考慮那些能夠滿足設立或緣起于發(fā)展中國家或者地方政府轄區(qū)要求的以部門為基礎的信用抵消項目所發(fā)布的履約手段。然而,信用抵消的使用有嚴格的上限要求(整個履約義務的8%)和嚴格的評估標準。實際上,對內部信用抵消的限制從性質上看只有四種項目類型:林業(yè)、城市林業(yè)、乳制品甲烷沼氣池和消除現有的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對這四種內部抵消項目的使用進行限制是因為它們的信用抵消“將會導致直接的供給不足”,而且,“目前,在這四項協(xié)議之下,在項目的早期幾年內根本沒有足夠可用的抵消額提供給市場來緩解加州消費者的成本費用壓力”。實際上,這些限制的出現是有問題的,因為它們將會影響排放主體對信用抵消的信賴。
總而言之,銀行政策和信用抵消是幫助排放主體履行義務的非常有用的手段。然而,加州仍然需要改進和完善銀行政策,而且需要更多地改進和完善對信用抵消政策的相關規(guī)定。
市場監(jiān)管和執(zhí)行措施是一個可靠的排放權交易體系所必不可少的,是確定哪些機構有權采取行動并使其指令發(fā)揮作用的基礎。加州從一開始就比較認真地應對價格過度波動的問題,設想的制度中創(chuàng)設了兩種對市場進行監(jiān)管的手段:配額價格儲備保留和拍賣的真實價格下限。前者是一個“自項目之初就從總配額中轉移出來的特定數量的配額”持有賬戶和未被拍賣的配額,其目的是避免出現碳價格過高的風險。因此,它將發(fā)揮保持價格穩(wěn)定的“穩(wěn)定器”作用。后者與前者相互作用,確保低于特定價格的配額不會被拍賣出去,以避免出現過低的價格,并借此激勵減排。雖然兩種措施對于控制碳價格、避免價格的過度波動都非常重要,然而,兩種手段的代價是都要放棄一定的短期減排目標。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對執(zhí)行和處罰做了明確規(guī)定,執(zhí)行措施主要由CARB實施,可以暫停、吊銷、變更持有賬戶或排放主體或者加入排放主體。除了傳統(tǒng)形式的經濟處罰,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還設想了由CARB對違法排放主體的市場參與能力進行限制的可能性。為了防止在履約期內過度排放,法規(guī)對超額排放者施加了更重的履行負擔。事實上,超額排放者需要購買四倍的配額并將被限制從其賬戶內轉讓履行義務。一旦排放主體遵守了購買配額的義務,其所購買的四倍的配額將會被按特定的比例轉換:四分之三將會被轉移到配額價格儲備保留賬戶中國,四分之一將要求履行。相比于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指令,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給違法排放主體附加了額外的負擔,賦予了監(jiān)督機構更大的權力,以及需要繳付相當于非購買的配額的罰款。
總而言之,這些措施對于違約是一種強有力的威懾。盡管這項制度看起來可能會發(fā)揮多重作用,但是,有眾多違法排放主體的情況下,將所購買的三重配額放入成本控制保留的做法會造成太多配額閑置的風險。
4結語
加利福尼亞州碳排放交易機制代表美國最積極最先進的制度設計方案,《全球變暖解決法案》(AB-32)使加州成為美國國內推行“環(huán)境友好型”行動和倡導先進的市場履約體系的先驅和領跑者。由于美國沒有聯(lián)邦層面的碳排放交易機制,因此,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并不是以聯(lián)邦立法為法律基礎的。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設計主要涉及目標、應用領域、配額分配方式、基準設計、應對碳泄漏、信用抵消和項目、成本控制、市場監(jiān)管和執(zhí)行措施等方面。
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幾乎包括了所有溫室氣體和許多目前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尚未涉及的產業(yè)部門和排放行為;在配額分配方面,采用免費發(fā)放和拍賣兩種方式,第一個階段優(yōu)先適用免費發(fā)放配額的方式,在此后的履約階段拍賣的份額將逐漸增加;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采用兩種不同的指標對工業(yè)部門的免費配額進行計算:一種指標基于產品,另一種指標基于能源熱量;在應對碳泄漏方面,加州解決碳泄漏問題的一般規(guī)則就是發(fā)放免費配額,此外,將所有產能能源,包括將來自加州以外的能源包含在內也是一種減少碳泄漏風險的方法;加州的成本控制手段包括銀行政策、抵消項目和建立配額保留賬戶;加州創(chuàng)設了兩種對市場進行監(jiān)管的手段:配額價格儲備保留和拍賣的真實價格下限,并由CARB負責實施執(zhí)行措施。總之,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在許多方面較之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具有進步性,雖仍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但是仍值得我們加以借鑒。
參考文獻:
[1]參見高翔、牛晨:《美國氣候變化立法進展及啟示》,《美國研究》2010年第3期;馬建英:《美國氣候變化研究述評》,《美國研究》2010年第期;李海東:《從邊緣到中心:美國氣候變化政策的演變》,《美國研究》2009年第2期。
[2]王慧:《氣候變化談判中美國的立場:經濟解釋與正義批判》,《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美]丹尼爾·法伯,《氣候變化議題中“中國責任論”的荒謬》,王慧、張紅偉譯,《環(huán)境經濟》,2012年第12期。
[3]魏圣香:《美國排污權交易機制的得失及其鏡鑒》,《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
[4]California Global Warming Solutions Act of 2006,Health and Safety Code,§§38500-38599,consulatable on http://www.arb.ca.gov/cc/ab32/ab32 .htm.
