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城縣六塘中學 楊靈芝
2009年我接手09級2班,這是一個普通教學班,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慢班”。這一類教學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學習上是學困生,在思想上是德困生。這“雙困”就給普通班的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的被動,因此,我為改變這樣一個被動局面,把這樣的普通班帶好,帶出點成績來,讓學生學有所得,糾正他們思想上一些被動想法。
針對普通班這些特點,我經(jīng)過2009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jié)出,要當好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認為“嚴”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要求學生遵守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有嚴密的學習計劃和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第二,班主任工作要“細”。首先要細選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養(yǎng)好班干部,班主任就不會脫離學生,不會孤軍作戰(zhàn)。
第三,班主任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不要抓一段時間,放松一段時間,貴在“恒心”。堅持日日如是,不放松任何一個時間,不放松任何一個細節(jié)。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就是頑石般的學生,也會終有感召轉(zhuǎn)化的一天。
第四,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第五,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給學生要有一個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有壓力但不怕壓力,能變壓力為動力。
第一,把握好轉(zhuǎn)化“差生”的時機。我們教育學生不是任何時候都會有效的,只有當學生的內(nèi)心產(chǎn)生需要時,我們再進行教育,才會產(chǎn)生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第二,選擇有利于轉(zhuǎn)化“差生”的場合環(huán)境。在不同的場合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教育,效果是不同的。有的教師批評教育學生總喜歡往辦公室里拉,其實把學生拉到辦公室里進行批評教育是不合適的,學生在辦公室眾多老師目光的包圍下早已不知所措了,哪里還知道你在批評教育些什么呢?更有甚者,你在辦公室里批評他,他會認為你使他在眾多教師面前失去尊嚴,嚴重地傷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來個破瓶子破摔,故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我們教育學生應該找一個適合的場合進行談心,可以在房間里,校園小道上,在花圃旁等,在安靜、不受人干擾的環(huán)境里與學生交談,能使學生放棄對立、緊張的心理而認真接受你的批評教育,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利用多方面關(guān)系教育“差生”,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jié)合。做“差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單靠教育個人是不夠的,必須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家長、親戚、朋友、同學甚至社會機關(guān)團體進行共同教育,方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總之,我們在轉(zhuǎn)化“差生”的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做到“以人為本”“對癥下藥”,必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全國有名的洋思中學的校訓: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看來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對于“留守學生”,我們不能鄙視,一棍子打死,要多給他們一些關(guān)心和愛,以至于他們不做“破罐子破摔”的傻事。學校本來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每一個教師都要明白,“育人先育德,不求個個成才,但求個個成人”這個道理。俗話說得好?。 笆陿淠?,百年樹人”,所以要求所有教師都要樹立一種嶄新的德育觀:“留守學生”的人格應得到充分尊重,師為生范,教師必須用自己的言行來躬身示范,時時陶冶熏陶“留守學生”,使他們重新找回自信。
近年來,農(nóng)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家庭,夫妻雙雙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孩子。這些孩子,或由爺爺奶奶照管,或寄托在親戚朋友家,他們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孩子。學生離開了與父母共同生活的環(huán)境,與爺爺、親戚們感情上距離較大,缺少共同的語言和心靈溝通,普遍地感到隔膜,生活不快樂,因而教育起來比較困難。對于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予以特殊的關(guān)照,要多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做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做他們生活的參謀,做他們的導師,做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的輔導員。那樣,他們終究會嘗到成功、快樂的滋味的。
家長會是學校、社會、家庭三結(jié)合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家校聯(lián)系的一個好的形式。家長會的定義是“學校同家長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而召開家長會的目的,是要促使家長與教師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學校與家庭“向青少年提出同樣的要求,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新模式的家長會來自于新的觀念——家長應是教師的合作伙伴。在新的觀念下,家長會可以成為一座心與心之間的橋梁。
新模式的家長會,應改變了那種由班主任一人唱主角的傳統(tǒng)做法。首先家長們隨堂聽課,親身感受子女日常學習課堂氛圍,接下來是孩子們的才藝展示,讓在座的各位家長拍手叫好。家長會上,滔滔不絕的不再是老師,而是同學,是家長,他們訴說著心里的體會、經(jīng)驗、期望。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家長與家長之間認識了,幾十個小家庭在這兒融成了一個大家庭。家長成了家長會的主角,學生成了家長會的主角。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倍议L會就是溝通家長與學校的聯(lián)系,協(xié)調(diào)班級與家庭的教育,使家庭、學校都來關(guān)心兒童健康成長的一種教育形式。讓全社會都來關(guān)心教育,要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jié)合起來,營造一個良好教育的環(huán)境,形成大教育觀的今天,家長會就更加顯示出它的功能。
通過搭建學校德育教育的平臺,更新了家長的教育觀念,使他們認識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有了家庭的參與也使學校教育更加得心應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成為凝聚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力量的紐帶。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這首歌唱出了青少年是我國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倍受國人關(guān)注。學校、家庭是他們成長的殿堂,因此,我們要想方設法使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