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有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擋的原因既有前期刺激經濟力度過大的因素,也有客觀經濟發(fā)展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換擋期的風險挑戰(zhàn)將是擺在中國未來5-10年的重大課題。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即由前些年9%以上的高增長,換擋到7%-8%的中速增長階段。要搞清楚中國經濟增長換擋期是怎么來的,首先就必須搞清楚2001年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哪三個發(fā)展階段?2009年-2010年支撐中國經濟9%以上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12年-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擋的原因是什么?接下來才能搞清楚經濟增長速度換擋之后將面臨哪些可能的風險挑戰(zhàn),如何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挑戰(zhàn)將是擺在中國未來5-10年的重大課題。
2001年以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2001年以來中國經濟發(fā)展可以劃分三個階段,即2001年-200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增長加速期、2008年-2011年國際金融危機救市期、2012年-2014年救市之后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
第一階段,就是2001年-200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的經濟增長加速期。中國經濟增長不斷加速的主要原因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紅利。一方面推動中國出口迅速增長,另一方面推動外資大規(guī)模進入。期間2006年和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加速的原因,還有中國股市一波波瀾壯闊的大牛市,牛市階段,企業(yè)發(fā)股票增加,刺激和增加投資,股民賬面財富增加,刺激和增加消費。
第二階段,就是2008年-2011年國際金融危機救市期。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了一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世界各國紛紛采取措施,刺激和穩(wěn)定經濟增長。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政府在這期間推出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我國依靠一系列刺激政策,經濟迅速企穩(wěn)回升,保持了中國經濟9%-10%的高速增長。
第三階段,就是2012年-2014年金融危機救市之后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中國經濟經歷前期刺激政策的因素明顯減弱,經濟增長開始明顯減緩,進入到7%-8%的中速增長階段,中國進入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
2009年-2010年支撐中國經濟9%以上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2009年-2010年在政府4萬億元刺激政策帶動下,基礎領域和房地產領域投資迅猛增加,帶動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6萬億元,比2008年增加5.23萬億元,接近2003年全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6萬億元,比2008年增長30.4%,是過去十幾年增長速度最高的年份。2010年、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依然維持了23.8%、23.6%的高增長。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31萬億元,已經比2008年17萬億元高出14萬億元。
2009年-2010年,我國房地產行業(yè)迅速企穩(wěn)回升,支撐了我國經濟高增長。2009年房地產的銷售面積9.37億平方米,比2008年6.21億平方米增長了50.9%,2010年銷售面積又比2009年增長了10.1%。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2009年大約拉動GDP增長率4.7%,2010年拉動GDP增長率1.8個百分點。房地產支撐了地方政府50%-80%的財力開支,也帶動了50多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成為我國經濟迅速企穩(wěn)的主導力量。
在2009年、2010年,汽車行業(yè)迅猛增長,也是支撐我們國家經濟迅速企穩(wěn)回升的重要力量。2009年,中國全年生產汽車1379.10萬輛,同比增長48.3%,銷售汽車1364.48萬輛,同比增長46.2%。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26.47萬輛和1806.1 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44%和32.37%。應該說這兩年汽車產銷量迅猛增長,使中國一下子躍居世界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它直接拉動60多個行業(yè),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經濟迅速企穩(wěn)。
2009年人民銀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銀行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過大。2009年M2貨幣總量達到61.2萬億元,新增貨幣13.7萬億元,增長率高達28.8%,是2000年以后增長速度最高的年份。2010年M2貨幣總量達到72.6萬億元,新增貨幣11.4萬億元,增長率18.6%。2009年和2010年新增貨幣M2是25萬億元,相當于1949年-2004年累計的貨幣供應總量。
2009年貸款余額達到42.6萬億元,新增貸款9.6萬億元,增長率高達33%,相當于正常年份新增貸款的2-3倍。2010年貸款余額達到50.9萬億元,新增貸款8.4萬億元,增長率高達19.6%,相當于正常年份新增貸款的2-3倍。僅2009年和2010年新增貸款18萬億元,超過2004年全部貸款余額17.8萬億元。
2012年-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的成因
房地產市場進入振蕩下行階段。伴隨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房大規(guī)模建設,房地產供求關系正在發(fā)生根本性變化,房地產市場進入振蕩下行階段,2014年房地產的竣工面積、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為107459萬平方米、120649萬平方米、7629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9%、下降7.6%、下降6.3%,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行趨勢,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力在減退。
政府債務平臺擴大投資被控制。由于2009年-2010年,我們地方債務平臺新增了接近6萬億元的新增貸款,使地方政府債務大增,最近幾年國家開始對地方債務平臺進行控制,地方政府通過過度融資舉債增加投資的這個因素,也呈現(xiàn)減弱趨勢。
政府振興產業(yè)規(guī)劃的政策減弱。比如2009年我們國家的十大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之后,很快出現(xiàn)了產能過剩。后來,國家支持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規(guī)劃以后,太陽能產業(yè)過剩,還有風電設備過剩等等,大量產業(yè)出現(xiàn)產能過剩的挑戰(zhàn)。所以,這些振興產業(yè)的政策,對經濟拉動力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也在減退。
政府刺激消費對經濟拉動減弱。2009年和2010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這些政策短期內是有效的,但長期是無效的,比如政府鼓勵購買汽車消費,2009年汽車產銷量增長了46%-48%,2010年產銷量增長了32%,但是到2011年,汽車產量只增長了O.8%,銷量增長2.5%,2012年汽車產銷量增長4.6%和4.3%,2014年汽車產銷量增長7.3%和6.9%。
政府貨幣刺激政策的力量減弱。2009年到2010年,我們的貨幣增量非常大,貸款的增量也非常大,但是2011年-2014年,我國對貨幣進行了有效的控制,貨幣的新增貨幣量和新增貸款量增長率逐步回歸到正常的水平,2014年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長分別為13.3%和12.2%,也是2008年以來最低的。這樣貨幣對經濟的刺激力量也在減退。
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后出口減弱。我國進出口在經歷2009年下降13.9%之后,伴隨世界經濟企穩(wěn),2010年和2011年進出口出現(xiàn)恢復性高增長,分別達到34.7%和22.5%。而到2012年、2013年進出口增長回落到6.2%、7.6%,2014年進出口僅增長3.4%。
中國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12年中國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數(shù)量比2011年減少了345萬人。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我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表明從2012年開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進A.T降階段,人口紅利正在消失。這也成為經濟增長速度換擋的另一個因素。
可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擋的原因既有前期刺激經濟力度過大的因素,也有客觀經濟發(fā)展內在因素。接下來,擺在我們面前的將是換擋之后中國將面臨哪些可能的風險挑戰(zhàn),如必須保持一定經濟增長速度,即穩(wěn)增長的挑戰(zhàn),還有經濟增長速度過快下行將可能引發(fā)“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風險挑戰(zhàn)和潛在金融風險集中爆發(fā)的挑戰(zhàn)。如何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挑戰(zhàn),將是擺在中國未來5-10年的重大課題。
(作者系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