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俊,傅保國
自動洗胃機是急危重癥救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搶救設(shè)備,其省時、省力、洗胃徹底等優(yōu)點使得在急診急救洗胃中普遍使用[1]。但洗胃是一種侵入性操作,自動洗胃機在使用中極易被病人的唾液、胃液、血液等污染,若終末消毒處置不當,極易導致交叉感染[2,3],從而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因此,在洗胃后應對自動洗胃機進行嚴格終末消毒,正確維護與保養(yǎng)[4]。目前國內(nèi)臨床對于自動洗胃機終末處置消毒劑的選擇及處理方法仍有不同觀點,且終末消毒效果值得進一步驗證,各級醫(yī)院使用的自動洗胃機種類繁多,但基本原理一致。自動洗胃機終末消毒處置重點在于機內(nèi)管與機外管的處理?,F(xiàn)將洗胃后自動洗胃機終末消毒處理方法綜述如下。
洗胃后自動洗胃機管道常存有胃內(nèi)容物,如食物殘渣、有毒物、藥物殘留等,徹底清潔是消毒的前提條件,所以進行初步清洗處理尤為重要,但不同使用者采用的清洗劑、處理方法及處理時間有所不同。
1.1 使用清水反復沖洗機內(nèi)管與機外管 使用清水反復沖洗機內(nèi)管與機外管可以達到清除管道殘留物,但是一般胃內(nèi)容物多油膩[1],單純清水不能有效去除管道內(nèi)污物,因此加入清洗劑成為大多數(shù)臨床工作者常用方法,最為常用的是洗潔精,可有效清除管道內(nèi)油膩。而對于緊密附著管道內(nèi)不易清洗的物質(zhì),使用洗潔精中加入雞蛋皮反復清洗可達到有效清潔的目的[5,6]。另外,使用酶劑浸泡配合高壓水槍沖洗的效果更加理想[7],但是由于成本高,一些基層醫(yī)院難以全面開展。國內(nèi)有采用紗布底[8]加輸液管的清洗方法及采用套管針原理[9]清洗機外管均達到滿意效果,被證實能有效清除附著于管壁的污物。
1.2 處理時間 初步清洗處理時間沒有統(tǒng)一要求,大多為清水處理5min~10min均能完成,或開機循環(huán)3次~5次也可達到清除污物和殘留清洗劑的目的。
我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大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攜帶者超過總?cè)丝?/3[10,11],且艾滋病感染率為0.11%[12]。洗胃時難以立即對病人進行傳染病相關(guān)檢測,且服毒病人由于毒物對胃黏膜損傷,均易給病毒、細菌的入侵創(chuàng)造條件,極易傳播HB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疾病。初步去污處理后洗胃機管道中殘留液經(jīng)培養(yǎng)后仍有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機會致病菌[2]。有些醫(yī)院對自動洗胃機管道僅用清水處理是不能達到去除致病菌的目的[4,13],應嚴格高水平消毒,防止病人間交叉感染。嚴格高水平消毒不僅可殺滅所有細菌、病毒等致病體,還可殺滅部分芽孢。
2.1 消毒劑 目前常用的消毒劑主要有戊二醛、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
2.1.1 戊二醛 戊二醛是一種高效消毒劑,能殺滅細菌、真菌、病毒和芽孢[14]。2%戊二醛作用10min即可達到消毒目的,有研究證實洗胃機管道采用2%戊二醛經(jīng)10min消毒后細菌菌落數(shù)<20cfu/g[15]。因此,在批量中毒病人的洗胃救治中采用2%戊二醛可縮短洗胃機消毒等待時間,達到快速搶救的目的。但是由于自動洗胃機消毒的特殊處理方式使得2%的戊二醛用于自動洗胃機管道循環(huán)消毒成本高,使用范圍小。
2.1.2 含氯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是一種中、高效消毒劑,在水溶液中可放出有效氯,破壞細菌酶的活性而致其死亡;能殺滅各種致病菌、病毒、芽孢[14]。含氯消毒劑是自動洗胃機消毒最廣泛的一種消毒劑,其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在臨床自動洗胃機終末消毒中應用廣泛。常用的有0.5%“84”消毒液[5]、1∶400消毒靈[16]、0.1% 健之素[4]等,但 是 對 于 含 氯 消毒 劑 的 濃度、用法不一,有使用1%~2%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并循環(huán)30min,消毒后均檢測不出致病菌[2,17],且濃度越高,消毒后保存天數(shù)延長。2%與0.5%濃度的消毒效果比較,保存3d~5d時菌落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8],說明2%含氯消毒劑消毒自動洗胃機后管道保存時間優(yōu)于0.5%含氯消毒劑。0.1%健之素同樣可以達到消毒效果[4],經(jīng)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洗胃機管道經(jīng)0.1%健之素沖洗1次~3次后,檢測不出乙型肝炎病毒,循環(huán)沖洗5次后測不出乙型肝炎病毒DNA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用0.5%~2%的“84”溶液也可達到有效消毒效果。
