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第一中學 王 寧
有人說美術教師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畫不好,也教不好;第二種是畫不好,但是教得很好;第三種是畫得好,但是教不好;第四種是畫得好,教得也好。我認為美術是一個專業(yè)性的學科,美術教師只有自己畫得好才能教得好,所以,只有自己具有高深的藝術修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審美意識很強的學生。
中學的美術教育,是普及型的教育,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和品位的主渠道,不是培養(yǎng)專家,我們并不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畫家,但是應該盡全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那么,怎樣做才是合格的美術教師?如果我們這樣思考的話,我們會對教師角色有重新反思的機會。鑒于此,我認為應該面提高中學美術教師的“四美”:
一美:自身專業(yè)文化素質要高。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確定學習的重點,而重點的確定最好的依據就是學科課程標準。
美術新課程標準把美術教學按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四個領域,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不同的領域旨在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能力,各有各的作用,不可偏廢。因此,要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首先應明確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向。我覺得美術教師如果對應著美術四個學習領域,至少應具備下面幾項專業(yè)基本功。
造型表現領域——掌握一門畫藝(造型、表現、想象能力)。
設計應用領域——熟知一項設計(創(chuàng)意、設計、應用能力)。
欣賞評述領域——講透一幅作品(理解、表達、審美能力)。
綜合探索領域——能策劃指導實踐活動(綜合能力、整合能力)。
當然,這幾項基本功也不是絕對的,可根據自身實際和教學實際靈活確定。
首先,“掌握一門畫藝”。我覺得美術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美術是視覺藝術,是以形象說話的,如果我們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課堂上就可以給學生演示、示范,就能夠更直觀、更生動地進行教學。為了提高造型能力,就有必要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表現形式(比如素描、速寫、漫畫、卡通畫、國畫等等)經常習練。
其次,要“熟知一項設計”。翻開中學美術課本,你會發(fā)現設計的內容占的比重非常大,如現代產品設計、環(huán)境雕塑設計、各種色彩設計等。你對某些設計鉆研越深,你的經驗也就越豐富,你給學生講授設計方法的時候也越能深入淺出。對學生來說,也并不是每項設計都要掌握,也不外是通過設計內容的學習了解設計的一般規(guī)則,激發(fā)他們設計的興趣,增強藝術修養(yǎng)而已。
再次,能“講透一幅作品”。我所說的“講透一幅作品”并不是指單純講透一件作品就可以了,而是要通過講透一件作品,傳授給學生欣賞評述的方法,要授之以漁。我們可以從教材前面的大圖中選擇一件作品,首先自己要深入理解,多方位、多角度去解讀作品。特別是對畫家的了解,比如,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畫家的思想傾向、藝術主張、性格氣質等。否則欣賞只能停留在表面,達不到審美的目的。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在他的美學論著里講過這樣的話:“欣賞不是考據,但考據絕對有助于欣賞” 。
最后,能“策劃、指導實踐活動”。能不能很好地組織、策劃和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看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組織能力、策劃能力、指導能力、整合能力等。
二美: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美術教師不是畫家,而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美術教師不是裁判員,而是欣賞者;美術教師不是單一型的,而是復合型的。學生能不能對你崇敬,喜不喜歡你,你能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你如何去教,如何去引導。
第一,高中美術欣賞課,除了使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有關知識外,還要進行比較深入的藝術分析,以增強學生感受和鑒賞藝術美的能力。
第二,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fā)開展對不同作品的比較和作品的評論。
第三,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視覺審美感受。
第四,努力做到課堂欣賞教學與組織參觀當地博物館、美術作品展覽等活動相結合,使美術欣賞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提高欣賞水平。
另外,我希望能將美術欣賞課的成績納入學生的成績范圍。
三美:必須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在教學中,教學手段要不斷更新,多媒體進入課堂成為必然。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中知識的傳授、素質的培養(yǎng),主要以教師的講解、學生練習鞏固為主,理性知識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認識的主體性。而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形象直觀性,聲像同步性,畫面的動態(tài)選擇和時空的可變性等優(yōu)勢,教師更多時間是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去選擇合適的電教媒體,在課前將各種有效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加以選擇和組合,使之能最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學生的信息來源因此是多方面的,信息的呈現是形象生動。只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尋求規(guī)律、方法,最大效能的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則使美術課堂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美中育人,會有質的飛躍。
四美:應有較高的審美素質。
一幅美麗的畫面提供給不懂審美的人,可以說是對牛彈琴,浪費感情,如果這個社會中的人都缺乏審美意識的話,可以說世界上就沒有了美,也沒有人發(fā)現美,也不會有人去創(chuàng)造沒,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是美丑不分,臟亂的社會了。因此,要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也就是說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的能力。美術教師的審美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審美素質,才能對學生進行高層次的審美教育。