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zhèn)橫坑管理區(qū)東陽學校 袁 玲
有效教學的概念從20世紀上半葉產生至今,頻繁地出現在教育文獻和實踐者的視野之中。但有效教學研究的歷史表明,有效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概念,其內涵一直隨著教學價值觀、教學理論基礎以及教學研究的范示變化而不斷擴展、變化。本文基于對核心元素——“教學”和“有效”,從現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進一步深入理解在數學教學中有效教學的必要性,找出使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zhàn)略的主動地位?;谏鐣l(fā)展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我國教育部門明確提出將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必須有效地改變學生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在接受知識的同時發(fā)展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施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概念的理念從20世紀上半葉產生至今,就一直是教學研究的焦點之一,頻繁地出現在教育文獻和實踐者的視野之中。有效教學研究的歷史表明,它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概念,其內涵一直隨著教學價值觀、教學理論基礎以及教學研究的范示變化而不斷擴展、變化。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yǎng)活動。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基本構成部分,它是綜合體現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主要渠道。所謂“有效”,則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從教學的“三維目標”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就是要實現學生獲取知識的高效率、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高效益、學生在經歷學習過程中賦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高效應。決不能以低效和無效的教學給新課程改革造成消極的影響,更不能用負效教學戕害一個個年輕的心靈。但是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還是會發(fā)現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現象很多。比如那些一味的旁征博引,視教學為演講的獨角戲似的“表演式教學”,這類低效教學忽視學生的需求,鐘情于展現自身的自導地位,而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置之不理;比如那些以考試為目的的“填鴨式教學”,這類教學忽視實際學情,強灌硬注,;比如那些自問自答、不留作業(yè)或是留無意義作業(yè)的“敷衍教學”,這類教學忽視實際教學效果,應付式教學;等等。如,在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應付式提問:
師:同學們!你能告訴老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生:......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了......,還學習了......。同學們,你們掌握了沒有?。?/p>
生:掌握了!
當然,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越來越重視,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和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師渴求發(fā)展,希望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效甚至高效,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教學呢?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有切實可行的要求與目標:
導入能讓學生首先了解要學習的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主要目的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活動中來。有效地導入包括:
1、告知學習內容和目標,使學生把有限的學習精力用到實處。
2、幫助學生回憶生活經驗,理論聯系實際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體現了數學學科特性:數學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
3、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
講解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理解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講解問題的能力。有效講解要做到:
1.清晰講解,有條有理;
2.注重學生數學思維和探究式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并使這種教學方式常態(tài)化;
3.把握好講解時間,講練得當;
4.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是數學教學活動更生動、更具體。
提問是引發(fā)學生產生心智活動并作出回答反應的信號刺激,是促進學生思考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提問時要注意:
1.問題表述清晰、具有啟發(fā)性,善于引導并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2.提問難易要適當,促使學生高度參與;
3.叫答方式多樣,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小結是教師一個教學內容結束或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終了時,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新知識進行及時地概括,使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做到:
1.課堂小結目標性、針對性;2.小結的形式、方法多樣化;3.師生對話,學生參與度高,總結性強;
4.知識聯系性強。
課堂調控是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成功、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不斷進行積極調解和控制的行為。需要考慮到:
1.對教學內容的調控,深入淺出,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
2.教學方式、方法的調控,教學方式、方法要多樣化;
3.教學語言的調控,數學語言要準確;
4.對突發(fā)課堂狀況的調控。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因材施教、不斷調整教育教學方式,才能保證教育的有效性。有效教學是無止境的,對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確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參與性、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感受到了主體參與的樂趣。只有堅持貫徹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探索新的有效教學的方式方法,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無論是對教師自身的學習成長,還是對學生成績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來說,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