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民族中學 韋彬倩
安全工作,情系千家,心牽萬戶;安全工作,是學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教育部部長周濟在講話中指出: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不但關系著千家萬戶的歡樂和幸福,也關系著國家的興旺和民族的振興。班主任,作為一名學校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和國家教育事業(yè)的園丁,安全教育,守望安全是責無旁貸的。
學校安全工作,如蒙面走鋼絲,讓人提心吊膽;似負重履薄冰,使人寢食難安。這似乎夸大其詞,但作為班主任,有時確有其感。新形勢下,我們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預防安全事故呢?結合自身教育工作實際,淺談幾點看法和做法,供同行賞閱。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小學生活動領域,越來越寬,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在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如出行、集會、體育課、活動課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種不安全因素。目前,中小學生遭受到社會不法分子的侵害或滋擾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使他們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此外,自然災害、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人為災害的發(fā)生,同樣對中小學生的安全健康成長構成威脅。
“木桶”教育理論強調,予人一杯水,自身應有一桶水。做好安全教育管理,班主任自身安全學習要先行。面對復雜嚴峻的安全新形勢下,安全教育管理,班主任首先要樹立科學的全面的安全教育新觀念。傳統(tǒng)的狹義的安全觀,僅認為教育學生不要打架,不要攜帶管制刀具,這種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狹窄性已不合時宜。安全,嚴格來說應包括人身和財產安全。就生命安全而言,人的飲食、衛(wèi)生、人際交往、心理是否健康、上網以及交通、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會構成安全問題。因此,我們新的安全教育管理觀,應是一切可能直接或間接會對學生身體、心理、學習、財物構成威脅的因素,都是我們安全教育管理關注的對象和內容。
其次,在新安全觀的指導下,班主任要不斷豐富自身安全教育管理知識、積累警示素材、更新教育手段和技能。比如,要教育學生注意飲食安全,那么,你就要了解一些預防飲食安全的衛(wèi)生常識,學習一些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知識,還要懂得教育在學生不慎已食物中毒之時,應怎樣進行自護和自救,班主任應該怎樣及時妥善地處理。我們班主任大多數也經常作安全教育,可往往感覺說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乏味,那是我們平時教育素材積累更新不夠,教育手段和技能落后而致。比如,我們平時積累一些貼近學生生活、鮮活的典型警示性安全教育素材比我們空講大道理要有效的多。我們在講臺上搞安全教育的獨角戲,不如設計主題,以手抄報或設計Flash動畫等形式,讓受教育的對象共同參與這項教育活動之中的教育實效要好得多。因此,我們不僅要多讀書、看報、上網查資料,還要學習掌握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安全技能,才能在我們的工作中掌握教育主動權。
再次,要深刻研究和把握學生易發(fā)安全問題的特點和規(guī)律,提高安全教育、安全預防的科學性。這主要是要求班主任懂得學生易發(fā)安全問題的時間段、地點以及學生的自身行為。
據今年中央教科組和北師大的部分專家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校最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的時間段依次為:體育課或運動會、課外活動、晚自習后、全校集體活動、上實驗課或勞動課等,其特點為,學生活動時段和無成人在場的時段。這就啟示我們的安全教育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時段自保自護知識和技能,又要適當延伸安全管理的范圍,比如時常到學生住宿處(尤其是校外寄宿生)查看和了解。
據(上述專家)調查,學生在校最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的地點為:樓梯、校門口200米內、操場、實驗室、廁所等,其特點為,通道狹窄處或者人多的地方。此外,上下學路上最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這就提醒我們進行安全教育既要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遵守秩序和規(guī)則良好行為習慣,還要注意安全管理上在通道狹窄處顯眼處張貼相關的警示語。
據(上述專家)調查,導致小學生受傷害的自身行為依次為:違反交通規(guī)則、私自在水邊玩?;蛴斡尽⑸舷聵菚r打鬧擁擠、打架斗毆、玩火等,體現(xiàn)出軀體傷害的特點。導致中學生受傷害的自身行為依次為:打架斗毆、違反交通規(guī)則、網絡交友、上下樓時打鬧擁擠、私自在水邊玩?;蛴斡镜?。這就要求我們的安全教育還需整合德育教育資源,既要提高學生安全自保自救能力,還要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
我們班主任在安全教育問題上,除了把握易發(fā)安全問題的時段、地點、學生自身行為的特點和規(guī)律之外,最后,安全教育管理還要注意不同區(qū)域、不同季節(jié)易發(fā)安全問題的差異性。比如,城市易發(fā)交通安全事故,鄉(xiāng)村易發(fā)山洪或泥石流;冬季易發(fā)生學生取暖時煤氣中毒,夏季易發(fā)生學生私自下河游泳。因此,我們的安全教育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學生自保自救的知識和技能,是“安全預防”的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和落實,才是保障。在這里只說說我的一些常規(guī)做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制定有學生、家長、班主任、科任教師簽名的《安全責任書》和《學生安全守則》。
第二,建立本班安全穩(wěn)定工作小組,健全工作制度,落實責任,一方面對課堂上和校園內外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突發(fā)事件,要及時、妥善處理,并盡快通知班主任和學校相關部門,認真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定期提醒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排查教育教學設施,防止校舍校產損壞或年久失修而導致可能發(fā)生的安全問題。
第三,建立嚴格的考勤和請假制度,健全班務日志,防止學生私自逃課、缺席而引發(fā)的安全問題。
第四,建立和健全與家長安全互動、互信機制和聯(lián)系。一般在開學初,首先要學生詳細填寫個人信息卡,以便了解其家庭住址、家長聯(lián)系方式和家庭情況。最好方式是在家長會上,讓我們安全教育管理的各種內容和制度都有所認識和了解,并可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以便改進我們的工作。讓我們對人民教育負責的態(tài)度和做法,亮眼于人民群眾。
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我們倡導構建和諧社會、創(chuàng)平安校園,這就要求學校、社會、家庭的“三維”管理的安全大格局。人人關心學校安全,個個支持學校安全。只有這樣,學校安全工作這個沉重的話題,才有可能變成一個輕松的話題,但永遠不能放下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