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洪 虹
備課是教師個人或者集體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鉆研教材,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對于教學而言,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備課,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是學生有效的學習保障。
備教材是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重點章節(jié)等。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一階段,學生的特點是好玩、好動,所以我每節(jié)課的導入都會搜集一些與課文相關的音頻、視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愛上語文。等到了初二階段,學生逐漸地成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并能夠獨立思考,課前導入將換成與課文相關的背景介紹或典故。先寫文字教案,再做成幻燈片,重點知識幻燈片做些音效,適時引起學生注意。
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節(jié)課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備課。我一般在假期都提前備好兩個單元的教案,做到心中有數。配合學?;顒訒r間,對教學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修改,就避免了課堂信息量過少,教學環(huán)節(jié)松散,導致時間的浪費;信息量過多,密度過大,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效率低下,也是浪費時間。因此,只有把課備好才能把課上好,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備學生主要是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深入分析學生、真正了解學生,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案。
第一,抓書寫:我所帶的2班屬于中英班,底子非常薄弱。學校每天晚自習前有15分鐘練字時間,我充分利用這個時間逐一指導學生書寫,每天都讓學生對比前一天的練字內容,學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天的進步,增強了自信,練字也更有熱情,字跡也就有了大幅提高。
第二,抓背誦: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采取捆綁形式,計分獎勵,一人落后,全組督促,增加團體榮譽感。充分利用早讀時間,發(fā)揮組長的帶頭作用,先組內自檢,然后兩組互檢。這樣每個組長就變成了一個小老師,把背默這些知識夯實,落實好背誦之后,默寫就輕松多了。
第一,樹立課前兩分鐘規(guī)范,提前告知全班學生這項要求,并請課代表協助展開,預備鈴一響,班級內就要響起朗朗的讀書聲,我大多要求他們大聲朗讀課本上的古詩文,這樣既讓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又基本上兩分鐘解決整冊書的背誦。
第二,精心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務必使每個環(huán)節(jié)前后承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學生跟著老師走,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得扎實又能增加課堂容量。
第三,反思是實施新課程,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通常是在不斷反思中經過多次修正、完善后才形成的。備課時即使做了十分周到的預想,在課堂教學中也會出現諸如對教材處理不當,對偶發(fā)事件估計不足,甚至對某些問題處理有偏差,或要將學生提出的某個問題講透徹而自己感到力不從心等意想不到的問題。對課堂生成的問題處理不當,勢必會削弱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后我都會及時反思不足,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研究其有效解決辦法,避免以后再出現類似問題時束手無策或敷衍了事。
作業(yè)切忌重復性單一化的抄寫作業(yè)。初一階段主要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作業(yè)大多留孩子比較感興趣的。等到了初二,孩子們基礎和習慣已經養(yǎng)成了,作業(yè)就需要加深初二孩子的知識,結合教材補充孩子們的閱讀量和理解能力,讀書角的圖書可以利用起來了,精心挑選讀本文章,最初就只要求學生找出帶有描寫和修辭的句子賞析,再慢慢體會重點句子含義,最后讓學生對整篇圈點勾畫,課堂上再結合學生的圈點勾畫,帶著孩子一起完成課后習題。
在作業(yè)批改中,我更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每天拿到學生的作業(yè)本,我必然會先檢查日期,標題,簽字,格式,不厭其煩,目的是讓他們形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我盡量在每天上課之前把作業(yè)判完。及時地批改作業(yè),了解學生作業(yè)中出現較多相同錯誤的地方,在課上可以指出,便于統一訂正;對于作業(yè)優(yōu)秀的同學,課上展示,大力表揚,適當發(fā)些小獎品鼓勵。
改錯是解決學生學習盲區(qū)的主要途徑。教師幫助學生訂正錯誤的行為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的改進具有調節(jié)功能,而且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刺激作用。訂正及復批能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對于錯誤較少的學生,上課之前留一兩分集體訂正,對于錯誤較多的學生,讓學生自行約定訂正的時間,在此之前,改完送到課代表那里簽字。每次判作業(yè)的時候,順便翻翻前面的作業(yè),如果有學生遺漏未改錯的地方,就需要課間叫到辦公室面批,并說明原因。
學校采取全寄宿制,周日至周四所有學生均住在學校,我只好充分利用周末時間,加強家校緊密聯系?,F在通訊比較發(fā)達,我就加了家長的校訊通,將每周的作業(yè)用校訊通發(fā)到家長手機上,并請家長監(jiān)督簽字。我會發(fā)給課代表專門的作業(yè)登記表,每天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都一一登記。作業(yè)沒完成的,家長沒簽字的,必須要有合理原因,課代表及時電話告知家長,特別嚴重的我再跟家長聯系,特別嚴重的情況指的是連續(xù)兩天沒完成作業(yè)。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出差在外,前兩次課代表已經電話跟家長聯系過了,第三次我再跟家長聯系,家長一般覺得很抱歉,特別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重視,因為不完成作業(yè)的都是一些較弱學生,這樣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后面工作的開展。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是一項長期艱苦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探索,勇于實踐,腳踏實地地落實常規(guī)工作,最重要的是堅持常規(guī)并且落實下去,就像后六中學那樣,如果能真正把常規(guī)做好,語文的教學質量一定能夠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