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堯
吳世堯/托溪中心小學高級教師(福建寧德355506)。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F(xiàn)以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材為例就以上話題做粗淺地探討。
小學中年段包括三四年級,共四冊語文教材,各冊教材自成體系又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只有與編者對話,明確編者意圖,才能找準各冊教材重難點,促進學生發(fā)展,獲得相應語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材課后作業(yè)題安排與意圖:一是朗讀、背誦、默讀、復述等常規(guī)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語感,并增強其規(guī)范化的語言積累,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為表達與交流服務。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意在讓學生扎扎實實地練好寫字的基本功,體會漢字的美。三是常抄常用詞語,鞏固復習所學生字新詞,也為今后正確運用打好基礎。四是聯(lián)系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文中常見構段方式(總分、分總),學習分析自然段、意義段,學習課文主要內容等方面的練習,意在使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促進邏輯思維的發(fā)展。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模仿其中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以便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上作業(yè)安排依課設練,沒有強求整齊劃一。
葉圣陶老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蔽覀?yōu)閹熣邞x透文本特點,提煉語用要點,努力讓學生在40分鐘語文課堂中習得言語特點、規(guī)律,進而模仿、遷移、運用,并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用時方能應對自如,下筆如有神,侃侃而談。
三年級上冊16課《小露珠》一文是篇童話,主要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贊揚了大自然的和諧、融洽和美麗。課文融科學、優(yōu)美的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美好情操。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根據文本特點及課后訓練要求,本文語用訓練點可提煉為: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認識8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學會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越來越…越來越…”造句。3.品味比喻句、擬人句讓文章生動、形象的特點。4.明白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融洽和美好,增進愛生活、愛自然的情感。教學時預設流程如下:
(一)侃身邊小露珠,識露珠揭題
(二)利用生字欄或字典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讀課文,努力做到讀準讀通,感知大意。
2.檢測反饋指導。
(1)組詞。
臨()粒()珍()披()?。ǎ┐鳎ǎ┕桑ǎ┮u()奏()鉆zuān()
藍()立()診()被()梭()帶()設()龍()湊()鉆zuàn()
(2)正確書寫下列各字。奏 襲 俊 戴 臨
(3)填空。
小露珠形成了,青蛙、蟋蟀、蝴蝶分別說成()()()。它把植物裝點的()。最后,她消失了,一一向大伙告別,她()說:“( )?!?/p>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進行語用訓練
1.“小露珠爬呀,滾呀,越來越大,越來越亮,到黎明的時候已經有黃豆粒那么大了。”引導學生體會小露珠形成過程,好玩、輕巧、緩慢的特點,品味語言“()呀,()呀,越()越(),越()越()”的特點,進而讓學生用以上詞句格式練習說話或寫話。
2.“‘早哇,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牡酱蠛扇~上的小青蛙對小露珠說?!缤郏袼敲赐该鞯男÷吨椤!赖讲荻捝系男◇皩π÷吨檎f?!缤?,像珍珠那么圓潤的小露珠?!湓诨ǘ渖系暮麑π÷吨檎f?!?/p>
(1)體會構段方式:話在前,提示語在后,雙引號、句號的正確使用,進一步突出小動物對小露珠的贊美之情。
(2)體會比喻、擬人的句式,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形象、生動、貼切,使事物富有人情味,符合兒童閱讀的年齡特點。
(3)品味動作+對象的表達方式,明白不同對象使用不同的動詞,使對象更加可愛。學完以上句式、段式,可讓學生練習:秋天到了,()像()高掛空中。十五的月亮像( )在天上淺淺地笑。
3.“一會兒,太陽公公披著云霞,爬上了東山,染紅了天空,照亮了大地?!保w會句中不同動詞描寫同一對象變化的特點)于是,學完本句后可讓學生仿寫或說:我()家門,()小路,()小橋,()校門,才來到教室。
4.向日葵向她點頭,白楊樹向她招手,喇叭花動情地吹奏著樂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w會植物們對小露珠離去的留戀。品味這種排比句+擬人的表達效果)接著讓學生仿說或寫以上句式:早上,我去學校,小鳥向我(),楊樹向我(),()向我(),我心里可高興啦!
(四)再次讀文,梳理內容,升華情感
1.生自讀。
2.互說讀文后的感受。
(五)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縱觀蘇教版教材,每個練習中都安排了讀讀背背、說說寫寫或口語交際。意在深化對相應課文人物精神品格升華,或積累“勤學”的勸學篇,或聯(lián)系實際,以培養(yǎng)學生應對與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內容,教學時相應促進學生積累與語用的統(tǒng)一。
三年級上冊語文練習四讀讀背背內容有:①忍辱負重以屈求伸發(fā)憤圖強救亡圖存臥薪嘗膽催人奮進羽翼豐滿 報仇雪恨②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1.讓學生讀準讀通以上詞句。
2.結合實際理解以上詞句。
3.熟讀成誦。
4.運用。⑴請選用①中相應詞語贊美越王勾踐__;⑵請結合②的“勤學”名句送句給你的同學并說原因。如:“我送____同學的名言是____,因為他(她)__?!边@樣達到積累與應用,有效促進學生的“厚積”,提高了學生課堂情趣,可謂一舉多得。練習8說說寫寫——學寫請假條,結合文中的范例,讓生知道請假條的內容與格式:第一行中間寫上“請假條”三字。第二行頂格寫“向誰請假”,寫完用冒號。第三行空兩格寫正文內容,說清請假的原因和內容。正文后另起一行頂格寫“此致”,再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與“!”號。最后再在正文的右下角寫上請假人的姓名和時間。當學生明了寫請假條的內容與格式后,再針對性地寫請假條。學生對此應用文已熟能生巧,一學便會,達到教學省時高效。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為習作者專門安排了8次習作練習。該習作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xiàn)形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上提供多種選擇,在習作評價上強調要求適度。目的是讓學生輕松愉快、自由自在地走進習作起始階段,并在習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習作教材也安排了一定的例文,且基本上是根據同年級小學生的習作改寫而成,十分貼近三年級學生的實際。例文由學生書寫,印在作文稿紙上,意在從內容到書寫格式都為學生提供了范例,以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打好習作的基礎。正如朱熹所說:“古人作文寫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北緝粤曌?是“簡單研究報告”的書寫,例文提供了江素素的《談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范文。教學時可按如下程序展開:1.課前搜集下列各詩句的作者、全詩、大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2.上課時交流對以上各詩句搜集情況。3.讀懂《談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內容及表達樣式。4.根據以上例文書寫自己的研究報告。談談“___,___。”“___,__?!背鲎訽__朝詩人___的《___》。全詩是:“___,___。___,__?!薄癬__,___?!币馑际牵篲_。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作者___。也說明___。5.針對例文,交流評議,修改習作。6.抄正習作,讀習作,體會成功快樂。于是,今后學生碰到類似的研究報告,就會自行搜索、表達,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用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而不受制于他人。
總之,作為語文教育教學的踐行者一定要記住張志公的一席話:“多寫,這是完全必要的。不過,寫必須以讀為基礎,沒有正確的、充分的讀作基礎,光寫是不行的。提高語文能力必須以朗讀、精讀、多讀為基礎,這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一條共同經驗。”同時也常常牢記“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