2.1.3 過氧乙酸 過氧乙酸是一種高效消毒劑,能將菌體蛋白質(zhì)氧化,使細菌死亡;能殺滅細菌、芽孢、真菌、病毒[14]。過氧乙酸運用于自動洗胃機管道消毒能達到較好的效果,臨床使用普遍[19]。常用過氧乙酸的濃度為0.25%~0.5%[15],0.25%的過氧乙酸溶液消毒效果優(yōu)于含氯消毒劑[13]。由于過氧乙酸易分解,使用時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其作用時間長于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劑。
2.2 消毒方法與時間 理論上浸泡消毒效果最好[4],但臨床上大多使用的自動洗胃機機內(nèi)管為不可拆卸式,因此常采用先對管道循環(huán),再拆卸機外管浸泡的方法消毒。不論采用何種消毒液,消毒處理時間至少為30min[20,21],以保證確切的消毒效果。所以,采用浸泡30min后循環(huán)30min或循環(huán)20次消毒效果較為確切[17]。而對于不可拆卸式洗胃機,先開機循環(huán)30 min,后將管端沒于水下關(guān)機,使消毒液充滿管腔浸泡30min[16]。
自動洗胃機經(jīng)嚴格消毒后,管腔中仍殘留有消毒液,需將其有效去除,否則將會對人體產(chǎn)生傷害,如戊二醛和過氧乙酸對人體有刺激性和腐蝕性,需再次對洗胃機管道進行清潔清洗,以達到清除殘余消毒液的目的。
3.1 清洗液體選擇 目前臨床常用的有清水、純凈水和滅菌蒸餾水。劉玉珍等[17]的研究證實,使用清水處理后管道合格率低于使用純凈水。根據(jù)我國飲用水安全規(guī)定:每毫升水樣在37℃下培養(yǎng)24h后其細菌總數(shù)不得大于100cfu[22]。有研究證實,87.5%醫(yī)院供水系統(tǒng)中存在定植軍團菌,易導致水源性感染[23]。因此,不提倡單純采用清水清洗,冷開水或純凈水及滅菌蒸餾水更適應于最終清洗,可有效預防二次污染[17]。張有瓊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相同消毒處理下滅菌注射用水清洗的自動洗胃機管道可保存7d無細菌生長,而冷開水保存1d無細菌生長,純凈水清洗可保存1d~3 d[17],3種清洗液中冷開水經(jīng)濟成本低且易獲取。
3.2 清洗方法 經(jīng)開機循環(huán)3次~5次均可達到有效去除消毒劑的目的,一般以目測反復清洗至澄清無味,最后吸出管道內(nèi)液體再停機至干燥。
對于采用嚴格高水平消毒的自動洗胃機,最長保存期限為7d[24]。有研究證實,2%過氧乙酸比0.5%過氧乙酸消毒后保存時間長,分別為7d和3d~5d[18]。采用滅菌注射用水去除消毒劑后的洗胃機有效保存時間為7d,但是純凈水及冷開水處理后保存期限3d以內(nèi)。所以備用狀態(tài)下的洗胃機最多放置3d后即使未經(jīng)使用也應重新消毒或經(jīng)滅菌注射用水開機循環(huán)3次~5次[25],存放時還需保證儲液瓶及管路處于干燥狀態(tài)[13]。應急狀態(tài)下濕式保存的洗胃機24h須重新消毒,干燥保存的可延長至7d。另外,自動洗胃機管道在保存時應密封,以防止蚊蟲爬入,可采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封閉管口,有效避免灰塵、蚊蟲污染[26]。
初步清洗的目的是有效去除管道中的污物,洗潔精為普遍使用的清洗劑,但是管道的清潔程度目前仍然是靠目測或氣味進行鑒別;選用何種消毒劑和消毒方法應根據(jù)醫(yī)院自身實際情況,含氯消毒劑仍是目前運用最廣泛的消毒劑,但是有效氯濃度卻是目前臨床實際運用過程中的混亂點,如何在保證有效消毒的前提下采用針對自動洗胃機管道合適的有效氯濃度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斷探索;同時針對備用狀態(tài)下洗胃機保存的時間,要根據(jù)選用不同的消毒劑來確定;而清洗—消毒—清潔的標準流程需要洗胃機使用者不斷實踐。
[1] 邢玲莉,洪煥波,謝霖.自動洗胃機清潔、消毒方法的探討[J].中華綜合臨床醫(yī)學雜志,2004,6(6):59-60.
