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縣潭城鎮(zhèn)平潭一中 游璐璠
我們經常說,要讓學生快樂學習,那快樂的源泉是什么?我認為來自教師特別是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的幸福教育;我們也經常說,學生厭學,對某一科學習很排斥等,歸根結底就是學習不快樂,這源泉又是什么?我認為來自教師特別是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的不幸福教育。每個班主任的初心都是想幸福教育,但在管理過程中可能因為自己的疏忽或不理智,偏離了航線,我們知道教育無小事,小小事,大教育。教無定法,育無定法,千種萬種教育方法匯成一種結果——讓學生舒心,幸福,快樂,由此帶來的效果:快樂學習,良性循環(huán)。怎樣才能做到幸福教育呢?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要愛學生,就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一個感情貧乏、冷若冰霜的教師給學生的印象常是嚴肅、可畏而不可親的,學生難以產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衷腸,自然難以達到心理指導與教育目的。愛就是尊重學生,意味著信任、理解、寬容和接納,,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才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教育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育人心態(tài),好的心態(tài)傳播的是快樂。班主任的工作對象和任務,是無法選擇的,而完成任務的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是可以選擇的。班主任要悅納自己,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幫助學生。對于“學困生”,需要尊重和愛護,保護其自尊,使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從而轉變?yōu)槿藗兤诖暮脤W生。教師的良好心態(tài)能給學生一種安全感,一種溫馨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教師的良好心態(tài)就會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孩子,就會培養(yǎng)情商高的孩子。
“山不轉水轉”,班主任管理班級時思維要活,方法多樣,要有創(chuàng)新。平時與家長溝通時,有家長經常說,他孩子挑食,遇到不中意的飯,或生氣,或少吃,或干脆不吃等,每頓煮什么飯都得動大腦筋。于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在課前來個調查:在開水中撈起一碗白面,不加任何佐料(包括鹽巴、糖和味精)誰吃得下請舉手,結果全班只有兩位同學舉手,然后布置作業(yè),每個同學親自煮一碗這樣的面吃,要求吃半大碗以上,強調不加任何佐料,并寫下“吃面有感”,字數要求800字左右。學生交上我認真閱讀并做標注,到了第二周班會課,就以此為主題開個班會,沒想到學生感悟面很廣,寫了很多讀來令人感動的言語。還有什么比這同齡人,身邊的同學所言更有說服力,更有教育性呢?的確這次“主題班會”影響力大,效果甚佳,對于平時愛挑食的,愛抱怨的,忍受不住高三生活的,不愛吃苦的,不懂感恩父母、老師的同學,均有不同程度地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把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班級主題教育活動有機整合。學生教育離不開活動,應該說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什么任務硬塞給學生,學生都是不樂意的,特別是班主任,不要認為班主任有權,就可以不顧學生的感受。我在一次主題班會上,把班級環(huán)境文化建設與班級活動有機整合,先讓全班學生“尋找班級衛(wèi)生死角大行動”,把發(fā)現的衛(wèi)生死角記在紙張上,每處死角的面積不需太大,每個同學多寫幾處,然后采用“搶答”形式,每位回答同學要求只答一處死角,目的是讓更多學生參與活動,而且后站的同學不能重復前面的同學所講的,有說的同學均給一定的積分獎勵,如果發(fā)現死角很特別,很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給予重獎。活動相當的熱烈,從教室內找到教室外,總共找出26處死角,接下來我說,既然同學們這么用心發(fā)現這些衛(wèi)生死角,我們怎樣讓它們不“死”?同學紛紛提議“承包”。后來班級的衛(wèi)生變得更加干凈,大掃除的時候學生各司其職,幾分鐘即可完成,就這樣很自然完成了班級環(huán)境與活動教育的雙重目標。
“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平時凡是對我有幫助的事或觀點,我都及時記錄下來,如“與時俱進,科學發(fā)展觀,土地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還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思想和實踐,都為我管理班級時指明方向,提供豐富的素材。站在巨人的肩膀少走彎路,有“法”可依,再結合實際找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班級的路子。
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關注情感教育的目標,進行價值引領,實現隱形德育的教育功能。這里說的隱形德育是指滲透在學科教學,師生交往,班級文化,校園環(huán)境中的潛在的教育影響,隱形德育因為其形式及發(fā)生作用機制的特殊性,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更容易達到寓教于無形的效果。就以我熟悉的高中數學來講,數學課堂需要靈性,這靈性需要教師靈氣的感染,這種感染可以是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可以是化難為易的巧解。但我認為教師更高的教育智慧,應該是上課教師不要表現的太聰明,教師可以“大智若愚”有意差錯,可以是“設置陷阱”的善意為難,這樣反倒成為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動力,成為學生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源泉,于是我因勢利導,班級形成濃郁的互幫互助、合作交流的傳遞“正能量”學習氛圍。
有一首歌《老師的微笑》唱到:“每當我回到親愛的母校,總覺得老師在對我微笑。微笑催我打開智慧門窗,微笑領我走上人生大道。老師的微笑伴我告別蹉跎歲月,老師的微笑引我走遍天涯海角。老師的微笑像不隕的星辰永遠閃耀!”微笑,就是把“正能量”播撒到他們的心里,把甘露澆到他們的心里,把我們心中的陽光反射到孩子們的心靈深處。所以對母校稱呼為“親愛的”。微笑是多么好的潤滑劑,它使很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是一股無聲的力量??!班主任要記住: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斷拉近我們與學生的距離。微笑,是班主任老師的最優(yōu)美的語言,是一把閃閃發(fā)光的金鑰匙,它一定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
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到今后的責任任重而道遠,要繼續(xù)堅持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的方法,以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與時俱進。要讓學生感到,在我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驕傲,也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