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岑溪市第三小學 黃 梅
要實現(xiàn)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tǒng)文化就是基礎。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孝道文化,沒有孝道文化,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中華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孝道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在當今社會,應當使公民從小養(yǎng)成尊老敬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習慣,使我們的下一代人從小懂得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因而,我校把孝道教育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
校園文化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我校結合學校實際科學規(guī)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醒目的標語,優(yōu)美的文化長廊,陽光提示標語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感受到孝行文化的氛圍,使學生對孝德孝行,從認知上接納,從感情上認同,形成了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校道外,長長的孝文化長廊向人們講述著美好的孝德文化,讓學生一走進學校就感受到濃濃的校園文化氛圍;漫步校園,一幅幅標語懸掛教學樓上,詮釋著關于知識、理想與生命的意義和內涵;在上下樓梯間、教學樓走廊,關于孝心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朗朗上口的兒歌生動活潑,設計形式多樣、圖文并茂,獨具匠心,學生們在走廊、樓道行走間不知不覺感受孝文化的熏陶,學會如何行孝;教室里,別具一格的學習園地,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行孝要求,張貼孩子們的孝心卡、愛心卡、感恩卡,彰顯孩子們的孝心,樹立榜樣的力量。通過全方位的環(huán)境布置,使這些無聲的語言,時時熏陶和感染學生,孩子們置身于校園之中,如開始了快樂的孝文化旅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既突出孝道文化,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讓學生目之所及,都能受到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教育觀。
我校結合學科特點,巧妙將孝文化教育與校本課程扎扎實實的結合起來,讓“孝”走進課堂。學校利用自主編寫的《學國學 行孝順》《學孝道 知感恩》《二十四孝故事》《孝心行動記錄手冊》等新型孝德校本教材,積極推行孝文化教育。
在每周星期一的班會課,班主任都會為學生講校本教材《二十四孝故事》里的孝心故事,讓學生知孝的歷史,學孝子的行為。我們把每周星期二的早讀課設為“孝心誦讀課”,讓學生誦讀我們自主研究編寫的校本教材《學國學 行孝順》《學孝首 知感恩》里面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古詩、孝心成語、童謠等。音樂課上,我們讓學生演唱有關孝心方面的歌曲;每天在做課間操前,在學校操場上舉行千人表演自創(chuàng)手語操《孝心到永遠》,讓學生在感恩中開始一天的生活;在文藝匯演的舞臺上,臺上臺下共同誦唱自創(chuàng)的歌曲《孝心誦唱》,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我們在美術課讓學生動手畫關于孝敬父母的畫,讓孩子們用畫筆繪出感恩父母的心……
在校園里,一句句孝敬父母的心聲,一聲聲感恩父母的誓言,一首首唱響孝道的歌曲,一個個弘揚孝道的精彩節(jié)目,一幅幅充滿愛心的圖畫,讓孝心萌動,讓核心價值觀內涵飛揚,猶如一朵朵嬌艷美麗的康乃馨,盛開在孩子的心靈深處。
我校不但將孝道教育融入學校教育體系的課堂教學、實踐教育和校園文化之中,更將孝道教育融入社會教育大系統(tǒng)中。讓“孝”走進千家萬戶,是學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之舉。
第一,開展“家校共建孝德工程”活動。首先,學校致每位家長一封信,說明我校開展孝道教育的目的,意義和途徑,請家長配合學校共同行動。其次,學校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和“校訊通”聯(lián)系平臺,對家長宣傳孝德教育的意義。再次,在家長開放日還開展了“親子孝心誦讀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誦讀校本教材《學國學 行孝順》《學孝道 知感恩》里的內容,與孝同行,共同分享快樂、幸福的生活,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和諧。
第二,開展“小孝星”評選活動。學校通過開展“小孝星”評選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行孝活動,讓學生深受教育。如建立“孝敬日”、開展“孝言行動”“禮讓孝舉”“孝心行動”等活動,要求每個小朋友按照要求,把自己每天做的孝敬事記錄在《“孝心行動”記錄手冊》上。學期(或寒假、暑假)結束,學校將根據(jù)學生的孝心行動次數(shù)評選出“小孝星”。
通過一系列的行孝教育活動,學生養(yǎng)成了關注父母身心、體諒父母辛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良好的心里品質和行為習慣。同時也懂得,在家庭里,孝敬是親人之間的愛;在學校里,孝敬是師生間、同學間的愛;在社會上,孝敬就是大眾間的互敬互愛;在國家層面上,孝敬就是忠于國家,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人生,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
開展孝道教育,學生關系更加和諧,學生中寬容、禮讓的多了,沖動、打架的少了,關愛、幫助的多了,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教師、學生都把愛、寬容、理解、信任、鼓勵、進取作為師生共同的行為準則,形成師愛生,生敬師愛師的良好氛圍;家庭關系更加和諧,師生深深地體會到“家和萬事興”的真諦。可以說,自從進行孝道文化建設以來,全市2000多個家庭多了一個能干的小幫手,無數(shù)的社區(qū)變得潔凈,無數(shù)的鄰里得到了我校學生的問候,為和諧家庭、和諧岑溪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我校編寫的《孝心伴我行》等十多本校本教材榮獲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重點科研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國家教科研成果一等獎。
孝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我們必將推動孝文化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發(fā)展,讓孝道這一棵棵大樹,最終成長匯聚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茂密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