[2] 王和闕.自動洗胃機污染情況調(diào)查及消毒方法[J].齊魯護理雜志,2001,7(1):5-6.
[3] 王金玲,錢慧華,萬潔霞.使用自動洗胃機潛在的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07,13(9):35-36.
[4] 韋春莉,王慶玲,劉燕平,等.對洗胃機內(nèi)管路消毒管理狀況及方法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2):960-962.
[5] 黃春蓮.一種清洗全自動洗胃機的新方法[J].當代護士,2009,10:47.
[6] 劉杰,鄭祖群.巧用雞蛋皮清洗洗胃機內(nèi)部管道[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3):8.
[7] 何松麗.洗胃機管道及過濾瓶的消毒處理和效果監(jiān)測[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17):2611-2612.
[8] 鄧愛華.紗布在全自動洗胃機管道清洗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6):716.
[9] 鄭祖群,李曉莉.采用套管針原理清洗洗胃機外管道[J].當代護士,2013,8:120.
[10] Zou L,Zhang W,Ruan S.Modeling the transmission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hepatitis B virns in Chrna[J].J Theor Biol,2010,262:330-338.
[1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jié)果[EB/OL].[2014-12-12].http//www.chinacdc.cn/bcbg/200804/t20080423_34870.htm.
[12] 王文卿.流動人口的艾滋病風險:對感染率數(shù)據(jù)的系統(tǒng)回顧[J].中國性科學,2014,23(1):82-85.
[13] 歐芬.基層醫(yī)院洗胃機管路系統(tǒng)管理及消毒的研究[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4,9(4):287-288.
[14] 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chǔ)[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80-182.
[15] 張秀峰,趙輝,劉靜靜.加強洗胃機設(shè)備的消毒與管理[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2):1421.
[16] 張永華.自動洗胃機的維護與保養(yǎng)[J].護理研究,2010,8(3A):570.
[17] 劉玉珍,王青麗,鄧群,等.不同消毒方法對洗胃機管道消毒效果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7):2223-2224.
[18] 何春嬌,邱雪琴.不同濃度消毒液對洗胃機消毒的效果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4887.
[19] 張翠清,魏愛平.巧用過氧乙酸清除洗胃機管道[J].護理研究,2004,18(5C):937.
[20] 劉婭萍,龍鳳瓊.淺談電動洗胃機管路消毒方法[J].西南軍醫(yī),2006,8(4):88.
[21] 劉慧.電動洗胃機潛在醫(yī)源性感染的應對[J].黑龍江醫(yī)藥,2009,22(5):703.
[22] 曲文彥.自來水中細菌總數(shù)的檢測分析[J].價值工程,2014,33(30):316-317.
[23] 周昭彥,胡必杰,鮑容,等.上海市14所醫(yī)院自來水中潛在病原菌監(jiān)測及相關(guān)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1860-1862.
[24] 張有瓊,張樹萍,李江濤,等.洗胃機管道及過濾瓶消毒后2種保存方法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1,9:3-4.
[25] 何夏軍,崔虹,李秋屏,等.兩種清洗消毒法對自動洗胃機保存管理的效果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3):1174-1175.
[26] 許念念.洗胃機管道末端保存方法的改進[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