[5]Californian Global Warming Solution Act,A.B.32,2005-06 Sess.(Cal.2005).
[6]有關加州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簡單論述,請參見[美]楊澤銘:《加利福尼亞州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項目簡介》,魏旭譯,《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7]有關美國聯(lián)邦碳排放交易的探討,參見A.Brohe`(eds.),Carbon Market: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guide,Earthscan,2009,pp.159-180.
[8]K.Lamotte,D.Wiliamson and L.Hopkins,“Emission trading in the US:legal issues”,in D.Freestone and C.Steck,Legal aspects of carbon trading,OUP,2009,at pp.392 and pp.413-416.
[9]AB-32,§38561(c).
[10]AB-32,§38505(i) and §38561(a).
[11]AB-32,§38585(m).
[12]See M.Nichols,”California’s climate change program:lessons for the nation”,UCLA Journal of envirnomental law and policy 27,2009,at pp.201-203.
[13]Resolution 10-42 available at www.arb.ca.gov/cc/capandtrade/capandtrade/draft%20resolution.pdf.
[14]Los Angeles Time,at http://latimesblogs.latimes.com/greenspace/2010/01/globa-lwarming-ab-32-measure-94-climate-change-schwarzenegger.html.
[15]Association of Irritated Residents,et al.v.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preliminary injunction halting implementation,No CPF-09-509562.
[16]項目概況參見 http://www.arb.ca.gov/cc/capandtrade/capandtrade.htm.
[17]See the 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available at http://www.arb.ca.gov/regact/2010/capandtrade10/capandtrade10.htm.
[18]Final Californian cap-and-trade regulation,Initial Staff Statement Of Reaons(ISOR) and FSOR,all consultable on http://www.arb.ca.gov/regact/2010/capandtrade10/capandtrade10.htm.
[19]CARB,News release of 20/10/2011,at http://www.arb.ca.gov/newsrel/newsrelease.php id=245
[20]Californian cap-and-trade regulation,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810.
[21]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812.
[22]Cap-and-trade regulation,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870.
[23]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24.
[24]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911.
[25]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913.
[26]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854.
[27]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970.
[28]See J.Monast,”Integrating State,Regional and federal GHG markets:options and trade-offs”,Duke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Forum18,2008,pp.345-346.
[29]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990.
[30]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95802,n.256.
[31]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i-23.
[32]See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459(2005)final,27.09.2005,pp.7-11.
[33]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10.
[34]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10.
[35]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19.
[36]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20.
[37]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24.
[38]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24.
[39]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24.
[40]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31.
[41]Final Statement Of Reasons(FSOR),ii-26.
[42]ISOR,ii-31.
[43]SeeT.Tietenberg,Emissions trad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Resources for the future,2006,p.189.
[44]ISOR,p.ii-26.
[45]ISOR,ii-27.
[46]K.Palmer,D.Butraw and A.Paul,”Allowance allocation in a CO2 emissions cap-and-trade program for the electricity sector in California”,Discussion Paper,2009,available at http://ideas.repec.org/p/rff/dpaper/dp-o9-41.html,at p.35.
[47]E.Bluemel,”Regional regulatory initiatives addressing GHG leakage in the USA ”,in M.Faure and M.Peeters,Climate Change and European emissions trading,Edward Elgar Publishers,2008,p.244.
[48]ISOR,40,ii-4.
[49]ISOR,ii-40.
[50]IETA,http://www.ieta.org/index.php option=com-content&view=article&id=218:ieta-response-on-carb-cap-and-trade-program-rules&catid=24:position-papers&Itemid=91.
[51]ISOR,ii-5.
[52]Cap-and-trade regulation,§95857.
《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已成為對外宣傳
我國環(huán)境保護成就和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根據知網《2014年發(fā)行與傳播統(tǒng)計報告》:我刊機構用戶總計3500余個,分布于11個國家和地區(qū),如美國國會圖書館、代頓ITS公司、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法國國防部、牛津大學、韓國最高法院、韓國最高檢察院、日本國會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伊士曼化學公司、陶氏化學、NSD生物技術咨詢、南澳大利亞大學等國外機構,我刊業(yè)已成為對外宣傳我國環(huán)境保護成就和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California Emissions Trading Mechanism and its Revelation
WANG HuiZHANG Ningn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
Abstract:California is the forerunner of climate change policy,has established the global warming solutions act specifically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In the global warming solutions act provisions of measures on climate change,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was highly considered.Californi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is ambitious,this is reflected in its objectives,scope,quota allocation and trading and carbon credits to offset the core problem of detailed rules.In our country to explore to establish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aliforni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echanism is worth reference.
Keywords:California;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valuation;implication
作者簡介:王慧,法學博士,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訪問學者;張寧寧,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X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88X(2015)06-01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