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毅乾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淺析文學翻譯中的合作原則
耿毅乾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合作原則是語用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理論。在日常交際過程中,人們一方面遵循合作原則,以求交際成功進行;一方面又刻意違背合作原則,以達到某種目的。在文學翻譯過程中,應考慮交際產(chǎn)生的具體語境、文學作品的背景、主人公的心情及說話方式,使讀者有效地理解會話含義,了解文學作品內(nèi)容。本文從會話中的合作原則出發(fā),探討如何運用合作原則來達到文學翻譯的成功“交際”。
合作原則;文學翻譯;會話
翻譯是一門藝術,而文學翻譯作為翻譯研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勢必應該遵循翻譯這門藝術的基本要領。古往今來,眾多翻譯大家雖為做好翻譯而選取各自研究的角度,但他們都不可規(guī)避合作原則這一翻譯中的基本要領。本文試圖通過論述合作原則的定義及其在文學作品翻譯中的應用,闡釋合作原則在文學翻譯中的重要作用。
(一)合作原則的定義
最先提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CP)的格萊斯(H.P.Grice)認為,人們在日常會話交際中,首先要有自主的意愿進行合作,否則交際活動將無法順利地進行下去。換言之,就是人與人在日常交際過程中,參與交際的兩人或更多人都會潛移默化地遵循某一原則,從而有效地完成雙方預設或是未知的交際任務。格萊斯還曾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一文中表示,人們在會話交際中勢必會遵守一些合作原則,而合作原則也應該包含四個范疇,每一個范疇又應該包括一條準則和一些次準則。首先是量的準則。
交際雙方所說的話要滿足交際中所需要的信息量;且交際雙方所說的對話不能超出交易內(nèi)容所需要的信息量。
其次為質的準則。交際雙方不能說一些自己都感覺是虛情假意的話(人們有時出于某些目的而刻意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本文暫且不議),也不能說一些缺少事實依據(jù)、憑空想象出來的話。再次是關系準則。要求會話雙方在交際過程中表述一些與本次會話交際有關的話語。最后是方式準則。要求交際雙方將話說清楚、講明白,避免表意過于晦澀或造成歧義,力求做到表意明確、精準。
(二)合作原則在翻譯中的重要作用
雖然合作原則是針對會話交際而提出的,文學翻譯也不是直接的語言交際,但是我們可以把譯文看作由幾方面會話構成的結合體,然后通過原作者與譯者之間的“交際”對話來達到翻譯的最佳結果。而將合作原則運用到文學翻譯中,也是符合文學翻譯策略的,這體現(xiàn)在譯者與原作者間的兩次合作上。其一,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首先要對源語文本進行理解。這相當于源語文本作者在“說”,而譯者在“聽”。這就產(chǎn)生了一種原始的對話方式——譯者會不斷地被原文作者提供的信息帶動,被動地遵循合作原則。其二,翻譯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原文本作品的再次創(chuàng)作,它需要譯者將自己理解的文本信息傳達給讀者,于是新的對話雙方出現(xiàn),即譯者在“說”,讀者在“聽”。這樣的交際雙方,使得譯者在“會話”關系中變得更為主動,而且對譯者的要求更高。
由此可見,合作原則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既是復雜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文學翻譯中的合作原則
根據(jù)格萊斯的“合作原則”,文學翻譯過程中也應該把握好四條基本原則,即相關原則、適量原則、質真原則、方式原則。相關原則是指在原文學作品中不曾涉及或提到的內(nèi)容,譯文要盡可能地避免出現(xiàn)和提及;在翻譯手法和語言表述上也要力求與原作品風格表現(xiàn)一致。適量原則是指譯者不能過分詮釋、闡述原文信息與內(nèi)容,要做到適可而止;也不能采取斷章取義、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翻譯方式。由此可見,在翻譯過程中,過量和不足都是不應該出現(xiàn)的。質真原則多用于會話翻譯中,但近年來已經(jīng)被譯者應用到文學翻譯中。質真原則要求說話人講真話,不能說假話,更不能說些無憑無據(jù)、沒有根據(jù)的糊話。不過,由于立場不同或為了達到某種特殊企圖,交際中的一方或雙方都可能做出違背質真原則的舉動,這在文學作品中也屢見不鮮。因此,譯者在翻譯此類文學作品時要格外注意。方式原則是指在翻譯中要適當?shù)靥砑?、刪減內(nèi)容,使翻譯后的作品更加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從而增強翻譯作品的可讀性。
(二)合作原則在文學翻譯中的實際應用
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其動靜相宜、寫景抒情,將音韻美和意境美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而許淵沖版的《江雪》在翻譯中保留了原文的韻律和意境。
原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英譯文: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s inflight,F(xiàn)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sight. A lonely fisherman,behold,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譯作既沒有背離原文,也沒有破壞原詩的意境,而是十分貼切地將原作者的意圖和理念運用“相關原則”很好地傳達和表現(xiàn)了出來。在該譯文中,譯者并沒有把詩中描述的某些具體意象過分放大化,更沒有夸張地把“千山”翻譯成“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mountains”,在對“萬徑”一詞進行翻譯時,也嚴格遵循了適量原則,譯成了“every road trod by human being”。
再如,《圣經(jīng)》中《路加福音》中有一句話:“this poor man begged,‘you good Samaritan’,have pity on me!”,對于該句,大多人可能會選擇直譯:“這個窮人祈求道:‘你這個好撒瑪利亞人’,可憐可憐我吧!”看到這樣的翻譯,想必不了解圣經(jīng)或不知道撒瑪利亞人典故的讀者都會一頭霧水。而補充語義,翻譯成“你這樂善好施的人兒,就發(fā)發(fā)慈悲吧!”顯然更好。由此可見,相關原則與適量原則也可以成為檢驗譯者翻譯水平和能力的一種有效判斷。
在一些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譯者也不一定完全按照合作原則進行文本翻譯,但在某種程度上,合作原則都是能夠更好地促進作者與譯者、譯者與讀者間的“交際關系”。雖然在文學翻譯中,難免會由于文化、歷史、譯者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而不能很好地將原作品進行呈現(xiàn),但只要譯者恰當把握合作原則,善于運用“補償?shù)乃囆g”,那么就一定會在文學翻譯水平上有所提升。
[1]董明.翻譯:創(chuàng)造性叛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2]張蓊薈,沈曉紅.英漢翻譯過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學學報,2003(1).
[3]王揚.語用預設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2).
[4]劉翠蓮.淺析合作原則在翻譯中的應用[J].濟寧學院學報,2009(3).
[5]周遠梅.語用翻譯與“合作原則”[J].廣東師范學院學報,2005(4).
[6]陳曉.格賴斯合作原則在文本翻譯中的應用[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9(4).
Analysis o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GENG Yi-qian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one of the crucial theories in Pragmatics. People would like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intend to violate it to achieve certain aims. When we translate literary works,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ve context,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work, mood of the protagonists and their manners to talk with other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enable the readers to get the meaning of the conversations correctly and understand the work. In terms of conversational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bout how to us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achiev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Cooperative Principle; literary translation; conversation
2015-01-13
耿毅乾(1984- ),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翻譯學研究。
H059
A
2095-7602(2015)05-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